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利弊

儿童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利弊

从同伴关系角度分析儿童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利弊
从同伴关系角度分析儿童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利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开始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迷上了网络和电脑游戏,这一现象有利也有弊。

同伴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它对儿童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同伴关系、沉迷网络、电脑游戏、儿童
一、儿童网络利用的现状。

据统计,国际互联网上的用户以每月10%的速度递增。

目前,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也已经普及,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电脑与网络已经进入多数家庭,随之,越来越多的孩子迷上了网络和电脑游戏。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各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当中。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接受和使用网络更加容易。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未成年网民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

2007年到2008年,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大幅增长,由27.8%增至35.2%;2009年,这一数字虽略有下降,仍达31.8%,且10岁以下低龄网民比重上升,由0.4%增至1.1%。

沉迷网络的中小学生约占中小学生网民的6.8%。

这些中小学生上网最常做的事就是聊天和玩游戏,尤其男生,更是以玩游戏为主。

2011 年6 月1 日,光明网一篇名为“网游呈低龄化趋势,5%小学生网友有网瘾倾向”的报道显示,目前全国10 岁以下的网民约300 万人左右,仅小学生中就有7.1%是网络用户,而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

二、同伴关系解析。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获得各方面的能力,个性特征不断完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同伴关系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映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
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还起着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三、从同伴关系的角度看儿童使用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利弊。

网络和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例如,网络和电脑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可以增长见识,开发智力,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台等。

但同时网络和电脑游戏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会影响学业,会诱发学生犯罪问题等。

网络有许许多多的利与弊,当从同伴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利
1. 现实中缺少同伴,从网络之中获得网络玩伴,找到归属感。

现在独生子女特别多,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他们在家中没有玩伴;同时由于城市之间人际的陌生化,邻居之间的交往很少,孩子在家附近也找不到同龄的玩伴。

他们在现实中缺少玩伴,但是通过网络和电脑游戏他们可以接触到许多的同龄人,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轻易地找到“玩伴”获得友谊,获得归属感。

特别是性格孤僻的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关照和帮助,而在网络游戏中能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寻得帮助和安慰,更容易成瘾。

2. 与现实中同伴交往受挫,从网络之中获得对尊重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孩子从家庭进入到学校中,由童年时期对家庭的依赖,转向了对同辈群体的依赖。

但是许多孩子由于在家中当管了“小皇帝”、“小公主”,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会与自我为中心,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的时候容易受挫。

但在网络之中他们可以结识到许多的同伴,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家可以隐藏到许多的缺点,获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除此之外,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上不占优势,得不到同伴的尊重,而网络游戏则提供了一个给他当英雄的机会,他们可以找回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受尊重感。

同时们在电脑游戏中可以不停的升级刷装备,他们能很轻易的体会到成功,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3. 同伴的相互影响,促进同伴之间的亲密度。

从众心理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想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

儿童选择网络和电脑游戏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同辈群体选择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盲目学习的结果。

很多学生开始接触网络游戏都是是受朋友和同学的影响,看其他人选择玩一些网络游戏,自己也开始去尝试,并可能就此深陷其中。

同时在儿童群体之中,如果当同学们都在谈论游戏的
内容和技巧时,如果你不懂,就无法融入群体,为了维护同伴的亲密关系,就必须更随其他人去玩同样的游戏。

玩同样的网络游戏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亲密度,增近同学间的情感,而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弊
1. 影响同伴之间的亲密度,社会交往受阻。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网络占据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在网络和游戏之中,孩子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与各色各样的人进行交流,找到不同的同伴。

与此同时,习惯网络交流,部分人变得内向,与周围现实中的同伴越走越远,甚至严重的无法与人沟通,进行正常的交往。

但网络中的同伴终究是虚拟的,无法完全取代现实中的同伴,过分的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会影响同伴之间的亲密度,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同伴间互相攀比游戏,影响学业。

学习是中小学学生中最主要的任务,同伴之间经常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通过获得学业的上升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老师同学们之间的最重。

但沉迷于游戏中的儿童会把之前学习之间的相互竞争迁移到网络和电脑游戏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游戏中的情节,想着如何去战胜别人,如何多练级数,甚至于如何去盗取别人的账号等,长期地不思学习,以至于成绩下滑,严重者出现厌学、逃课、退学等。

3. 同伴间相互影响,暴力应对同伴冲突。

在同伴的交往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部分孩子通过游戏习得暴力行为,经常暴力应对同伴冲突。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

许多暴力游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

当学生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

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这种暴力解决冲突的方式也会因为同伴交往而习得,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暴力冲突。

网络和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适度的使用网络和玩电脑游戏是有利的,但如果过分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就弊大于利。

家庭、学校、社会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减少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可能性,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岑国桢李正云著:《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3、雷雳编:《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郭伯良,张雷.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20 年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3,26(5):843-846.
5、邹涨.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39-44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