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涉密项目流程

涉密项目流程

项目整体流程系统定级—→方案设计—→项目预评测—→项目招投标(报财政局项目采购立项、跟财政局协商招标方式、确定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工程实施—→系统测评—→系统审批—→日常管理—→测试与检查—→系统废止。

关键环节是:项目招投标过程:一般流程是报财政局进行采购项目立项、跟财政局协商招标方式、确定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重点控制项目招标的细节要求,特别是招标文件中的设备参数要求及评标办法的确定,这两部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这个环节每有一个变化我们都要及时沟通。

调查信息系统所在单位的组织管理结构、管理策略、部门设置和部门在业务运行中的作用、岗位职责、系统管理、使用、运维的责任部门确定业务流、数据流。

➢明确系统定级
依据业务流所产生信息明确最高密级。

➢确定系统保护级别
根据本单位信息的最高密级,依据BMB-17确定系统的保护等级。

并整理定级资料上报保密部门审批
1.2.2方案设计
➢选择建设方
选择具备国家涉密资质的建设方设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制定保密制度
项目实施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涉密管理制度,严格对人员、设备、计划实行保密控制。

➢选择项目监理
项目实施前选择具有单项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工程保密、质量、进度、成本进行控制。

➢选择产品集成
项目实施中产品集成方应具有涉密资质,所有选购的安全产品应符合保密要求。

1.2.4系统测评
➢提交保密测评申请
工程实施结束后向保密部门提出系统测评申请,由国家保密部门授权的系统测评机构
1.2.6日常管理
➢制定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根据分级保护管理规范制定管理策略、组建管理机构,设置专职保密管理人员并监督制定的执行。

➢定期风险自查
涉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根据使用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风险自评估工作,及时对系统运行、技术、管理新出现的安全威胁制定安全策略与补充措施,并严格管理评估数据。

➢动态调整安全防护技术
涉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根据使用单位系统更新情况与风险自评估数据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动态调整安全策略适时补充完善技术、管理的措施。

➢退密处理设备、产品
依据保密规定对涉密设备、产品妥善退密处理。

➢销毁涉密介质
对报废处理的涉密介质采用保密局统一规定使用的销毁软件工具,确保泄密事件不发生。

1.3分级保护各相关方的职责划分
分级保护实施工程所涉及的主管部门与协作单位
1.4用户分级保护的实施要求
1.6分级保护对厂商和产品的资质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