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育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好题精选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16.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7.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8.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A B.B C.C D.D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1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12.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A.A B.B C.C D.D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等于10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一定为催化剂D.b等于12MgCO+2HCl=MgCl+CO+H O。
将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15.已知:3222量的100.0g稀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
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0.0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4.4gCO2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C.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a<10.0D.反应中消耗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4.6g16.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7.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1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B .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 .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a-b)g 32D .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19.将m g 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 ,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 .30% B .27.3%C .20%D .15.8%20.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A .一种单质B .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C .一种化合物D .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21.已知: 2ΔCO+CuOCu+CO 。
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 中通入CO 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y 表示的是A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B .参与反应的CO 的质量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 .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22.现有一包CaCO 3和CaO 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 元素与C 元素的质量比是5:1,则此混合物中Ca 元素与O 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5:16B .15:14C .5:4D .15:823.把A 、B 、C 、D 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19.78.721.60.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9.40 3.6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中,物质B和物质D质量比为87:36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24.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
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Bi4Ge3O12)的简称。
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A.+5 B.+4 C.+3 D.+22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
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7.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
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这说明了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具有挥发性。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28.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_;绿色固体是________ ;(2)C物质在反应③中的作用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②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请回答:(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F: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
30.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 、B 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C 、D 、E 均为单质。
在F 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将G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已略)。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①B→C :___________; ②C+D→F :_________; ③C+E→G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A 、二氧化碳状态变化,分子间距变小,不符合题意;B 、水分子通电时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一个氧气分子需要两个氧原子,所以微观电解示意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C 、钠失去电子,氯得到电子,分别变为离子,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27℃的速度小于127℃的速度,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