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

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

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木胶合板块:长度为1830;宽度915mm、厚度18mm,?48*3.5钢管。

2)连接附件:扣件、紧固螺栓。

3)支撑系统:横杆、斜杆、立杆垫座、木方(5×10cm)。

4)脱模剂:水质脱离剂。

5)工具: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

2、作业条件: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

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轴线、模板边线放线完成后,把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钢筋上,并办好预检手续。

3)柱子、剪力、梁、板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预组拼装模板: 4.○1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进行拼装,采用铁钉将木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用双面胶粘贴严密。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

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柱子、剪力墙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

二、操作工艺1、墙柱模板安装1)、墙柱支模方法:胶合板面板外侧的立档采用50*100方木,横档(又称牵杠)采用?48*3.5钢管,两侧胶合板用穿墙螺栓拉结。

2)、墙柱模板安装时,根据弹好的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涌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固定牵杠,再用斜撑固定。

大块模板组装时,上下竖缝要相互错开,先立两侧,后立中间部分。

待钢筋绑扎后,按同样的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

3)、为了保证墙柱体的厚度,在两侧模板之间可用小方木撑头,小方木要随砼浇筑逐个取出。

为了防止浇筑砼的墙身鼓胀,可用8—10号的铅丝或直径12—16mm螺栓拉结两侧的模板,间距不大于1m。

4)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5)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2、梁模板安装工艺:1)在基础筏板、楼层面上弹出梁的轴线,并复核。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4m 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l/1000~3/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

5)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粱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

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6)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3、楼板模板安装:1)采用?48*3.5钢管脚手架搭设排架,在排架上铺放50*100方木,间距400左右,作为面板的楞木,在其上面铺设木胶合板。

2)脚手架排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木楞与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性,并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3)铺设木胶板模板,用钉子把木胶板与方木丁在一起。

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4)在相邻两块木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5)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4、模板计算书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按高计算为2.9米,基本尺寸为:梁B×D=250mm ×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8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

一、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 = 25.000×0.65×0.800=13.00kN/m 1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 = 1.500×0.800×(2×0.65+0.250)/0.250=7.44kN/m 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 =(1.000+2.000)×0.25×0.800=0.6kN 1 2.方木楞的支撑力计算:均布荷载 q = 1.2×13.0+1.2×7.44=24.52kN/m集中荷载 P = 1.4×0.60=0.84kN分别为]即支座力[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方木传递集中力=1.203kN N 1=4.794kN N 2=1.203kNN 3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分别为I和截面抵抗矩W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3 = 5.00×8.00×8.00/6 = 53.33cm; W4;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 方木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 算公式如下 q = 4.794/0.800=5.993kN/m均布荷载M = 0.1ql 2 =0.1×5.99×0.80×0.80=0.384kN.m 最大弯矩2截面应力=0.384×10 6 /53333.3=7.19N/mm2! 13.0N/mm满足要求 ,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0.6×0.800×5.993=2.877kN2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877/(2×50×80)=1.079N/mm2 [T]=1.30N/mm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方木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变形 v=0.677×4.994×800.04/(100×9500.00×2133333.5)=0.683mm! 满足要求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3.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R max =7.05kN 中间支座最大反力支座反力 R A = R B =0.04kN M max =0.171kN.m 最大弯矩v max =0.100mm最大变形2截面应力=0.171×10 6 /5080.0=33.571N/mm2 ,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二、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固不进行计算。

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 c其中 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05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 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 =1.00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 = 1.4×0.149×2.800=0.584kN 2 N =7.048+0.584+0.000=7.631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 查表得到;0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2); A = 4.89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3);W = 5.08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 W ——2);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 σ——2;[f] = 205.00N/mm ——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l ——计算长度 (m);0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 kuh (1)10.l= (h+2a) (2)0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1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20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 公式(1)的计算结果:σ= 50.67N/mm 满足要求!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2)的计算结果:σ= 26.87N/mm<[f], 公式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 = kk(h+2a) (3)210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0;2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公式(3)的计算结果:σ= 33.60N/mm<[f],满足要求!五、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b.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1.5m为宜,不宜超过0.9--1.5m支撑架步距以b.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在任何情况下,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6.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