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玉峰片区2013年下期七年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亲爱的七年级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同学们,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
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0分)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
请工整地抄写下面一句话。
(3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选出匕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 分)A. 匿(n i)笑栅(zh °栏黄晕(y in)屏(b ing)息B. 尴尬(g 31 / g a)感慨(k①黑痣(zh i)绰(chu ◎号C. 应和(h ◎水藻(zh a o)澹澹(d cn)栖(q i)息D. 枯涸(h e)须臾(y u)酝酿(ni C g)梦寐(me i)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A. 贮蓄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B. 镶嵌堪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C. 响晴荫蔽哑雀无声宽敞明亮D. 威慑徘徊美不胜收洗耳恭听4、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3 分)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D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她大约十八九岁左右。
B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多么有益的影响!C.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D •儿童节到了,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6为了使上下文语气连贯,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语句应是()(3分)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
A、人们称誉贝多芬为乐圣B、被人们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C、贝多芬被人们称誉为乐圣D、人们把贝多芬称誉为乐圣7 •下列关于作者、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荷叶母亲》作者是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B•海伦•凯勒(1880-1968),英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8•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3分)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有位同学洗好碗后转身就走,任水龙头哗哗淌水。
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
你会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易接受)9•名著阅读(6分)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4分)孙悟空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僧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古诗文默写。
(10分)(1) 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故人庄》)(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破山寺后禅院》)(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_ ,。
”(6)《〈论语〉十二章》中辩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7)《次北固山下》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是:二、阅读(5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公欣然曰()(2)撒盐空中差可拟()(3)吾日三省吾身()(4)四十而不惑()12 .翻译下列句子(6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 •《咏雪》中“寒雪” “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分)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内容上分析,孔子这三句话依次讲的是学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 分)(二)我的老师(节选)(10分)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15 •给这几段文字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 (2分)16•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_ 。
(2分)A •糊里糊涂B •迷迷糊糊C •模模糊糊D •稀里糊涂17.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3分)18.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文中划线处却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三)春(14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9、本文是一篇(体裁)。
选文分别是图和图。
(3分)20、选文①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密密地斜织着” 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段中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两字呼应。
(3分)2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分)②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2分)(四)32个未接电话(11分)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
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
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天色渐暗了, 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
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
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
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
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