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80+600涵洞开工报告(终稿)

K80+600涵洞开工报告(终稿)

福建省莆永高速公路莆田段公路工程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监表2承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A6监理单位:西安华兴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开工项目:盖板涵桩号:K80+600申请开工日期:2010年7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0年8月31日此项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致监理工程师:上述分项工程已具备条件,申请开工。

承包人:日期:年月日附件1、工程概况:工程部位、工程特点、工程数量等;2、施工方案;3、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到位情况;4、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及责任人;5、试验报告。

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结论:驻地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福建省莆永高速公路莆田段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报验单监表1承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A6监理单位:西安华兴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致(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要求,现已完成K80+600 RC盖板涵施工放样工作,清单如下,请予查验。

承包人:日期:年月日桩号或位置工程或部位名称放样内容备注K80+600 RC盖板涵坐标测量及放样资料目录(资料附后):附件监理员意见: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福建省海西高速公路网莆永线莆田段路基土建工程A6合同段K80+600涵洞施工方案编制: 2010年7月5日复核: 2010年7月5日审核: 2010年7月5日福建省莆永高速公路莆田段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监表-67承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标段:A6监理单位:西安华兴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致监理工程师:现报上K80+600 RC盖板涵工程的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

承包人日期审查意见:监理工程师日期审查意见:(总)驻地监理工程师日期附注: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一、编制依据:1、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供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福建省标准化施工指南》3、涵洞现场实际情况二、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严格执行合同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规范。

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单位设计、施工的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项工程的建设,确保施工组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4、坚持遵循“GB/T19002-1994 ISO9002:1994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完成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5、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6、重视特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立以地质工作内容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

7、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三、工程概况:K80+600为1-4.0×3.0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排水涵长26.76米。

涵洞基础为C20片石砼、台身C20片石砼、翼墙身C15片石砼、翼墙基C15片石砼、台帽C25钢筋砼、盖板C30钢筋砼、帽石C25砼、M7.5浆砌片石铺砌、C15片石砼跌水井、挡水墙C15片石砼、台背回填为透水性材料及附属浆砌、路面工程等。

四、施工范围1、施工里程:K80+6002、主要施工内容:涵洞基础、台身、翼墙、翼墙基、台帽、盖板、帽石、铺砌、挡水墙、台背回填及附属工程等。

五、总体施工方案及进度安排K80+60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为排水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7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8月31日,总工期52天。

详细施工进度安排表:施工进度安排序号项目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所需时间备注1 挖基坑2010.7.10 2010.7.11 2天2 封底2010.7.12 2010.7.12 1天3 基础模板安装2010.7.13 2010.7.16 4天4 基础砼浇筑2010.7.15 2010.7.18 4天5 台身模板安装2010.7.19 2010.8.2 15天6 台身砼浇筑2010.7.22 2010.8.5 15天7 帽石模板安装2010.7.30 2010.8.8 10天8 帽石砼浇筑2010.7.31 2010.8.9 10天9 盖板模板安装2010.8.4 2010.8.11 8天10 盖板砼浇筑2010.8.5 2010.8.12 8天11 翼墙模板安装2010.8.11 2010.8.14 4天12 翼墙砼浇筑2010.8.13 2010.8.16 4天13 防水及附属施工2010.8.17 2010.8.22 6天14 台背回填2010.8.23 2010.8.31 9天主要机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 装载机ZLC-50C 12 发电机250KW 13 电焊机BX-500 14 挖掘机DH220-7 15 搅拌机350 16 压路机XG6203 17 钢筋弯曲机 18 小型打夯机 1主要人员序号岗位姓名工作范围人数1 施工负责人张忠全全面负责施工管理与施工协调 12 技术负责人祖辉全面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13 质量负责人周平刚质量监督、工序验收 14 专职安全员杨彬安全工作 15 试验负责人郭少华试验工作 16 测量负责人洪川测量工作 17 环保工程师罗建国环保工作 18 模板工模板施工89 混凝土工混凝土施工1010 钢筋工钢筋施工 611 普通工辅助作业 6六、施工顺序及方法1. 总体施工顺序:挖基坑→封底→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浇筑→台身模板安装→台身砼浇筑→台帽模板安装→台帽砼浇筑→盖板模板安装→盖板砼浇筑→翼墙模板安装→翼墙砼浇筑→防水及附属施工→台背回填2.施工方法1)主要控制工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段交叉作业施工,涵洞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并在基础边修排水沟,以引排基坑内积水,基底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30cm 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报告监理工程师检测,达到设计承载力后,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下一步工序。

开挖用自卸汽车运土至弃土场。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机械拌和,盖板现场现浇,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装,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2)主要工序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序(见施工工序图)施工工序框图挖 基垫 层基础混凝土边墙混凝土盖板钢筋盖板钢筋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八字墙及端墙施工回 填进出口铺砌基底检测基础模板边墙模板盖板模板模板检验模板检验钢筋、模板检验盖板涵总体检验(2)施工方法:①挖基: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周边边坡1:1,开挖时周边加宽各0.5m作为施工工作面,挖到距设计基底20~30cm时,人工清底后进行检测,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0.16MPa以上,进行垫层铺设。

如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测后,确定处理方案,进行基底处理。

②模板:a.模板采用120cm×150cm×4cm钢模板,加固采用¢48钢管、扣件及ф14对拉杆等材料;模板拼装,安立前进行排列,并向模工进行交底、确保板缝横平坚直。

模板和支架应稳定、坚固,并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图纸规定的允许沉降量。

b.模板支撑加固:基础、边墙(台身)横支撑间距不大于1.2米,竖向支撑不大于1米,并用直径14mm钢筋设臵拉筋、相应位臵安设对口支撑加固牢固。

盖板支撑立柱采用8×10cm的方木或者¢48的钢管、纵横间距不大于100cm、并设剪力撑。

c.当所有和模板有关的工作做完,待浇混凝土构件中所有预埋件亦安装完毕,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还应清除模板内的污物、碎屑物、木屑、水、及其他杂物。

d.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75%后,报告监理工程师,取得同意后方可拆模;不承重的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的情况下方可拆除;盖板模板和支架应在盖板上建筑完成后拆卸。

③钢筋:现场搭设钢筋棚集中加工钢筋,放大样校正,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节点采用绑扎,安装采用现场绑扎,主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满足规范双面焊5d单面焊10d的要求,焊条采用5字号;焊缝饱满,无焊渣。

钢筋骨架采用不低于结构强度的同标号砼垫块,用1.3mm直径的退火软铁丝预埋于垫块内以便与钢筋绑扎。

以上工作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按程序检验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④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人工搭设施工平台入模、分层水平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现场至少配二台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施工接茬缝的处理:基础施工时,在基础顶面预埋符合规范的接茬片石,施工边墙混凝土时将接缝处基础浮浆凿除,用水冲洗干净,并施工1cm厚与混凝土同级的砂浆。

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将地基进行清理使之符合图纸要求,当基底为干燥地基时,应将地基湿润。

如果是岩石地基,在湿润后,先铺一层厚20~30mm 的水泥砂浆,并在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基础立模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内侧用红油漆明显标出砼浇筑顶面标高,清除模板内杂物,砼浇筑时用翻斗车运砼至基坑旁,采用砼滑槽下滑砼至模型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基础砼顶面必须平整,基础与上部台身之间必须预埋接茬钢筋或接茬片石。

混凝土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速度要快,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垂直的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

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

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

基础砼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测量定出墙身位臵,之后立墙身模型。

基础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应拉成毛面,盖板涵墙身采用面积不小于 1.8m2的大块模板,墙身砼一次浇筑完成,立模时应注意沉降缝与基础设在同一个位臵。

支撑梁在浇筑盖板之前完成。

涵墙身强度达到设计的75%以上时,安装盖板底模,模型准确定位后涂刷脱模剂,盖板钢筋在加工场加工,现场梆扎,待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生;遇气温骤变应采取保温、洒水等措施,以防产生裂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