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心包与三焦

4心包与三焦


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 疏通水道。
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 脾胃和肠、肾和膀胱等许多 三焦气化 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 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两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个功 能的两 个方面 作用
1。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 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 2。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 必然是气的通道。
上焦 中焦 下焦 的部 位划 分及 其各 自的 生理 功能 特点
上焦 中焦 下焦
部位: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
上 焦
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也有人 将上肢归属于上焦)焦
生理功能:“开发”、“宣化”
和“若雾露之溉”
*《灵枢· 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
雾”
*《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
非 轻不举”的治疗原则
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
三焦 的主 要生
一是
通行元气
理功 能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主持诸气
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人体 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 腑
*《难经· 六十六难》也说:“三焦 者,原之别使也,主通行三 气,经历五脏六腑”
水液运行之道路
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
生理功能 :排泄糟粕和尿液
《灵枢· 营卫生会》概括为“下 焦如渎”,但后世对藏象学说有
了发展,将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都 归属于下焦,因而扩大了下焦的生理 功能特点。
《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
权,非重不沉”,
心 包 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
“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 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 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 表里,(心包络为脏 )
第二章 藏象
三焦与心包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三焦 的解 剖形 态和 概况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 合称,为六腑之一。 *其特点:
1。《难经》在《二十五难》和《三 十八难》中提出“有名而无形” 之说,因而引起了后世的争论,。 2。在形态方面,三焦是分布于胸腹 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 最大,故有 “孤府”之称。正如张 介宾《类经· 藏象类》中指出,三焦 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
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
中 焦
的上腹部
*《灵枢· 营卫生会》中是指整个胃,即 是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
生理功能 :“泌糟粕,蒸津
液”,升降》概括为“中焦
如沤”
*《温病条辨》提出的“治中焦如
衡,非平不安”的治疗原则
部位: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
下 焦
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