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案例分析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当事人双方因订婚互相仅负道义上的责任,不 负法律上的责任;
王某送给李某的财物,系自愿而为,属于无偿赠 与行为,由于财物已经实际交付并为李某所占有,其 赠与行为已经依法成立,发生法律效力,王某要求李 某返还彩礼(赠与物)的主张,于法无据。
司法实践对婚约解除后要求返还财物纠纷,一般分 两种情况处理: 一、如果受赠人以订婚为名,行骗取财物之实,那么 不仅婚约被宣布为无效,而且财物还必须还给受害 人; 二、如果订婚后男女一方或双方自愿赠送财物并 且财物己实际交付,为受赠人占有,则按无偿赠与行 为处理,承认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所赠与的财物归 受赠人所有,不予返还。
案例三
原告:某市批发公司 被告:某县服装厂 原被告于3月签订了购买3000套童装的合同, 规定5月1日交货。合同订立后,原告向被告支付了 20万元预付款。同年4月30日,原告向被告询问货 物是否备齐,被告答复过完五一节后由被告送货上 门。5月4日,原告因未收到货物,遂派人前往被告 处,发现被告仅生产出l500套童装,而大量的工人 在生产另外的服装。原告提出因被告已违约,因此 决定将已做好的童装带回,其余的请被告不要生产 了。被告提出制作童装的面料已备齐,不能终止合 同。
第一种观点:购销合同因一直缺乏明确的价格条款, 因此不具备购销合同的必要条款,应当宣告合同不 成立。
第二种观点:被告提出解除合同是合理的,因为原 告交付的货物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但考虑到被告已 接收了货物,那么应允许被告变更合同内容,即不 再接受另10万m的货物。 第三种观点:被告提出解除合同并退回已接受的货 物已经构成违约。因为被告在接受货物时并没有提 出质量异议,以后不能再提出质量异议,并以此为 由解除合同。
原告于1999年5月10日在被告处订立一份购销 白糖的合同,合同规定:由被告供给原告白糖200 吨,每吨1 900元,质量按国标。交货时间为8月 初,交货地点为B市火车站。货到付款。原告按合 同规定须预交10万元,逾期不交货或不付款,每 天按货款总值的2%计算违约金。 7月25日,原告向被告汇去8万元预付款, 8月5日,被告将100吨白糖运抵B市火车站。原告 向被告汇去11万元,并催促被告尽速发另100吨货 8月10日,被告复函提出希望推迟一月发货,并提 出因白糖价格上涨,希望将每吨白糖价由1 900元 提至2 000元,
原告蔡志鸿于1996年8月23日向被告厦门市邮电局购买西门子S4 手机(移动电话)一部。蔡志鸿交给厦门市邮电局该电话材料费 5140元,入网费3000元,SIM卡200元,频率占用费90元,望封 费1元,总计8431元。1996年8月25日,蔡志鸿以其手机出观电 源打不开的故障,将该机送至厦门市邮电局所属移动通信设备 中心要求检修,在此次维修单的记录上仅记载“处理”两字。 当月28日,蔡志鸿取回该手机。9月13日,蔡志鸿以该机存在自 动关机的故障要求换机。厦门市邮电局根据其要求给予换机, 并按内部规定收取蔡志鸿折旧费364元,塑封费1元。此后,蔡 志鸿又以其换得的手机存在自动关机的故障两次免费更换手机。 蔡志鸿取得第四部手机认为该机仍存在自动关机等故障,便于 1996年11月26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退还该机,厦门市 邮电局退还其开户费和由此引起的有关款项及至还款期止的利 息,并承担精神损失赔偿责任。被告同意原告退还移动电话并 可返回机身款,但原告已交的入网费已用于通信全网的建设, 无法退还。
1992年8月14日,辽宁省拆船轧钢公司与大连商业国际经济发展 公司签订了一份联营拆解废钢船合同。合同规定:由商业公司 从俄罗斯购进废钢船一艘,在1992年9月末或10月中旬交轧钢公 司拆解;船价以商业公司与俄罗斯方面购船合同定价为准;轧 钢公司预付10万元人民币给商业公司使用,余款在废钢船抵大 连港验收合格后三日内付给商业公司;商业公司负责与俄罗斯 的买船业务并承担费用,轧钢公司负责船的报关手续并承担费 用;拆船后所得利润双方分享;如一方违约,应付给对方违约 金10万元。
第一种观点:被告虽已构成违约,但被告的迟延交 货并没有给原告造成较大的损害,因为被告于5月 28日将货送至展销会,并不影响原告的销售,因此 原告不能解除合同。 第二种观点:被告本应在5月初交货,但在原告多 次催促下,仍迟至5月底才交货,因此被告的违约 是严重的,原告有权解除合同。
案例四
原告:李某 被告:张某 第三人:某市仪表厂 仪表厂聘请被告为其总工程师,被告在上任前 提出需要解决住房问题,仪表厂遂于当年3月购买 了一套房屋租给被告使用,双方订立了租赁合同, 合同中规定租期为三年,并规定“如果乙方(即被 告)不愿受聘于甲方(即仪表厂),则解除租赁合同”。 一年以后,仪表厂发现被告能力有限,不能使仪表 厂扭亏为盈,遂提出不再聘请被告,被告也表示同 意,但提出房屋租期未满,不能交回房屋。仪表厂 多次要被告交房,遭被告拒绝,后仪表厂将该房卖 给其本厂职工李某,李某因急需住房,也多次要被 告腾房,被告不同意,李某遂在法院提起诉讼,要 求被告腾退房屋。
思考:此赠与附条件否?
刘女士诉称,去年10月,她曾到影楼交 1688元拍婚纱照。半月后,刘女士看照片小样时 感到不满意,要求退款。影楼承诺可以重新提供 拍摄服务,直到刘女士满意为止。后来刘女士与 前夫的婚姻关系出现危机,没有补照。今年9月, 刘女士离婚,等她到影楼要求返还1688元照相款 时,遭到影楼拒绝。影楼答复:"谁来补照都行, 就是不能退款。"刘女士说,她因离婚这一不可抗 原因,已无法再补照,只要要求解除合同。
一审判决支持了被告的请求,判令原告退回手机,被告退还原 告机身价款人民币5341元。二审法院认为入网费与手机使用密 不可分,应予退还。另因第二部手机不合格,厦门市邮电局收 取原告折旧费364元显属不当。故判令厦门市邮电局退还蔡志鸿 机身款及材料费5431元,入网费3000元,折旧费364元,共计人 民币8795元。
当年年底,原告又向被告发函提出另10万m已备齐, 要求发货并同时要求被告补足第一批货款。被告复 函提出该批货物质量太差,没有销路,要求退回 25万m,双方为此发生争议,原告遂起诉,要求被 告继续履行合同,支付全部货款并支付违约金。
问题: 1、? 2、应补足货款否? 3、可以解除合同否?
最后原告同意被告可于5月20日将货送至原告处, 否则因赶不上六一儿童节前的展销会,不必再发。 已做出的服装由原告提走。5月20日,被告未能将 货送到,直到5月28日,被告告知原告,货已备齐, 可直接送至展销会场,原告称合同已解除,拒绝收 货,并请被告退回9万元货款。被告拒绝退款,原 告遂起诉要求解除合同,退回货款,赔偿损失。被 告辩称,该批服装是为原告特别制作的,且在5月 28日将货送至展销会场,并不影响原告的销售, 原告的要求是极不合理的。
王某与恋爱,为了确立关系,半年后,双方父母 为王某、李某举行了订婚仪式,王某父母送给李某 金手链一条(3700元),王某送给李某金戒指一 枚(1800元);订婚后,王某又多次送给李某 衣物、化妆品等合计人民币2500元。相处一 年后,因彼此之间性格不和, 难以继续维持恋爱关系。 王某主动提出终止恋爱关系,解除婚约,李某也表示 同意。婚约解除后,王某向李某多次索要他和父母 送给李某的订婚礼物。李某则以解除婚约系王某 主动提出,自己对解除婚约没有过错为由,拒不返还, 王某多次索要没有结果,便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 民法院判令李某返还彩礼。
法院在审理期间,将蔡志鸿购买及更换的四部西门子S4手机委 托邮电部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出示: 智能卡无效。四部手机中第二部为不合格产品,其余三部为合格 产品。第二部手机有明显维修痕迹及摔伤痕迹,第一部手机明显 开封维修过,且为出厂后被开封维修过。第四部手机有明显开裂 痕迹(可能是摔伤)。第四部手机未发现自行关机和按“1”键自动 关机,以及重新开机后原关闭的照明自行开启的现象。原设定的 “KEYLOCK”自行消除及按号码键过程中出现返回原始图案和 字码的故障未发现。
合同的解除
案 例 一
2000年11月,原告从被告家买走了37只绵羊,款 15000元,当时给付5000元,余款10000元双方言明次年5 月付清。欠款到期后,被告因住院用钱多次向原告追要不 果,被告遂向他人借款住院,并支付利息500元。2001年6 月,再次追要不果后,被告提出将37只羊赶回,原告不同 意。成讼。 经查:绵羊在原告饲养期间繁殖有16只小羊。 原告饲养期间支出费用5000元; 原告饲养期间卖得羊绒款2000元。 问题:1、可以解除合同否? 2、16只小羊、5000元费用、2000元羊绒款、10000 元余款、500元利息如何处理?它们分别是何法 律性质?
合同签订后,轧钢公司按照约定付给商业公司10万元购船预付款, 但商业公司却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船。1992年11月7日,商业 公司以俄方“供货天期”为理由,向轧钢公司书面提出解除合同, 被轧钢公司拒绝。商业公司又提出双方联合将废钢船转卖给张家 港市某轧钢厂,当月12日商业公司单方打印了联营废钢船合同 (合同规定,该合同生效后原联营拆解废钢船合同废除)。商业 公司将该合同交给轧钢公司签字盖章时,轧钢公司法定代表人对 合同的利益分配条款进行了修改,个人签字未加盖单位印章。商 业公司不问意修改条款,再次将12日的合同文本交给轧钢公司签 章,遭到拒绝。双方最终未达成协议。同年12月4日,商业公司 将轧钢公司预付的购船款10万元退还。当月17日,废钢船抵达大 连,1993年1月12日,商业公司将废钢船卖给了张家港某轧钢厂。 1993年12月3日,轧钢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业公司付 给违约金10万元。
8月15日,原告复函表示可以推迟一月,但价款不 能变。 8月25日,原告因急需原料,遂以每吨2 000元的 价格在市场上购买了50吨白糖。 9月15日,原告催促被告发货,被告仍坚持按市价 每吨2 000元购买提货。 9月20日,原告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支付违 约金和赔偿损失, 9月底,白糖价格急剧下跌,每吨跌至1 800元, 10月15日被告提出交货,原告拒绝,并于10月30 日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在合同订立后一再违约,应自8 月6日起每天按货款总值的2%计算违约金,并应 赔偿其按市价购买白糖的损失。 被告辩称:原告按规定应交10万元预付款,仅交 8万元,应自7月25日起每天按货款总值的2%计 算违约金,由于白糖价格已下跌,给被告也造成 了损失,原告也应负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