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结构陶瓷

第三章 结构陶瓷

加热或冷却速度也影响Ms点



与马氏体相变形核类似,m相形核为自促发形核。 图1-20

ZrO2 的t-m相变还可以以等温方式进行。
ZrO2陶瓷制备及应用
ZrO2可单独烧成ZrO2陶瓷(TZP陶瓷),也可作为强 化相加入到其他陶瓷基体中(ZTA陶瓷)。
ZrO2陶瓷的制备方法有注浆成型或干压成型。 根ZrO2陶瓷的特点, ZrO2陶瓷可用于: (a)陶瓷轴承 (b)氧传感器
BeO有剧毒(有粉尘和蒸汽引起),烧结BeO无毒。

BeO陶瓷的应用 1)BeO陶瓷能抵抗碱性物质的侵蚀,可用作熔炼 稀有金属和高纯金属的坩埚。
2)利用高温比体积电阻大的性质可用作高温绝缘材 料 3)利用其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散热器 4)利用核性能,可用作原子反应堆中子减速剂和防 辐射材料。
3.1.5 莫来石(3Al2O3· 2SiO2)陶瓷
3.1.3 MgO陶瓷

1. MgO原料的制备
MgO的制备程序:
沉淀剂 煅烧 热处理
矿物或海水------氢氧化镁或碳酸镁------氧化镁----或化学处理
---------高纯氧化镁
氧化镁的煅烧分解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00℃开始分解,放出气体
第二阶段: 500~600℃,分解激烈,800 ℃分解基本


一是添加第二相强化相来提高Al2O3的强度和韧 性
就提高烧结性能而言,氧化物添加剂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Al2O3形成固溶体,这一类添加剂促进 烧结烧结有以下规律: 第一、和Al2O3形成有限固溶体的添加剂比形成 连续固溶体的作用大
第二、可变价添加剂比不可变价添加剂作用大
第三、离子电价高的添加剂作用大
耐酸性能良好,耐碱性能相对较差。

ZrO2的t-m相变
由于ZrO2的t-m相 变有体积膨胀产 生,因此可以用 膨胀法研究其 相变。
T-m转变的影响因素
ZrO2中随稳定剂含量的增加,Ms点降低,残余t 相增加 晶粒尺寸也影响Ms点(界面能作用的结果),对 于室温组织,只有大于临界晶粒尺寸的才能发生 m-t转变。
2.MgO陶瓷的制备

(1)配料
为了促进烧结,同时减少水化倾向,可加入一些 添加剂,如:TiO2、Al2O3、V2O5等。如制备高 纯的MgO陶瓷,则需采用活化烧结的方法来促进 烧结(将氢氧化镁在适当温度煅烧增加MgO的晶 格缺陷)。

(2)坯料的预处理
MgO化学活性强,易溶于酸,水化能力大,为 降低MgO的活性,应预烧到1100~1300℃(超过 1300 ℃ 对水化能力影响不大),研磨时需要用陶 瓷材料,不能用钢球,研磨时需要用干法研磨。
完成,这时MgO结晶不完整 第三阶段:800 ℃以上,MgO结晶逐渐长大并完整。 如果要得到活性较大的MgO,煅烧温度在1000 ℃ 以上,一般煅烧温度在1400 ℃以上。

表3-2为不同方法制备的氧化镁性能,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氢氧化镁制备的氧化镁体积 密度最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想得到高纯度、高 密度的MgO制品,通常将MgO用蒸馏水水化成氢 氧化镁,再在1050~1800℃煅烧成MgO,并磨细。
3.2.1 碳化硅陶瓷
1.碳化硅的晶体结构
SiC是以共介健为主的共价化合物,由于碳与 硅两元素在形成SiC晶体时,SiC原子中S→P电子 的迁移导致能量稳定的SP3杂化排列,从而形成 具有金刚石结构的SiC。

碳化硅晶体的基本单元是四面体。所有SiC均由 SiC四面体堆积而成,所不同的只是平行结合或反 平行结合。 图3-7
预烧质量还与预烧温度有关,预烧温度偏低不能 完全转化为Al2O3,且电性能降,若预烧温度过高, 粉料发生烧结,不易粉碎且活性降低。

(3)烧结

工程实际应用的Al2O3陶瓷一般Al2O3含量在 75%~99.9%之间,通常习惯以配料中Al2O3含量 来分类,如Al2O3含量在75%左右的称“75瓷”, 含量在85%左右的称“85瓷”,含量在99%左右 的称“99瓷”.

4.莫来石的性质与用途
莫来石成针状结晶,晶粒之间相互交叉较少滑 移,机械强度较高,高温荷重下变形小。
热膨胀系数小,抗热冲击性能好。 耐热性不如氧化铝 莫来石可制造热电偶保护管、电绝缘管、高温 炉衬
3.2 碳化物结构陶瓷
碳化物陶瓷的突出特点是高熔点、高硬度,并 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但高温下易氧化, 主要碳化物有SiC、B4C、TiC、WC、ZrC、HfC、 TaC等。
第三章 结构陶瓷
3.1 氧化物结构陶瓷

3.1.1 Al2O3结构陶瓷 1. Al2O3晶体结构
Al2O3陶瓷是以α- Al2O3(75%~99%)为主晶相 的陶瓷材料,其同素异构体有十多种,常用的有 α- Al2O3、β-Al2O3 、γ-Al2O3 三种。Al2O3的晶体 结构不同,性能也不同。
天然的莫来石较少存在,莫来石陶瓷可由Al2O3 和SiO2(或石英)的混合物通过高温反应制得。 一般是将Al2O3和SiO2混合,在2000℃以下温度, 在电弧炉中合成电熔莫来石。
1.莫来石陶瓷的配方
莫来石陶瓷一般不以分子比配方,一般Al2O3需 过量,同时加入一些添加剂降低烧成温度。

2.莫来石的生成 (1)一次莫来石的生成

(3)成型 成型方法有干压法、注浆法、热压铸(注)法、 热压法 水化 煅烧 研磨、无水乙醇 注浆法:MgO----Mg(OH)2------MgO--------悬浮浆料----注浆成型 (4)烧成 1250℃素烧,再在刚玉瓷匣钵在1750~1800℃ 温度保温2h烧结。

3.MgO陶瓷的性能及应用
依配料中Al2O3的含量分为75瓷、85瓷、95瓷、 99瓷。
(a) γ-Al2O3
γ型氧化铝是氢氧化铝在140-150℃的低温环境下 脱水制得,工业上也叫活性氧化铝、铝胶.其结 构中氧离子近似为立方面心紧密堆积,Al3+不规 则地分布在由氧离子围成的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
之中.
γ-Al2O3密度小,高温不稳定,可转化为α- Al2O3, 密度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发生变化。工业Al2O3中γAl2O3占绝大多数,在自然界γ-Al2O3不存在。

(2)预烧
Al2O3具有同素异构体,晶型转变会引起体积 变化,预烧可以减少烧结过程中坯体的收缩。
预烧可以除去原料中的Na2O,提高原料的纯度。 预烧的方法不同、添加剂及气氛不同,效果也 不同,预烧的质量也不同。 表3-1

预烧常用的添加剂为H3BO3、NH4F、AlF等,加 入量一般为0.3%~3%。
3Al2O3 2SiO2 3Al2O3 2SiO2

生成二次莫来石是生产莫来石陶瓷的关键,影响 二次莫来石生产的因素为:
①原料的种类 ②外加剂 价数相同的离子,随离子半径的降低,矿化作 用高,有利于二次莫来石的生成,对于离子半径 相同的离子,随价数的降低,矿化作用提高,有 利于二次莫来石的生成。 矿化剂:能促进或控制陶瓷结晶化合物的形成 或反应而加入配料中的物质。
一次莫来石由高岭石矿物分解生成。
偏高岭石高温热处理按 下式分解:
℃ 3 Al2 O3 2SiO2 1200 3 Al2 O3 2SiO2 4SiO2
硅线石在高温热处理按 下式分解: 3 Al2 O3 SiO2 3 Al2 O3 2SiO2 SiO2
颗粒直径在10~20μm时才具有良好的成型和烧 结性能

BeO陶瓷的成型
可采用注浆成型、模压成型,为了提高坯体的 致密度,也可采用等静压成型和热压烧结。

BeO陶瓷的烧成
BeO陶瓷采用活化烧结:Be(OH)2在 1000~1200℃的H2气氛中预烧分解得到活性BeO.
表3-4. 在烧成时,坯体不宜与炉衬材料和火焰直接接 触。
3.1.4 BeO陶瓷

1.BeO陶瓷的制造 BeO陶瓷烧结的影响因素 陶瓷的烧成温度较高,需要加入适当的添加剂 降低烧结温度,如Al2O3、MgO、CaO等,但杂 质对BeO陶瓷的导热系数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BeO陶瓷组成中的BeO的含量应在95%以上。
(a)添加剂
(b)BeO颗粒尺寸
传统陶瓷不需要加塑化剂(坯料中含有可塑粘土成分)。 特种陶瓷所用的都是化工原料,这些原料没有可塑性, 因此从成型的角度考虑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塑化剂(有 利于烧结过程顺利排出)。 常用塑化剂有PVA(聚乙烯醇)、PVB(聚乙烯醇缩丁 醛)、CMC(羧甲基纤维素)、EC(乙基纤维素) 对于热压、等静压烧结,可以不加塑化剂。
2.BeO陶瓷的性能与应用

BeO陶瓷的性能
BeO的熔点为2750±30℃,密度为3.02g/cm3,莫氏硬 度为9,高温下蒸汽压和蒸发速度低,在真空(1500 ℃)和惰性气氛下(1800 ℃)可长期使用。在氧化 气氛中1800 ℃有明显挥发,有水蒸气时,1500 ℃即 大量挥发(形成氢氧化铍)。 BeO陶瓷与金属有相近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 不大,具有良好的高温电绝缘性能,介电常数高,介 电损耗小。
3. Al2O3陶瓷的制备工艺

因要求的使用性能、制品的形状尺寸等因素不同, 从而导致Al2O3陶瓷的配方、成型、烧结方法等工 艺不相同,但大体上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工序: 图3-3.


(1)原料配方 原料的配方(各组分的含量)首先要考虑材料的使用 性能,其次还要考虑到原料的成型性、烧结性、工艺复 杂性及经济性等因素。
另一类添加剂是生成液态相

添加第二相强化相来提高Al2O3的强度和韧性主要
有以下三类

(1)颗粒弥散强韧化
(2)ZrO2相变强韧化
(3)晶须强韧化
5.应用
3.1.2 ZrO2陶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