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数据的传送、转换、比较及运算指令编程实
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的传送、转换、比较及运算指令的使用方法。
2、学会数据的传送、转换、比较及运算指令在编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电脑一台,实验箱一台,AB接口的USB连线一条,电源线两条。
三、实验步骤
1、把实验箱的电源及各个输入端的拨动按钮置于“OFF”位,即向下,再用AB 接口的USB连线把PLC与电脑连接起来,然后给PLC上电。
2、启动CP—X软件,新建工程,进入CP—X软件编程环境。
3、根据实验内容在CP—X软件编程环境里进行编程,然后进行相关的操作。
4、程序运行调试并修改。
5、保存好的文件,做好各项记录。
6、把实验箱的电源及各个输入端的拨动按钮置于“OFF”位,切断实验箱的电
源,盖好实验箱的盖子。
7、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可调多谐振荡器控制程序
(1)控制要求:
多谐振荡器输出的脉冲宽度及点空比可以调整。
(2)参考梯形图程序(图6-1)
(3)程序分析:
①画出0.00、0.01、T0、T1、100.00的时序图(图6-2)
②当0.00为“on”、0.01为“off”时,数据传送指令MOV分别把立即数10传送给D0、D1,则T0、T1的设定值均为10,100.00输出的脉冲宽度为1秒,点空比为1:1;当0.00为“off”、0.01为“on”时,数据传送指令MOV分别把立即数20和40传送给D0、D1,则T0、T1的设定值分别为20和40,100.00输出的脉冲宽度为4秒,点空比为2:1。
(3)把图6-1梯形图程序中的“MOV”指令改为“@MOV”,然后再观察它们的运行情况,并与图6-1梯形图程序进行比较,看是否相同,说明原因。
程序中的“MOV”能否用“MOVB”或“MOVD”替代,如果可以,请在程序中修改,如果不行,说明原因。
图6-1 可调多谐振荡器控制梯形图
100.00
0.00
0.01
T0
T1
图6-2 时序图
2、BCD 、CMP 及数据运算指令的验证
运行图6-3梯形图程序,认真观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BCD ”指令在程序中的作用,能不能把该指令省去?
(2)程序中两个“MOV”指令,它们传送的立即数是否相同?计时器T0、T1的设置值是否相同?
(3)程序中的“CMP”指令起着什么作用?说说为什么D0会小于D2。
(4)程序中“+B”、“-B”和“*”三个运算指令能否用指令“+”、“-”和“*B”替换?
(a)
(b)
图6-3 验证BCD 、CMP 及数据运算指令的梯形图
3、三个正整数相加减控制程序
(1)控制要求:
三个正整数D0、D1、D2,如果D0>=D1,则D3=D0-D1,否则D3=D0+D1;如果D3>=D2,则D4=D3-D2,否则D4=D3+D2。
(2)编写PLC 梯形图程序。
4、智能选斗控制程序
(1)控制要求:
如图6-4所示,环形的工作台有导轨、动力系统,可供斗车行驶,工作台上有8个工作位,每个工作位均有个限位开关和一个呼叫斗车的按钮。
当某个工作位呼叫斗车时,系统能自动地选择最短的路程把斗车送到呼叫的工作位;当有工作位呼叫斗车后,其它的工作位就不能呼叫斗车了,要等到斗车到达呼叫的工作位10秒后才能呼叫。
(2)列出I/O 分配表。
(3)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4)编写PLC梯形图程序。
图6-4
五、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是: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4、实验具体步骤。
5、实验程序上机验证:写出运行后得到的结果,并分析与预习中的结果是否相同。
6、心得体会:本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