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饮食词汇隐喻浅析

英汉饮食词汇隐喻浅析

英汉饮食词汇隐喻浅析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刘莼* 黄建滨**摘要:近年来,隐喻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手段,而且已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

人们对语言的了解和认识也已不再局限于字面涵义,而应当更多地挖掘其丰富而且更为深刻的修辞意义。

本文将对英汉饮食词汇中的隐喻现象作简单的列举,比较和分析。

并从列举、分析英汉饮食文化中的单词、习语、谚语等入手,对这一方面的隐喻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

关键词:隐喻饮食词汇文化差异隐喻作为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段,近年来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它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评论,诗歌欣赏的主要借助工具,而且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认知、行为的基础。

因此,隐喻不再只是语言学家的研究任务,而是人们认知、行事的出发点及有力武器。

在对两种不同文化的隐喻的比较过程中,我们更是能够借此对两种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有一个深入、准确的把握,对两种古老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饮食似乎只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最基础方面,但这个生存根本却能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及精神内涵。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英汉饮食词汇的比较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拟对此进行探讨。

1.隐喻概论1.1 隐喻的发展亚理士多德说,最最了不起的事就是成为一位隐喻大师。

这是一件无法通过简单学习就掌握的事,其本身也是天才的一种标志。

但即使给予隐喻如此高的评价,在亚理士多德的时代,隐喻仍然只是作为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段来研究的。

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人从语义学角度来研究隐喻。

对隐喻真正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则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们开始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它事实上已经是一种认知现象,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文化和生活各个层面。

Lakoff在其和M.Johnson 合作的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指出,隐喻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只是一种表达诗意的手段,是一种修辞的工具。

而事实上,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出现,更是在我们的思想行动中体现出来。

因此,在他们看来,我们平常的理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

1.2 隐喻的定义再来看一下不同的字典对隐喻的定义和相关评论。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一个能取得特殊效果的单词或者词组,使它不再具有其通常的含义或者字面意义。

在隐喻的使用中,没有用到功能词汇,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是通过一个与之有可比性的事物的描述来实现的。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隐喻,是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但不能用这种名称或描写性词汇的字面意义去说明人或事物,因此只能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隐喻,比喻的一种,不用“如”、“似”、“像”等比喻词,而用“是”、“就是”、“成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种事物。

如“荷叶成了一把撑开的小伞”。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由此可见,对隐喻的定义和侧重点也许不完全一致,但不管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隐喻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相关和可比关系。

就像Lakoff所说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了解和体会某一种事物。

1.3 隐喻的理解及其作用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对隐喻的理解已经不能只是局限于纯粹修辞学或者语义学的角度了。

对隐喻的理解还要更多地依赖于语境,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认识隐喻也许更加符合现在的观点。

Grice的合作原则和D.Sperber & J.Wilson等人的相关原则都可以用来解释隐喻现象。

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第一,创造新的意义,第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

也就是说,隐喻的联系可以是一种对已经存在的关联的新的诠释,也可以是人们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事物的角度。

但不管是哪一种认识,勿庸置疑,隐喻在人们认知的过程起了极大的作用。

2. 英汉饮食词汇隐喻对比中国人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见面就问“吃了么”,可见“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而在英语中也有这样一句, “Spread the table and contention will cease.”“吃”对现代人来说已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问题,其背后蕴涵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以下就是从隐喻的角度对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一些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比较。

2.1 饮料酒在中英两种饮食文化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俗语,“Good wine needs no bush”。

无独有偶,汉语里也有这样一句话“酒香不怕巷深”。

从字面上看,都是和酒有关,而且两句话的隐喻意义都是指好的东西不需要宣传,自然会为人所知。

在汉语中还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成语,酒囊饭袋,专门用来隐喻无用之人,而在英文中虽然有一个极为对称的词语,“a-good-for-nothing person”,却没有像汉语中那样形象的比喻。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牛奶在西方人的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些与之有关的表达方式。

先来看“the Milky Way ”这个词,如果只是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牛奶路,显然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而之所以要把银河用Milky Way 来表示,更多的应该来自外形上的类似,银河是指在夜晚能够看到的由无数颗星星所组成的淡白色的带状物。

在汉语中就没有这样的联想了。

e.g.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这句话译成汉语相当于“覆水难收”,表示已成事实,难以挽回。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是指对他人的善意和同情。

在中文里,有出自《孟子*告子上》的“恻隐之心”与之相对应,但却没有了隐喻的含义。

2.2 食物2.2.1 主食“a bread and butter job”在英文中指用以谋生、赖以生存的工作。

“a bread and butter letter ”是指对主人表示感谢的信。

“breadline”则是指等候领取救济金的队伍。

“out of bread”可以指失业。

由此看来在英语中把生存的最基本问题和日常生活的最根本问题的相似性联系了起来。

在汉语中就直接用“生计”来表达这个意思,而没有使用隐喻的手段。

在汉语中,“饭碗”可以表示工作,因此有了“端饭碗、保饭碗、砸饭碗、抢饭碗”等比喻说法。

“家常饭”比喻司空见惯的事,“大锅饭”比喻平均分配的方式,“大锅贴”本是一种面食,但可以比喻打耳光,“夹生饭”比喻开始做得不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空心汤圆”比喻没有内容而徒有形式的事。

包子和馒头在做法上只是有馅和无馅的区别,但“土包子”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而“土馒头”却比喻坟墓,意象差别非常大。

这些比喻都非常形象生动。

2.2.2 肉类“meat”这个词在英语中有最基本、最主要的意思。

“the meat of something”就是用来比喻最主要、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

“meat and potatoes”在美语中指讨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meat and drink to som eone”则是对某人来说有趣或者很容易做的小事。

这个意思有点类似于汉语中的“小菜一碟”的用法。

“Meat”在这些短语中的意思如果从汉语的角度来考虑,似乎只能用“菁华”一词来替换。

因为“肉”这个词在汉语里,更多的是贬损的含义。

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意指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只是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鱼肉百姓”用来比喻对老百姓的搜刮和剥削。

2.2.3 蔬菜hot potato用来指棘手而麻烦的事情,汉语中则说“烫手的山芋”。

spring like mushroom 到了汉语里则成了“雨后春笋”;as cool as cucumber 比喻人头脑十分冷静,汉语中有“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但既没有了隐喻的含义,更在语义上有所偏差;full of beans 用来形容人精力充沛,Spill the beans则指有意或无意的泄漏消息。

这两个隐喻的用法在汉语中都找不到相对应的词组。

the carrot and stick approach 用来指一种软硬兼施的激励方法。

也就说,做好了有奖励,而一旦没有完成相关任务,就会受到惩罚。

这个词组据说是美国作家Dashiell Hammett在其名著The Maltese Falcon(《马耳他之鹰》)中首先用到的。

在汉语中,“豆腐块”比喻在报刊上发表的小文章,“小萝卜头”比喻小人物,“大杂烩”比喻拼凑堆积而成的事。

2.2.4 水果从收集到的有关水果的隐喻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文化对苹果情有独钟。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the apple of one’s eye 译成汉语正好就是“掌上明珠”的意思,在英语中,apple被用来形容眼睛的瞳仁,自然是非常宝贵的,而汉语文化中就很直接的拿一样非常值钱的东西来比喻。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差距。

再有一个lemon的例子。

柠檬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舶来品,这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来。

在英语里,lemon 却被比作是次品。

例如:Only three weeks after I bought my new car, problems started. First, the door wouldn’t close, then the brakes failed. I should have known the car was a lemon when the dealer gave me five hundred dollar discount.汉语中的“吃人参果”比喻非常开心愉快,因为人参果很难得,能吃到当然心情很好。

“吃黑枣”这一表达法利用子弹像黑枣的联想比喻被枪毙。

“软柿子”则利用熟了的柿子的软的特点比喻软弱好欺。

2.2.5 鸡蛋很难把鸡蛋归入肉类或是蔬菜类,因此在这里单独列为一项。

在对鸡蛋一词的隐喻使用上,英汉语中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鸡蛋都和财富联系了起来。

nest egg 指额外攒下来的钱,或者说私房钱Don’t lay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体现了一种理财观念,而进一步深入可以理解为做事不能孤注一掷。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正好对应了汉语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说法。

bad egg 在英文中意为坏人,而在汉语中也恰巧有“坏蛋”这样一个词语。

egg head 用来比喻知识分子,这个用法在汉语中则找不到相应的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