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刷子李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与随文学习,认读6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自读课文3次,标出课文段序,自学文中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能获取到哪些信息?(预设生回答:他姓李;他是一名粉刷工(油漆工))
咱们从课题中知道了他是一名粉刷工,用我们传统的称呼应该叫他李师傅或李刷子,但课文为什么要叫他“刷子李”呢?
3.出示课文第一段: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一段,指名读,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预设生答:他刷墙本领高,技术一流。


你现在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叫他刷子李了吗?(预设生答:他刷墙本领高超,所以要叫他刷子李)(预设点评:是呀,说起刷墙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一下,就会想起他——刷子李,他就是一块牌子,刷子李已经是他的代名词了。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刷子李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根据刷子李的刷墙本领,你会用?(绝)
出示绝在字典中的解释,你觉得在文中应该属于哪一种义项?
(1)断:~种。

~缘。

~嗣。

~情。

~迹。

断~。

杜~。

灭~。

空前~后。

(2).尽,穷尽:~命。

~望。

~境。

~棋。

气~。

(3)极,极端的:~妙。

~密。

~壁。

~无仅有。

(4)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

~技。

~伦。

~唱。

~代。

(5)一定的,肯定的:~对。

~然。

(6)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

五~。

2.绝在文中属于第4种解释。

让我们一起赞一赞刷子李,刷子李你的本领真“绝”。

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绝”字。

范写。

生练写。

二、初读,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
课文是如何写出刷子李这一身绝技,让学生打开课文,去找一找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句子。

(一)出示初读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刷子李刷浆本领高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二)交流
句一: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句二: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像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句三: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指名读,随机点评,齐读。

三、品读,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么多的句子都写出了刷子李高超的刷浆本领,那么作家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他的表达效果,写下自己的阅读批注。

(一).出示导读提示,让学生自读相关句子,写下批注。

(二)互动交流:
句一: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像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
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展示学生的批注。

读。

交流:怎么写出他的技术高超?
动作
声音
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用你的朗读读出来?
句二: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2.展示学生的批注:
读——交流——点评——读
四、研读,丰富人物形象,领会作家独特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已经见识了刷子李高超的刷浆本领,可他的徒弟对他的本领却一直是半信半疑。

出示: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1.这一天曹小三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找一找课文中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

出示: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句子: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3.补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
(1)当曹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当曹小三在师傅裤子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当曹小三明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4.悟法:读到这时,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课文重点是要写刷子李高超的刷浆本领,可课文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他的徒弟曹小三的所见所思呢?
五、迁移,仿写身边的俗世奇人。

1.仿写人物。

为你身边有绝活的人,(比如同学或者老师)写一篇人物速写。

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读一读,并请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2.布置课外阅读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俗世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