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基础l练习习题答案(1)

电子技术基础l练习习题答案(1)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

P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

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

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

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

5、检测二极管极性时,需用万用表欧姆挡的R×1K档位,当检测时表针偏转度较大时,与红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阴极;与黑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阳极。

检测二极管好坏时,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大时,说明二极管已经被击穿;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小时,说明该二极管已经绝缘老化。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P型半导体中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说明P型半导体呈负电性。

(错)2、自由电子载流子填补空穴的“复合”运动产生空穴载流子。

(对)3、用万用表测试晶体管时,选择欧姆档R×10K档位。

(错)4、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外电场方向一致。

(PN结反向偏置时,其内外电场方向一致)(错)5、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极管都具有电流放大能力。

(错)6、双极型晶体管是电流控件,单极型晶体管是电压控件。

(对)7、二极管只要工作在反向击穿区,一定会被击穿。

(错)8、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大于它的最大允许电流I CM时,该管必被击穿。

(错)9、双极型三极管和单极型三极管的导电机理相同。

(错)10、双极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类型相同,因此可以互换使用。

(错)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C)。

A、二极管;B、双极型三极管;C、场效应管;D、稳压管。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B、截止状态;C、反向击穿状态;D、任意状态。

4、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Ω,说明该二极管(C)。

A、已经击穿;B、完好状态;C、内部老化不通;D、无法判断。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B、少子扩散;C、少子漂移;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 A )。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反向击穿区。

7、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C)。

A、较大;B、较小;C、为零;D、无法判断。

8、正弦电流经过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为(C)。

A、矩形方波;B、等腰三角波;C、正弦半波;D、仍为正弦波。

9、三极管超过(C)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

A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B 、集—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 (BR )CEO ;C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 ;D 、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β。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 C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3、图1-29所示电路中,已知E =5V ,t u ωsin 10i =V ,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即认为正向导通时电阻R =0,反向阻断时电阻R =∞),试画出u 0的波形。

答:分析:根据电路可知,当u i >E 时,二极管导通u 0=u i ,当u i <E 时,二极管截止时,u 0=E 。

所以u 0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第2章 检测题 (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1分)1、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分别是: 共发射极 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和 共基极 放大电路。

2、放大电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发射 结正偏; 集电 结反偏。

3、将放大器 输出信号 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 反馈 信号。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 负 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 正 反馈。

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 电压串联 负反馈、 电流串联 负反馈、 电压并联 负反馈和 电流并联 负反馈。

7、反馈电阻R E 的数值通常为 几十至几千欧 ,它不但能够对直流信号产生 负反馈 作用,同样可对交流信号产生 负反馈 作用,从而造成电压增益下降过多。

为了不使交流信号削弱,一般在R E 的两端 并联一个约为几十微法的较大射极旁路电容C E 。

8、放大电路有两种工作状态,当u i =0时电路的状态称为 静 态,有交流信号u i输入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 动 态。

在 动 态情况下,晶体管各极电压、电流均图1-29 u/V ωt0 u i u 0 10 5包含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越大,就越能从前级信号源获得较大的电信号;输出电阻越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就越强。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每小题1分,共19分)1、放大电路中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总是反相关系。

(错)2、放大电路中的所有电容器,起的作用均为通交隔直。

(对)3、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1,因此它在放大电路中作用不大。

(错)4、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器。

(对)5、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让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量上全部通过放大器。

(对)6、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通常等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错)7、微变等效电路不能进行静态分析,也不能用于功放电路分析。

(对)8、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差为180°的反相关系。

(错)9、微变等效电路中不但有交流量,也存在直流量。

(错)10、基本放大电路通常都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对)11、普通放大电路中存在的失真均为交越失真。

(错)12、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零漂,因此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对)13、放大电路通常工作在小信号状态下,功放电路通常工作在极限状态下。

(对)14、输出端交流短路后仍有反馈信号存在,可断定为电流负反馈。

(对)15、共射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上削波,说明电路出现了饱和失真。

(错)16、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流超过极限值I CM,就会造成管子烧损。

(错)17、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都是电路传输和放大的有用信号。

(错)18、采用适当的静态起始电压,可达到消除功放电路中交越失真的目的。

(对)19、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对)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C)。

A、直流成分;B、交流成分;C、交直流成分均有。

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主要放大对象是(B)。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均有。

3、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V B点电位过高,电路易出现(B)。

A、截止失真;B、饱和失真;C、晶体管被烧损。

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是(B)。

A、电阻R B;B、电阻R E;C、电阻R C。

5、功放首先考虑的问题是(A)。

A、管子的工作效率;B、不失真问题;C、管子的极限参数。

6、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是(A)。

A、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B、不失真问题;C、管子的工作效率。

7、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的(A)A、带负载能力强;B、带负载能力差;C、减轻前级或信号源负荷。

8、功放电路易出现的失真现象是(C)。

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

9、基极电流i B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Q接近(B)。

A、截止区;B、饱和区;C、死区。

10、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C)。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压串联负反馈。

四、简答题:(共23分)1、共发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电阻R C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R C起的作用是把晶体管的电流放大转换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

第4章检测题(共80分,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离散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 高 电平,“0”表示 低 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逻辑 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 逻辑 电路。

在 逻辑 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与逻辑 、 或逻辑 和 非逻辑 。

5、 8421 BCD 码和 2421 码是有权码; 余3 码和 格雷 码是无权码。

9、8421BCD 码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BCD 代码,各位的权依次为 8 、 4 、2 、 1 。

8421BCD 码的显著特点是它与 二进制 数码的4位等值 0~9 完全相同。

11、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有 分配 律、 结合 律、 交换 律、 反演 律和 非非 律。

12、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 或项 最少,且 与项 也最少。

13、卡诺图是将代表 最小项 的小方格按 相邻 原则排列而构成的方块图。

卡诺图的画图规则:任意两个几何位置相邻的 最小项 之间,只允许 一位变量 的取值不同。

14、在化简的过程中,约束项可以根据需要看作 “1” 或 “0” 。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8分)1、输入全为低电平“0”,输出也为“0”时,必为“与”逻辑关系。

(错)2、或逻辑关系是“有0出0,见1出1”。

(错)3、8421BCD 码、2421BCD 码和余3码都属于有权码。

(错)4、二进制计数中各位的基是2,不同数位的权是2的幂。

(对)5、格雷码相邻两个代码之间至少有一位不同。

(错)6、B A B A •=+是逻辑代数的非非定律。

(错)7、卡诺图中为1的方格均表示一个逻辑函数的最小项。

(对)8、原码转换成补码的规则就是各位取反、末位再加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