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华育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上海市华育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上海市华育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二、单选题
3.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物质气、液、固三态互变的条件
D.防治环境污染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
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5. 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A.溶解性B.挥发性C.导电性D.可燃性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调和植物油
C.洗涤剂D.干冰
7. MnO
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其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A.﹣2 B.+2 C.﹣4 D.+4
8.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A.空气B.蒸馏水C.二氧化碳D.高锰酸钾
三、多选题
10.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可用鼻孔凑到瓶口去闻试剂的气味
B.实验后多余的液体,要倒回试剂瓶
C.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手心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先用水冲洗
四、单选题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C.蒸发食盐水
12. 小明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俯视,则量到的水的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13.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烟尘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氮、氧化合物
14. 某同学对生活中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铜丝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用作导线
D.氧气可以帮助燃烧﹣﹣﹣用作助燃剂
15. 空气成分中的下列气体,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氖气
16. “○”和“●”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A.B.
C.D.
17.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水在常温下的挥发和水受热加快蒸发的情况,由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C.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
D.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是不同的
18.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分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B.元素符号、化学式都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
C.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19.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蒸气B.氦气C.镁带D.水银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
B.水通电后会产生氢气和氧气,这是因为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21. 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中的“2”表示 2 个氧原子
A.O
2
B.2Fe 中的“2”表示 2 个铁元素
C.3H
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2
D.2N 中的“2”表示 2 个氮分子
22. 关于“单质”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只含一种元素,且以游离态存在
C.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 B C D
X 物理性质单质纯净物化学性质
Y 颜色化合物混合物溶解性
A.A B.B C.C D.D
24.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水体污染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5. 小明发现过滤后的滤液中仍有难溶性的杂质,下列原因分析中不可能的是()
A.过滤时滤液的液面高于了滤纸边缘
B.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处,滤纸破了
C.接滤液的烧杯内本来就有难溶性杂质
D.过滤时倾倒液体速度太快
26. 以下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纯后的精盐是纯净物
B.精盐中氯化钠的纯度比粗盐低
C.粗盐提纯实验是除去粗盐中全部杂质
D.提纯实验不能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鉴别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五、填空题
28. 按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化学符号)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填化学符号)
(3)2 个氧分子_____(填化学符号)
(4)+3 价的 Al 元素_____(填化学符号)
(5)饼干在空气中放久了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填化学符号)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填名称)
(7)二氧化碳的式量_____(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8)3OH-表示的意义_____。

29. 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_____;
②生石灰能与水反应_____;
③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_____;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_____。

30. 按要求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酒精灯⑥试管夹⑦蒸发皿⑧量筒
(1)不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
(2)量取 6.8mL某溶液的仪器_____;
(3)加热少量液体所需仪器_____。

31. 如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_____,②_____;
变化类型:③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物质名称:④_____⑤_____
写出物质④转化为物质⑤的化学表达式:_____
32.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E
物质性质用途
(1)氢气_____ 用作燃料
(2)氦气_____ 填充气艇
六、实验题
34. 如图图示是第一章的学习中进行过的学生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写出编号对应的仪器的名称:a_____ b_____ c_____
(2)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主要按下列步骤进行:
Ⅰ.上述流程中,操作①、②、③依次是装置图中的_____(用 A~E 选择填空);
Ⅱ.上述流程中,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

如果在该操作中加入的水太多或者太少分别会造成什么后果_____、
_____。

Ⅲ.某小组的学生实验所得的氯化钠的产率(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粗盐的质量×100%)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蒸发后,氯化钠固体较为潮湿
(3)某同学用 A 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实验,该装置要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检验生成的气体用_____,该气体是_____,镁带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也是由于它的存在,写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

35. 对比实验:
(1)图 1:向大理石中滴加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

(2)图 2:向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_,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_。

(3)图 3:图 2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还有未反应完的大理石,如图 3 所示。

将试管中的大理石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_____。

若要除去过滤后溶液中的水分,分离方法是_____。

七、简答题
36.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氢氧化钠和蒸馏水,现提供酚酞、石蕊、稀盐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