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与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与财务风险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经贸管理】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与财务风险分析
张佳佳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摘
要]从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出发,论述了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中小企业民
间借贷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应从加快规范民间借贷立法进程,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宣传等方面解决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产生的财务风险问题。

[关键词]民间借贷;财务风险;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124-02一、民间借贷简介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

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

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

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

二、民间借贷兴起的主要原因(一)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用过少的货币追逐过多的商品,国有银行的利率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民间借贷便以高息的方式满足这种对货币的需求。

(二)银行贷款额度紧张,放款速度放缓
由于银行贷款额度紧张,放款速度放缓,一些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民间借贷市场。

网上借贷平台
“红岭创投”总经理周世平称,近期前往该平台申请借款的人比之前多了一倍。

某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自2011年下半年起,前往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借款的中小企业逐渐增多。

由于银行不愿意将贷款给规模小而还款风险又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初创或面临危机的企业,这就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困难。

出于对资金的需求,
中小企业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民间借贷上。

三、民间借贷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民间借贷市场不规范引致的财务风险
由于监管、立法等方面的缺位,民间借贷出现了诸如借贷行为不规范、借贷资金用途违规等现象。

据了解,我国民间借贷多发生于同乡、同业的熟人之间,很多民间借贷行为往往较为随意,借贷过程中没有正规合同,双方大多以
“借条”为凭证加以约束,甚至其中很多借贷是以口头约定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借贷行为的顺利完
成,导致纠纷时有发生。

民间借贷主要依靠个人的信誉和人际关系,一旦有会头或某人标到会之后拿着钱跑掉了,那么对于借款企业来说,无不是一大损失。

对于借款企业来说,由于只是口头协议,便以借款为由,实则不还。

进而便引发企业的信誉危机,久之便会产生由于信誉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不仅无法从银行借得款项,连民间贷款也会失效。

民间借贷活动不规范,带来经济社会的不稳定风险。

(二)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多为短期行为,随时引发财务危机
民间借贷立足借贷双方的关系,一般只用于弥补短期的资金缺口,
仅依据短期的经济关系来考虑资金的供给和使用,
而缺乏对于长期市场变化的预测,而且也忽略了市场的波动以及经营中未知的种种因素的出现,但是这些因素却会影响借贷关系的顺利进行。

对于资金需求方来说,
借款人可能只考虑短期内借款弥补当前资金缺口来渡过难关,
并没有妥善安排资金的按时还本付息。

对于资金供应方来说,贷款人可能出于人情关系以及高利率的资金收益等考虑借出资金,
而没有充分考虑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由于借贷双方均为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计划,资金链可能随时断裂,隐性的财务风险也随时可能发生,这不利于双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民间借贷用途不规范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部分民间借贷资金用途欠规范,如将借来资金用于以下用途:(1)充当企业招投标的保证金和企业验资、企业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所需保证金等的短期垫资;(2)作为企业的周转资金
,“先还再借”;(3)部分中小企业将其作为在银行账户中打积数的“过桥资金”等。

此时企业往往不顾其他因素,愿意以极高的利率借入资金以获取收益。

而这部分民间借贷资金虽然表面上看确实是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而实际上却给这些企业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
银行及相关部门会给予大额度的放款;另一方面,就这些中小企业本
421
张佳佳: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与财务风险分析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身而言,这样的“拆东墙补西墙”行为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不但财务负担沉重,而且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逞强“做大做强”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四、民间借贷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快民间借贷立法进程
完善民间借贷的有关法规,明确从事民间借贷的范围和准入条件,对民间借贷利率水平、资金用途等进行严格规范,以立法形式推动民间借贷规范、有序发展。

明确界定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的标准。

有些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在表现形式上类似,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对非法集资的规定模糊不清,导致有时对同一行为的性质有不同的认定,因此必须从行为的对象、目的、资金来源、危害结果或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详细制定标准,明确界定二者的界限,防止出现执法、司法不公情况的发生。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诚信教育宣传力度
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金融风险意识。

引导民间借贷当事人使用规范的书面合同进行融资,按照《合同法》规定明确和完善合同书内容,有效预防法律风险,减少纠纷的发生。

对于经常欠债不还的企业给予警示,并适时给其提供教育课程,使其了解非法集资的特点、形式和危害性;对于贷款企业来说,也要对其教育,通过主流媒体播放相关案件告诫其在贷款时应考虑的因素,使其做到谨慎贷款且不要因为高利率收益的诱惑急忙贷款。

另外,借贷双方都应加强诚信意识,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从长远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三)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风险意识
首先,中小企业应规范利用民间借贷的资金,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避免超出自身的还贷能力,在盈利前景一般的情形下借入利率过高的资金,对于短期借入的资金要用于短期预算,不能冒风险将其投资于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上,以确保民间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其次,中小企业在自身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充裕的时候也须保持警惕,面对其他企业提出的高息借贷的诱惑时,要结合各方面情况认真进行风险分析和判断,避免一味追逐高利率的收益而盲目地将大量资金出借,否则可能会引发无法收回债务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对从银行贷款所得资金及自身从民间借入的资金,在以高息借出时更要谨慎考虑,从而避免在这些企业出现问题时导致本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民间借贷确实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民间借贷隐藏着财务风险,需引起中小企业的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及防范。

[参考文献]
[1]陈康康.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其风险防范[J].商品与质量,2011(11).
[2]吴伟萍.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现状、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10(3).
[3]朱丽静.民间借贷的合法化及其法律规制[J].经济与法,2011(2).(责任编辑:梁宏伟)
(上接第116页)
融市场利率过低,使得存入银行的资金没能获得应有的资本增值收益;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市场利率过高,使得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获得了远高于平均利润的收益。

另外,市场的均衡利率是由市场资金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决定的,当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被强制压低时,资金需求量必然上升,这样民间借贷利率必然提高以抑制市场资金需求量,这种情况下民间资金必定会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以寻求更大的收益,由此造成了民间借贷市场的“繁荣”。

同时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不平等地位,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都是造成当前借贷困境的原因。

在当前通胀明显、民间借贷火爆的情况下,为打破这一困境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强市场在引导利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只有正确发挥市场利率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上的风向标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治理当前民间借贷中出现的问题。

当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日趋合理时,其必然对当前追求高利差的民间借贷资金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在一些领域中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运作效率,使其能更好地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减少其融资压力以及做出策略选择时的外部性因素;三是进一步拓宽大众投资渠道。

拓宽大众投资渠道可以使民间资金拥有者在博弈中拥有更多选择,当其他策略的收益日益提高,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必然会减少从事民间借贷的行为,从而从源头上扼制非正规民间借贷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郑景昕.高利贷生态链[J].商业调查,2011(8).
[2]何轩卓.高利息民间借贷盛行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
[3]刘孔男.从温州“老板跑路”谈现阶段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1(2).
[4]杨旻菲.浅析民间借贷市场危机[J].时代金融,2011(11).
[5]刘曼.民间信贷成因及政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9).
(责任编辑:乔虹)
5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