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1 题 —第 62 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1. (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 明代 B. 宋代 C.唐代2.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
A. 明代 B. 清代 C.元代3.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
A. 《品茶要录》 B 《茶具图赞》 C.《榷茶》4.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朝廷诏令 B . 社会鼎盛5.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
A. 粗、散、末、饼茶 C.青、红、末、饼茶6.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C.民间时尚D.文化进步B. 绿、白、粗、散茶D.黑、黄、散、粗茶 )。
A.香味、滋味B.汤色、汤花C.叶片、叶底D.汤稠、汤7.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A.蔡襄B.赵佶C.丁谓D.陆羽8. 点茶法是( ) 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B.清代C.宋代D.唐代9. 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
A.明代B.清代C.宋代D.唐代10. 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11.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
A.潮汕和漳泉B.泸苏和京津C.绍杭和温宁D.莆仙和榕1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 )色A.绿B. 浅绿C.黄绿D.密黄13.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 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1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 5%时,就会( )A.增进品质B.提高香气C.加速变质D.促进物质转化1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 ),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脂质反应一、单项选择题(第 括号中。
)D.汉代D.汉代D.《茶经》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 C. 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B. 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D. 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1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温度平均每升高10 度,茶叶的()速度将增加3-5 倍。
A.变味B.褐变C.变质D.陈化18.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 )的氧化和氧气有关。
21. (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河南钧州22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 )的优点。
A.瓷器茶具B.玻璃茶具C.金属茶具D. 竹木茶具23. 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
A.时大彬B.陈鸣远C.邵大亨D.供春24. ( )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茶托 B.茶则 C.茶海 D.茶盅25. 80 度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茶叶。
A.白茶B.花茶C.沱茶D.绿茶26. 泡饮红茶一 般用( )的水冲泡 。
A.70 度B.75度C.85度D.90 度27.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砖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28.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普洱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 29.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
A.雨水 B.雪水 C.井水 D.纯净水30. 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 )、看人数、看茶叶。
A.看场合B. 看喝茶人的身份C.看喝茶的心情D.看现有的条件31.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所需( )也不同。
A.水质 B. 煮水器皿 C.时间 D.水温32. 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 ( )易感受苦味。
A.舌尖B. 舌心C.舌根D. 舌两侧33. 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 因为在紫砂茶艺冲泡过程中增加温壶 (杯)和( ) 程序,以避免冲泡中温度降低。
A.高冲水让茶叶在壶中翻滚B. 用过滤网将茶汤滤除C.姜茶汤注入闻香杯中D.冲泡后用开水冲淋壶盖34. 时间的因素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是重要的,不同茶类在冲泡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 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冲泡( )而逐渐增浓的。
A.茶量B.时间的延长C.次数的增加D.水温35. ( )具有降血脂、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突变等药理作用。
36. 茶叶中的维生素(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 A B 维生素 C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D37.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A 叶绿素B 茶黄素 C. 茶红素 D. 儿茶素38. ( )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 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 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多酚类化合物B.蛋白质类C.维生素类D.脂肪类19. 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A.白瓷B.青瓷 20. 景瓷宜陶是( )茶具的代表。
A.唐代B.宋代C.金属 C.明代D.竹木D.清代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叶绿素 D.氟化物A.汉族B.藏族C.傣族D.壮族39. 藏族人喝茶有一定的礼节, 边喝边添,三杯后再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 这表明( )A.茶汤好喝B.不再喝了C.想继续喝D.稍停再喝 40. 傣族“三道茶”是( )A.洗尘茶、鸡蛋茶、擂茶B.迎客茶、留客茶、祝福茶C.一苦二甜三回甘D.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41. 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
A.右手B. 左手C.单手D.双手42.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
A.茶叶鲜叶原料加工B.茶树品种C.茶树产地D.发酵时间43. 炒青、烘青、晒青是(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55. 传颂千古《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的作者是( )。
A.陆羽B.徐夤C.卢仝D.皎然56. 条形紧绣,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是( )的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B.祁门红茶C.安溪铁观音D. 云南普洱茶 A.绿茶 B. 红茶 C.青茶44.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可分为(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 45. ( )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 D. 白茶 )三大类。
B. 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A.绿茶B. 白茶C.茉莉花茶 46. 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状不同分为( A.散装和压制 B. 条形和片型D.珠兰花茶)两大类。
C. 块状和末状D.47. 饮茶形成系统在( )代。
A.汉 B.唐 C.宋 D.隋48. 龙井茶艺的“凤凰三点头”的寓意是( )。
A.向嘉宾三鞠躬 B.向嘉宾三致意 C.再三赞其茶质 D.再三誉其茶艺49.“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茶的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龙井奇兰 50. “茶室四宝”,是指( )。
A.炉、壶、瓯杯、托盘 C.杯、盘、水盂、茶罐 51. 乌龙茶艺( )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 B. 流云拂月 52. 乌龙茶艺“三龙护鼎”指( ) A.取茶 B . 持茶53. 茉莉花茶艺使用的茶杯是( ) A.玻璃杯 B. 三才杯 54. 冲泡茉莉花茶的适宜水温是( A.90 度左右 B.80 B. 杯、盏、水壶、炭炉壶、盏、托盘、茶C.沐淋瓯杯D.春风拂面方法。
C.分茶 D.奉茶 C.青瓷杯 )。
C.95度左右D.五彩杯 D.85 度左右57. 安溪铁观音的外形品质特点是()。
A.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B. 条形紧秀,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C. 条索紧结、肥壮、沉重,似蜻蜓头。
色泽砂绿,鲜润,红点明D. 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58. 云南普洱茶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59. 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降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
A.“取水证”B.“调水符”C.“防伪标志”D.“防伪标签”60. 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A.紫薇泉B.鸣弦泉C.招隐泉D.安平泉61. 优质绿茶香气的特点是()。
A.香气馥郁带鲜香B.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香C. 甜香或焦糖香D.清香带海藻味62. 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人们习惯小杯品啜乌龙茶,喜欢选用()茶具。
A.盖瓷杯B.白瓷杯C.盖茶碗D.烹茶四宝二、判断题(第63 题-100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63.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64.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65.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6. ()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精神财富。
67.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68. ()茶文化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益思、明目、健身。
69.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70. ()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71. ()盖碗又称“三才碗” ,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
72. ()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73. ()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白瓷、青瓷和玉瓷茶具等。
74. ()顾景舟是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 。
75. ()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矿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拣乳泉池急流者上。
76.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77.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品种、水温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78. ()茶叶中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79. ()氨基酸具有兴奋、强心、利尿、调节体温、抗酒精烟碱等药理作用。
80. ()春茶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
81. ()科学饮茶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82. ()“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83. ()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因此接待时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84. ()为印度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时,茶艺师应用双手递上清洁茶单。
85. ()英国人喜欢甜味柠檬红茶,茶艺师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糖,以满足宾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