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宏观背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化。
经济环境的变化削弱了资源、劳动力、土地等供给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了市场、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要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
着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实现较快发展。
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切实抓好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感。
要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江西省“十一五”规划》也指出:在进一步做大工业规模的同时,应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加速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
为了加快江西省工业产业发展,《江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五”计划》也指出:全省要大力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与相关产业、电子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具有相对优势和江西特色的新兴产业。
国家和省域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为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国家经济转型所采取的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也为安源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借助近年来快速发展势头,安源区将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利用外部融资环境,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国家的“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的战略,要有重点的发展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定位萍乡城市性质为“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赣湘边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安源区为萍乡市政府驻地,工业园区南片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萍乡市城市功能。
同时,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对工业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安源区产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呈二元经济的态势,如不加快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整体结构就很难在高层次上演进。
因此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的规划与建设,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国家“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为了解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经济发展速度不如西部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
国家将从政策、资金和重大建设布局方面对中部发展进行支持。
江西省属于中部六省的范围,安源区应利用中部崛起的机遇,着力抓好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重要地位,推进工业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等工作。
.区域发展机遇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两省交界处,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
市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和湘东城区构成,面积为平方公里。
萍乡市东联昌九景城镇密集区、西引长株潭城镇群,素有江西“西大门”之称,作为浙赣铁路线上的重要节点,萍乡将成为赣西中心城市和区域增长级。
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北部紧临武功山中大道,南部紧临萍高公路,西面紧靠中环东路及安源钢铁厂,南片区距萍乡市中心城区仅分钟路程,交通条件及外部工业环境优势明显,随着各省区经济往来日益紧密,区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企业的运营成本正明显降低,这为南片区未来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可以说工业园区南片区的工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对外交通的发展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的横向与纵向的对外交通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横向的武功山中大道、萍高公路将为工业园区南片区工业项目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跨区域交通作用;纵向的金光大道及中环东路对于改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工业化建设和改善安源区的整体发展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二、微观背景《安源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要突出特色,选准主攻方向。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推动安源区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
“十一五”期间,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是巩固和发展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区地位的必然选择。
要切实将加快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中心位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西萍乡安源工业园区南片区为安源区区级工业项目区,相对区位及交通优势比较明显。
发展工业园区南片区工业项目将为全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一个先机,对推动全区新型产业建设及全区工业化发展均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及发展策略一、安源区社会经济现状安源区地处江西省西部,紧邻湖南省,为萍乡市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为东径°´至°´,北纬°´至°´之间,东部及东南与芦溪县接壤,西部及西南与湘东区相接,北与上栗县相临,全境东西距离宽约公里,南北长约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
全区辖安源镇、高坑镇、青山镇、五陂镇、八一街、凤凰街、东大街、后埠街、丹江街、白源街及城效管委会共镇、街、管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为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为人每平方公里。
安源区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一览表二、安源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冶金、建材、化工陶瓷、塑胶、机械、汽车(汽配)、生态食品是安源区的七大支柱产业,其企业均为区属企业和私营企业。
由于安源区境内具有丰富的煤炭等自然资源,早在上世纪年代,即由当地的公社、生产大队创办了许多社办企业,形成了安源区的传统工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源区的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在“十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家,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亿元,城镇工业投资累计达亿元,比上年相比增长,安源区近五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统计指标一览表三、经济结构分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
“十五”以来,安源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全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经济实体和经济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配置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随之增加。
因此,“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安源区必须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系统分析安源区区域经济结构,对于促进安源区工业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趋优。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其中,第一产业生产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二产业生产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三产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中的比重由年的::发展到年的::。
、全力推进“兴工强区”战略,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坚持促强、扶弱、引进“三管齐下”,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截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家,比上年初增加家,规模以上工业值为亿元,比上年增加。
着力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在认真分析全区工业发展现状、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确定把“三个基地建设(即工业园区南片区、青山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丹江重工机械制造产业基地)”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着重抓好“四个对接”(即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抓项目、对接经济转型抓项目、对接高新技术成果抓项目、对接长株潭经济圈抓项目),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安源区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提高,保障和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日益增强。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
批发零售贸易业不断发展,农副产品批发等专业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的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一些与人们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消费需求增加明显,如交通通讯业、娱乐文教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三产结构的优化调整,城市面貌和整体功能有了极大的改观和提升。
四、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方面国家宏观调控仍在继续,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资金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融资难仍是制约项目建设速度的主要因素;企业的组织结构“小、散、乱”问题突出,专业化水平不高;技术结构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相比不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品牌的产品不多。
出口外经贸产品单一,竞争力不高;利用外资载体少,外资到位难度较大。
具体表现为以上几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服务业占比仍然偏低。
近年来,安源区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二、三次产业占比重已经从年的::调整为年的::,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但二产的比重仍大大高于三产,服务业比重长期处于左右,不仅大大低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
而且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但核心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