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学_考点总结

建筑环境学_考点总结

思考题1.建筑外空间环境包括那些,每个部分主要研究什么?(1)建筑外环境:研究影响建筑室环境的自然气象环境(2)室空气环境:研究室空气污染物对室空气品质的影响(3)建筑热湿环境:形成热湿环境的物理因素及其变化规律(4)建筑声环境:主要研究控制环境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建筑光环境:研究室天然光特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设计基础2.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以及室环境的关联室环境∈建筑环境∈城市环境∈自然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定义建筑环境学是指建筑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学科。

4.建筑环境学设计目标的演绎过程掩蔽所→舒适建筑→节能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重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1)定义:它是指由室空气品质,室热环境,室声环境和室光环境等的恶化而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

(2)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定义的病态建筑综合征;另一类是由于空调环境的“稳定性”引起,对象时长期滞留于空调环境的人员。

思考题1.赤纬,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γ的定义。

(1)赤纬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角β是地球表面上某点和太阳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3)太阳方位角γ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南向的夹角2.太阳辐射的组成直射辐射:太阳直接到达地面的部分散射辐射: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它的射线来自各个方向(大气长波辐射)3.利用日照和避免日照的建筑物有哪些利用日照:病房,疗养院,幼儿活动室和农业用的日光室等避免日照:展览室,阅览室,绘图室,精密仪器车间,某些化工车间,药品车间等4.日照间距,日照面积设计规定值日照间距:Do=(Ho-H1)cot βcos γDo ——日照间距Ho ——前栋建筑物计算高度H1——计算点m 的高度,一般取后栋建筑底层窗台高度β——太阳高度角γ——后栋建筑物墙面法线与太阳方位所夹的夹角(αγ-=A )A ——太阳方位角,α——墙面方位角日照面积0.4m ²/人5.室外气象参数有哪些大气压力,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地层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6.城市气候特点(1)城市大气污染 (2)大气透明度低 (3)气温较高(热岛效应) (4)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 (5)城市地表蒸发减弱,温度变小7.城市热岛效应,级数,强度定义,减缓措施,影响因素。

△城市热岛:由于城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城市围的热量气流上升,周围郊区的冷空气流则流向城市,形成城乡大气环流,热岛的空气易于对流混合,但其上部的大气则呈稳态而不易扩散,使发生在热岛围的各种污染物质都被封闭在热岛中,加剧了逆温层现象。

△热岛强度:热岛中心气温减去同时间高度(距地1·5M 高处)附件郊区的气温的差值,单位:℃△热岛强度等级表:P39△热岛成因:△自然条件:a:市风速,天空长波辐射,建筑布局影响对天空角系数和风场b:云量:市云量大于郊区c:太阳辐射:室大气透明度d:下垫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蓄热特性,地面材料,植被,水体的设置△人为的影响:a:交通,家用电器,炊事产热;b:空调采暖产热△热岛影响因素:1.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多,热岛效应越强2.因地理纬度不同3.白天弱,夜间强4.风速增大,效应减弱8.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优劣的指标参数,它将常规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值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表P42)9.气候区分方法和区分情况两个分区标准:—“民用建筑设计规”(GB50176—93)的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主要用于建筑热工设计——民用建筑(住宅、学校、医院、旅馆……)(表P50)—“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的7个建筑气候区划分区,主要用于建筑及规划设计——工业与民用建筑(表P47)10.地热分类方法和应用地热:就是指地球部的热量,地球的天然热能。

地热的分类:高温(大于150℃蒸汽)中温(90~150℃水和蒸汽)低温(25~90℃温热水)(表P55)地热的应用:发电,采暖,空调等地热开发中对环境的影响:1 一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如氮,硫化氮,氡,汞等2 地热水的开采会造成地下水水头下降,对地热水过度的抽取将导致地面沉降3 地源/深井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会造成地下热污染11.城市植被对保护和净化环境的作用1 绿化美化环境景观的作用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a 改善小气候的环境效益b 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平衡生态效益c 植被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减少粉尘污染;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及有毒气体对植物的危害;杀菌作用;释放负离子的作用)d 减弱噪声的作用重点:日较差:一日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一年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温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年平均温度:向高纬度地区每移动200~300km降低1℃风特性的两个要素:风向(16个方位)和风速风玫瑰图:风向频率,风速频率。

每个圆环间隔代表频率5%不当风场的危害:冬季造成热辐射增加,高风速影响人员出行,夏季自然通风不良,污染物和室外热量不宜散发中国气候特征:(p45)1季风气候:季节交替鲜明,雨季鲜明,年较差大2 南北气候相差悬殊:北方冬长且寒,南方夏长且热不保证率,不保证时间概念:采用室外设计参数设计HVAC系统,保证房间达到设计参数。

不保证率:是指允许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可不予保证室的温度湿度设计标准不保证时间:全年不能保证室设计要求的累计时间氡第三章思考题1.室空气污染源有哪些室燃料燃烧及烹饪油烟,吸烟,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生物性污染。

居住人员;空调系统;建筑室装修装饰材料等;家电、燃烧设备、家具等。

2.室空气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悬浮颗粒物: TSP 、 10PM 、5.2PM ……△微生物(病毒,细菌,尘螨)△气体污染物氡(Radon )二氧化碳(2CO ),一氧化碳(CO),臭氧(3O )二氧化硫(2SO ),氮氧化合物(x NO ),烟草燃烧生成物,氨(3NH )甲醛,苯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 VOC )△其他(油烟、烟草烟雾、臭氧、磁场辐射等)3.室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方法有哪些1.空气质量指数法2.decipol 评价法4.室污染源控制措施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改进和完善厨房的通风措施(用好厨房排气扇)良好的室活动和化工产品的慎用(避免污染源)正确选择建筑物基地5.室空气主要污染物控制方法1.化学和生物控制方法(喷洒某种化学消除剂—注意副作用;植物控制方法)2.空气净化(活性炭过滤材料;纳米二氧化钛(TiO 2 )光催化材料;空气过滤去除悬浮 颗粒物;空气离子化)6.换气次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换气次数:在设计通风空调系统时,常用换气次数作为衡量房间通风状况的一个指标。

N=L ÷V (N 换气次数;L 通风量;V 房间体积)7.气流组织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概念、公式P109~1121 不均匀系数(不均匀数越小,室空气流分布均匀性越好)2 空气(年)龄3 换气效率(ε仅反映换气不反映浓度稀释程度)4 排污效率E (通风效率E ≥1)5 能量利用系数η(排热效率)8.室气流的定量分析方法1 示踪气体法2 CFD 法重点室空气质量下降原因:1.强调节能导致的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2.新型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大量应用3.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的大量应用4.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以及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5.厨房和卫生间气流组织的不合理、6.室外空气污染可吸入颗粒 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10的颗粒物,能在空气中长时间的漂浮,有称为飘尘。

沉积在肺部影响IAQ呼吸性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微粒,可以自由进出肺泡,沉积较少,对健康影响大空调系统改善措施(堵源节流稀释清除)1.增加空调系统新风量2.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当考虑室密封3.提高空调系统维护管理意识,随时更换系统设备4.加强室气流组织的合理布局,使优质空气及时到达居住区域第四章思考题1.室热湿环境外扰因素有那些太阳辐射;室外气温;建筑围护结构2.室热湿环境扰因素有那些照明;设备;人体;散湿3.外扰和扰作用方式外扰:热交换:太阳辐射、热传导空气交换:空气渗透、空调送风扰: 辐射、对流、蒸发4.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概念和公式P129 表4-2 q=)()()(w z w w y w s w w w y t a a I a I a t a I I a t s w w w θεθεθα-=⎥⎦⎤⎢⎣⎡-+-=-+- 5.蓄热系数和衰减系数、延时时间概念蓄热系数:S=热流波动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之比衰减系数:Vo =室外综合空气温度波动波幅与室表面温度波动波幅之比延时时间:ζo =室外空气温度谐波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与表面温度谐波出现最大值时间的差6.玻璃光学特性玻璃的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特性7.窗户和玻璃窗框传热特性窗框传热特性:P1488.核心温度有哪些下丘脑部处易测的代表温度;腋温,口温,肛温;直肠温度易测稳定9.冷热感受器:为什么人体冷更敏感冷感受器与热感受器在皮肤中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冷感受器的数目要多于热感受器。

冷感受器的这种位置分布和密度分布决定了人体对冷感觉的反应要比对热感觉的反应更灵敏。

10.人体散热形式△显热交换:对流散热、辐射散热△潜热交换:皮肤散湿(出汗蒸发、皮肤湿扩散)、呼吸散湿11.人体感到热舒适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什么?舒适程度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充分条件: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必要条件:S=0舒适性方程:M-W-E-(±R)-(±C)影响因素:空气温度ta ,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相对湿度φ),平均辐射温度(MRT )θmrt, 空气风速Va,人体能量代谢率M ,服装热阻Icl12.人体发热量是否随环境温度空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全热:主要决定于肌肉活动强度显热:决定于环境的温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潜热(散湿):决定于环境温度,随环境温度上升而增加。

正常情况下,提高环境温度仅影响出汗速率,不影响直肠,皮肤温度。

13.写出PMV-PPD 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环境参数(空气温度ta ,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相对湿度φ),平均辐射温度(MRT )θmrt ,空气风速Va )2.服装热阻Icl14.空调房间引起局部热不舒适的主要因素(表P210)垂直温差,地板温度,吹风感,非对称热辐射15.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 概念(公式P213)定义为工作区测点总数中,有效温度θ在-1.5~1.0℃围的测点数所占的百分率为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 。

16.过渡活动状态的热舒适性指标RWI 和HDR相对热指标RWI 和热损失率HDR 是为指导确定地铁车站站台,站厅和列车等环境的空调设计参数而设计的相对热指标RWI:适用于较热环境(开始感到不热,然后逐渐感觉热,滞后现象) 热损失率HDR :适用于冷环境(开始感觉冷,然后逐渐感觉不冷,超前现象)17.过冷过热环境评价指标过热环境评价指标:1.热应力指数:HSI当HSI<0 失热,体温下降当HSI>100 蓄热 体温升高2.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WBGT过冷环境评价指标 :风冷却指数WCI重点1.玻璃的“温室效应”:以玻璃为围护结构的建筑,太阳辐射能够透过玻璃进入室,而室发出的热辐射却不能透过玻璃传出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