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难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教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资源、《【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视频资源、《【教学实验】发豆芽》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先从整体上概述了《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每个阶段是怎样进行的?有着哪些特点?引入本章的学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截图)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讲解: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
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种类是作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下去容易长出幼苗?如果你生活在农村,请你问问长辈,当地有哪些农作物,一般播种哪些种子,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新知讲解】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
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的,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
下面的资料会给你一些启示。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怎样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假设呢?根据下面提供的探究方案及视频,制订自己的探究计划。
1.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等)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或卫生纸,四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2.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
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
用小勺在1号瓶中撒10粒种子,将瓶盖拧紧。
3.分别向2号瓶和3号瓶中洒一点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
注意,不要洒水过多,不能使纸浸泡在水中。
用小勺向4号瓶中倒较多的水,直到水即将从瓶口流出为止(以便使种子能完全浸没在水中)。
4.分别向2、3、4号瓶中纸上撒10粒种子,然后拧紧瓶盖。
5.将1、2、4号瓶放入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冰箱里。
过几天再观察,看哪个瓶里的种子长成了幼苗。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对其探究的方法。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视频截图)科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
许多作物在春天而不是冬天播种,提示我们温度过低不利于种子萌发。
果真如此吗?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需要将种子置于低温条件下(如冰箱中)进行实验,看它们是不是真的不能萌发,这一组种子称为实验组。
如果这组种子果真不萌发,是不是就一定说明上述假设成立呢?如果这组种子本身就不能萌发呢?如果是水分的多少不合适呢?为了排除这些可能性,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温度这一个变量引起的,还需要将同样的种子再分出一组,放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来观察。
如果这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说明种子自身和其他条件没有问题。
这组用来作为对照的种子称为对照组。
讨论和完善计划
自己制订出初步的探究计划后,通过小组讨论来检查自己的计划,对考虑不周之处进行修改。
1.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2.你所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
3.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4.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5.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实施计划:
课下实施计划,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预测:几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几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讲解:有必要。
如果将2号瓶分别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讨论2.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讲解:不是。
因为1号瓶和3号平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讨论3.与同学交流这项探究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你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和同学一起分析原因。
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现在我们了解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下同学们可以动手试着发豆芽,看发豆芽除了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发豆芽》。
《发豆芽》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实验】发豆芽》视频截图)典型例题
例1.下列选项中,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B.一定的水
C.充足的空气
D.适宜的温度
答案:A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的自身条件。
例2.发豆芽的时候,我们要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其原因是()
A.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关照
C.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
答案:A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发豆芽时我们放在温暖的地方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例3.把40粒同一品种的绿豆种子按表中设置的条件放入4个相同玻璃瓶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号的现象是萌发
B.4号不萌发的原因是水分太多
C.共有3组对照实验
D.2号是对照组
答案:D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2号种子满足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外界条件,所以2号萌发,A正确;4号种子被过多的水浸没后,导致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所以不萌发,B不正确;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含三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和2号唯一的变量是水分,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温度,2号和4号唯一的变量是空气,2号是对照组,其他都是实验组,C、D正确。
例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中了同样的豌豆100粒,病设计了下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修改的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水 A 向阳 10℃ 充足 一定 B 暗室
30℃
充足
一定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 答案:B
解析:该小组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变量是光,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均相同,而A 组温度为10℃,B 组温度为30℃。
,这样出现了两个变量——光和温度,所以应是温度一致,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我们来整体回顾一下。
七、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