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

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

TG/GW 114-2011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试行)高速铁路铁运(2011)131号自2012年1月1日施行中国铁道出版社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技术要求 (3)第一节荷载 (3)第二节限界 (3)第三节孔径与净空 (4)第四节刚度 (5)第五节基础沉降 (9)第六节基础埋深 (10)第七节斜交、过渡、填土厚度 (11)第八节隧道洞口、衬砌结构和防排水 (11)第九节耐久性 (11)第十节抗震与防灾设施 (12)第三章技术标准 (13)第一节桥面 (13)第二节桥面防排水 (14)第三节钢结构保护涂装 (16)第四节钢结构 (19)第五节支座和防落梁挡块 (22)第六节混凝土梁及墩台 (25)第七节桥梁救援疏散 (27)第八节涵洞 (28)第九节框构顶进 (29)第十节隧道衬砌及洞门 (29)第十一节隧道防水与排水 (32)第十二节隧道通风 (36)第十三节隧道电源 (37)第十四节隧道防灾救援疏散 (37)第十五节河道、防护设备及调节河流建筑物 (38)第十六节安全检查及动力设备 (39)第十七节其它 (40)第四章检查维修组织 (41)第五章检查 (42)第一节检查制度 (42)第二节经常检查 (42)第三节临时检查 (42)第四节水文观测 (43)第五节专项检查 (43)第六节检定与试验 (44)第七节检查重点 (44)第八节状态评定 (49)第九节技术文件 (49)第六章经常保养 (51)第七章综合维修 (53)第八章大修管理 (55)第一节大修工作范围 (55)第二节计划编制 (56)第三节设计文件 (56)第四节施工管理 (57)第五节检查验收 (59)第九章附则 (61)附录一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62)附录二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保养质量评定标准 (78)附录三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作业验收标准 (81)附录四高速铁路桥隧检查保养主要机具配备表 (84)附表1~18 (86)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桥隧建筑物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大,结构复杂,修建困难。

为做好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的修理工作,保证运输安全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桥隧建筑物修理工作分为检查、维修和大修。

维修工作分为经常保养和综合维修。

检查、维修工作实行检养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3条桥隧建筑物检查、监控是全面掌握设备状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设备管理单位应执行各项检查制度,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定桥隧建筑物运用条件。

第1.0.4条桥隧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强化设备检查,采取经常保养和综合维修相结合的方式,预防病害发生,保持桥隧建筑物使用状态均衡完好,使列车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第1.0.5条桥隧大修工作应根据设备技术状态和运输需要,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整治、加固,恢复或提高设备运用能力,以充分发挥桥隧建筑物的使用效能。

第1.0.6条设备管理单位应设置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检查或检查保养机构。

对技术复杂的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可视具体情况设置专门检查维修管理机构。

检修机构应配置必要的作业机具、测试仪器及检修设备。

第1.0.7条桥隧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能。

第1.0.8条桥隧修理工作必须认真执行检查、计划、作业、验收等基本工作制度,依靠科技手段,强化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全面实行科学化管理。

第1.0.9条桥隧检修作业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营业线施工作业相关规定,正确处理施工作业与运输的关系,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中断行车和限制行车速度的时间。

第1.0.10条桥梁、隧道按长度分类的规定:1.桥梁特大桥—桥长500m以上;大桥—桥长100m以上至500m;中桥—桥长20m以上至100m;小桥—桥长20m及以下。

注:桥长—梁桥为桥台胸墙之间的长度;拱桥为拱上侧墙与桥台侧墙间两伸缩缝外端之间的长度;刚架桥(或框构桥)为刚架(或框构)顺跨度方向外侧间的长度。

2.隧道特长隧道—隧长10000m以上;长隧道—隧长3000m以上至10000m;中长隧道—隧长500m以上至3000m;短隧道—隧长500m及以下。

注:隧长—指进出口洞门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以最外缘与轨顶面交线在线路中线交点之间长度计算。

计算时,双线隧道以下行线为准;设有车站的隧道以正线为准。

第1.0.11条桥隧修理工作,除按本规则执行外,还应遵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高速铁路规章、标准办理。

第1.0.12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新建设计速度250km/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和近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铁路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基本技术要求第一节荷载第2.1.1条列车竖向活载采用ZK活载,桥涵结构的检算荷载应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办理。

第2.1.2条桥梁承载能力按《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进行检算,以检定承载系数“K”表示(K为结构所能承受的活载相当于ZK活载的倍数),桥涵结构应满足K≥l。

第2.1.3条桥涵承载能力不足(即K<1时),应根据其技术状态确定采取加固、更换或改建措施。

加固、更换或改建后的桥涵,其承载能力必须满足K≥l的要求。

第二节 限界第2.2.1条 桥隧建筑限界应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及轮廓线如图2.2.1。

①轨面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④轨面以上最大高度⑤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图2.2.1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限界(单位:mm )第2.2.2条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

其加宽量W (mm )为:H W=_—— h 1500式中:H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h —外轨超高值(mm )。

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采用阶梯加宽方法(图2.2.2)。

即缓和曲线中点外13m 之间的曲线加宽W ,缓和曲线中点外13m 至直缓点外22m 加宽0.5倍W 。

22m 13m W0.5W 缓点R直缓曲和中线点缓点圆图2.2.2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限界曲线阶梯加宽范围第三节孔径与净空第2.3.1条运营中的行洪桥涵孔径应能正常通过1/100频率的检算洪水。

技术复杂、修复困难或重要的特大、大桥应能安全通过1/300校验频率的洪水。

对特大桥及大中桥,若观测洪水(包括调查洪水)频率小于1/100,但不小于1/300时,应将观测洪水频率作为检算洪水频率;频率小于1/300时,按1/300作为检算洪水频率。

第2.3.2条行洪桥下净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通航的桥孔,其桥下净空高度应符合表2.3.2的规定。

2. 通航的桥孔,其桥下净空高度及航行水位,应按设计确定的标准执行。

3. 检定洪水频率同第2.3.1条。

桥下净空高度表2.3.2注: 1. 实体无铰拱桥洪水期无大漂流物时,检定洪水位到拱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拱矢高的1/4。

2. 严重泥石流时,或在洪水期有特大漂流物通过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大于表列的净空高度。

3. 表列水位及注1中所指水位应根据河流具体情况,计入可能产生的壅水、浪高、水拱、局部股流涌高、河流超高和河床淤积等影响的高度。

第2.3.3条行洪涵洞孔径一般按无压状态检定,即按涵洞净高的1.2倍临界状态的水位检定。

无压涵洞内顶点高出洞内检定水位的净空,仍应满足表2.3.3的要求:涵洞净空高度表2.3.3注:拱(框构)桥与拱(框构)涵的区分:跨度>6m,且拱或框构顶至轨底的高度(即填土高度)<1m 为拱(框构)桥,否则为拱(框构)涵。

第2.3.4条行洪桥涵孔径或桥下净空不足时,应有计划地进行扩孔、抬高或改建。

扩孔、抬高或改建后均应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2.3.5条桥涵排水应与自然水系、地方排灌系统、市政排水系统等衔接完善。

第2.3.6条隧道内轨顶面以上最小净空面积应满足表2.3.6要求。

隧道内轨顶面以上最小净空面积表2.3.6第四节刚度第2.4.1条桥涵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动力性能及耐久性,满足轨道稳定性、平顺性要求,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的要求。

第2.4.2条梁体竖向挠度的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部结构在ZK竖向静活载作用下,梁体的竖向挠度不应大于表2.4.2所列数值。

2.拱桥、刚架及连续梁桥的竖向挠度,除考虑列车竖向静活载作用外,尚应计及温度的影响。

梁体竖向挠度按下列情况之不利者取值:1)列车竖向静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与0.5倍温度引起的挠度之和。

2)0.63倍列车竖向静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与全部温度引起的挠度之和。

梁体的竖向挠度限值表2.4.2注:1. 表中限值仅适用于跨度不大于96m的混凝土结构。

2.表中限值适用于3跨及以上的双线简支梁,对3跨及以上一联的连续梁,梁体竖向挠度限值按表中数值的1.1倍取用;对2跨一联的连续梁、2跨及以下的双线简支梁,梁体竖向挠度限值按表中数值的1.4倍取用。

3.对单线简支或连续梁,梁体竖向挠度限值按相应双线桥限值的0.6倍取用。

3. 轨道铺设完成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竖向残余徐变变形应满足下列限值:1)对有砟轨道桥面,梁体的竖向变形不应大于20mm。

2)对无砟轨道桥面,跨度50m及以下,梁体的竖向变形不应大于10mm;跨度大于50m,梁体的竖向变形不应大于跨度的1/5000,且不大于20mm。

4.对于设有纵向坡度的无砟轨道桥梁,应考虑梁体纵向伸缩引起的梁缝两侧钢轨支承点竖向相对位移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第2.4.3条梁体横向变形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不应大于梁体跨度的1/4000。

2. 无砟轨道桥梁相邻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钢轨支点处的横向相对位移不应大于1mm。

第2.4.4条 ZK静活载作用下梁体扭曲引起的轨面不平顺限值,以一段3m长的线路为基准,一线两根钢轨的竖向相对变形量t不应大于1.5mm,如图2.4.4。

图2.4.4 桥面扭曲变形示意图(S为钢轨中心距)第2.4.5条跨度不大于96m的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应满足以下规定:1.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不应低于下列限值:L≤20m 时 no=80/L20m<L≤96 m时 no=23.58L-0.592300 L/1500 L/1600 L/1100350 L/1600 L/1900 L/1500式中 no—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限值(Hz);L —简支梁跨度(m)。

2. 跨度不大于32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其竖向自振频率不低于表2.4.5限值时,可不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响应检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