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874+693.27~DK880+507段桥梁工程墩身脚手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三局集团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第一项目分部二0一0年七月二十日1、施工原则①对于墩身高于20m的采取两次混凝土浇注施工,施工时确保施工缝平顺,且在下层施工时利用风镐凿毛,凿毛要求裸露出新鲜的碎石,确保接茬处没有混凝土浮浆。
②高空作业时,利用维护栏杆圈定出高空坠落安全区域,派专人看守,并在外围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在作业时所有安全用具必须佩带齐全,并现场接受检查。
③确保施工进度,落实安全生产,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④加强量测工作,并及时反馈量测结果。
2、施工方法①钢筋绑扎:钢筋在现场集中加工,人工绑扎成形。
钢筋骨架外侧绑扎混凝土垫块,以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绑扎时搭建脚手架,利用脚手架在内侧,搭建时,必须保证牢固。
要求钢筋绑扎、焊接全部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齐全安全用具,安全带必须绑扎牢固,下方设置防坠落安全区域,在作业平台处设置隔离网围护,并安排专人看守。
②模板施工: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后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模板支护施工。
模板拼装:桥墩身施工采用定型钢模。
模板框架采用14#槽钢加固,加劲肋采用50mm 等边角钢加固,严格控制加工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契口缝,确保严密不漏浆。
模板拼装前,涂刷优质长效脱模剂。
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要求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无移位。
模板内干净无杂物,拼装平整严密,支架结构立面、平面均安装牢固,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稳固地基上。
模板施工时利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支设,支设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员在现场进行指挥,在吊车大臂回旋范围内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过,在路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在现场看守。
作业人员在高空支设模板时,安全带要和墩身内部的脚手架连接在一起,并保证牢固。
模板先进行组合安装,在支设前必须先把承台与墩身接触面凿毛,要求裸露出洁净的碎石为准,并在模板支设的位置利用水泥砂浆找平,保证墩身底模必须保证水平。
底模做好后开始支设上面的模板,模板支设3层后,就要利用全站仪对模板的位置进行复核,复核时,要在模板顶部测设十字线,如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利用拉线进行校正。
模板支设到顶部后继续利用全站仪进行墩身位置的复核,保证位置准确。
③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拌和运输车运至现场,泵送入模。
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落差较大时采用串筒下料,串筒出口距混凝土表面2.0m左右,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5cm左右,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当温度超过30℃时浇注混凝土时采取降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模板、支架等工作情况,一旦出现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加固,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浇筑。
随时检查预埋螺栓、预留支座锚栓孔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移位,发现移位及时校正。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抽拔或转动预留孔的模芯,墩周围、顶部分别采用塑料薄模遮盖、覆盖,并洒水养护,当气温低于5℃时,不进行洒水。
混凝土现场浇注时要由现场试验人员制作同条件试件进行养护,同条件试件应放到墩顶,利用墩身同种方法进行养护,并在试件上标注制作时间、强度、部位。
二、墩身钢筋焊接1钢筋焊接一般要求1)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应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
4)钢筋接头采用拱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不应小于5b(d为钢筋直径)。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b,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
5)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齐应符合要求。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6)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并没有长度区段内的常驻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为50%,受压区则不受限制(焊接接头区段是指35d 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
7)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8)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适当的防风、雪、雨、严寒设施。
2电弧焊接头质量控制1)200个同类接头为1批。
2)外观检查应符合: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及接头偏差、应符合验标要求;坡口焊及熔槽帮条焊接头,其焊缝加强高度不小于3mm。
2)1批成品中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低于定值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断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1个试件不合格,则确认该批焊接接头不合格品。
三、施工安全措施1墩身模板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模板拼装、拆除施工危险源辨识(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墩身模板安装、拆除,施工现场危险源健全措施危险源1:起重作业伤害1) 起重机司机专门训练,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方准上车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重设备。
2)起重机只能垂直吊起载荷,严禁拖拽尚未离地的载荷,要避免侧载,3) 起重机在进行满负荷起吊时,禁止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操作动作。
起重吊臂的左右旋转角度都不能超过45°,严禁斜吊、拉吊和快速升降。
4) 工作时吊臂仰角不得小于30°,起重机在吊有载荷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吊臂的变幅,绝对禁止在吊荷停稳妥前变换操作杆。
5) 在起重机起吊模板的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监控,防止因施工人员疏忽受到伤害。
危险源2-1: 模板安装1) 需要拼装的模板,在拼装前应作好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必须稳固、平整。
2) 安装组合钢模板,一般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模板就位后,将模板上每个螺栓孔都安装螺栓,螺栓采用单帽螺栓,在确保螺栓均上紧后,才可进行下到工序。
同时,架设支撑以保证模板整体稳定。
3) 组合钢模板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行灯电压一般不超过36V;照明行灯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要采用橡套电缆。
4) 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钢模板或支承件连接牢固,不得架空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松扣的钢模板、支承件拆下运走,防止坠落伤人或人员扶空坠落。
危险源2-2:模板拆除1) 模板拆除前,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拆除。
A.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一般十二小时后;B.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以后,始能拆除(按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计):跨度为2m及小于2m 50%跨度为大于2m至8m 75%梁(跨度为8m及小于8m)75%承重结构(跨度大于8m)100%悬臂梁和悬臂板100%2)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照先拆除侧模,后拆底模,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顺序进行模板拆除作业。
3) 拆下的钢模板以及螺栓等,严禁向下抛掷,应用溜槽或绳索系下,上下传递时,要互相接应,防止伤人。
4)拆除高处模板,作业区范围内应设有警示信号标志和警示牌,作业区及进出口,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危险源3:高空坠落、落物伤人。
1)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等一切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能参加高空作业。
2)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事高空作业人员不得酒后作业和疲劳作业。
3)施工人员要配戴安全带、安全帽、工具包、防滑鞋,防滑手套等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的材料要准放稳妥,工具随手放入工具包,防止坠落伤人。
4)在高空处电焊、气焊作业时,在施工部位铺设防护措施,防止电焊、气焊残留物落下伤人。
危险源4:触电1)采用TN-S 三相五线系统,接地与接零要符合要求,高压设备要采取屏蔽措施2)配电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进行。
总配电箱设在近电源处,分箱装在近用电设备或用电区内,配电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配电箱内分别设置工作零线端子板和保护零线端子板,金属箱体和金属底座及外壳,做保护接零。
配电箱有防雨和防潮措施。
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每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设备与照明分闸,实行经常检查、检修制度。
配电箱要上锁,凡是进行电气操作及施工均需专职电工进行作业。
3)从事电工工种的人员需持证上岗,进行电工操作时,需配备绝缘鞋、绝缘手套、带绝缘把手的工具、电笔等电工专用工具;混凝土泵、水泵、电焊机等用电机械的操作手操作机械时要配带绝缘手套。
4)电缆干线应用埋地或架空敷设。
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或介质腐蚀。
2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1)搭设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和体格查验考核,持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
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人员,一律不准从事搭拆作业。
2)进入作业区域,必须戴安全帽,带工具袋,悬空危险作业,必须先挂扣安全带,严禁穿拖鞋、赤脚或硬底鞋上棚架操作。
严禁作业中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3)架设新用的材料及扣件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并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扣件,不准钢、竹材料混搭。
4)架子地基应平整夯实(或和基础),并找平。
不得在未经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不准用红砖作垫块。
5)严格按照脚手架搭设方案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绑好,拧紧或插挂好);垂直度<1/1000,绝对值不大于15cm。
6)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接墩身杆件、斜撑杆、剪刀撑、插地杆以及必要的卸荷吊索,保证架体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不小于45°,不大于60;剪刀撑由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三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7)在脚手架外侧搭设卸料平台时,操作人员必须先系扣好安全带。
8)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时,禁止在脚手架上作业,并将脚手架与墩身物拉结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