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基本知识课件PPT
金标准
1993 威视派克VISIPAQUE™ (碘克沙醇Iodixanol), 一 种非离子型双体等渗X线造影剂注册
新革命
碘造影剂分类与结构
X线造影剂分类---传统分类方法
造影剂分类
阳性造影剂
阴性造影剂
钡剂
碘剂
气体
脂溶性
水溶性
以化学性质分类
以排泄方式分类
离子型
非离子型
经肾脏排泄
经肝胆排泄
欧乃派克 OMNIPAQUE
阳性造影剂
阳性和阴性造影剂(双重造影)
X-线造影剂
能使X线发生衰减的化合物 (原子序数越高,上述能力越高)
体内外均有高度稳定性 (不发生任何分解代谢)
生物学概念为惰性物质 (避免与体内生物大分子结合)
MRI造影剂
顺磁性金属化合物,通过改变组织的局部磁环境 增加正常组织间或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对比
要获得同等碘浓度,非离子型 只需要离子型½ 的粒子数即可
碘造影剂的比率概念
碘原子数和溶液粒子数的比值
比率 -对比剂产生良好对比作用和它产生副作用的倾向之间的比例 -比值越高,溶液的渗透压越低
挑战传统: 以造影剂渗透压的不同为基础 按造影剂的安全性进行新分类
R
R
I
II
I
IOCR M等I 渗透性I造影R 剂e.g.
X-线造影剂发展简史
X线造影剂简史
1895 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发现X线 1896 碳酸钙行离体手动脉造影和用次硝酸铋
行动物造影实验
1911 硫酸钡试用于胃肠道造影获得成功 1918 气体用于胃肠道造影
1920’s 碘油用于脊髓造影和支气管造影。碘化钠用 于尿路造影和血管造影
(碘海醇) (IOHEXOL)
碘造影剂的比率概念
碘原子数和溶液粒子数的比值
6/1=6
COO- CATION+ R
I
II
I
R
R
I
I
离子型双体
6/2=3 3/1=3
R
R
I
II
I
R
R
I
I
非离子型双体
R
I
I
R
R
I
非离子型单体
COO- CATION+
I
I
R
R
I
离子型单体
3/2=1.5
双体结构包含两倍于单体结构 的碘原子(6/3)
泛影葡胺
离子型单体
威
R
R
视
I
III派R克IRI
非离子型双体
欧
R
乃
I
I
派
R
R
克
I
非离子型单体
COO- CATION+
I
I
R
R
I
离子型单体
如何选择X线造影剂?
优秀的诊断效果且 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Plasm IOCM LOCM HOCM
0
Osmotic press, 290
Osmotic press, 290
T1加权
T2加权
增强后T1加权
使用造影剂目的
• 增加组织之间或组织和病灶之 间密度/信号的差别
• 普通增强扫描 • X-线造影检查
• 动态观察脏器或病变内造影剂 的分布与排泄
• 动态增强扫描 • 血管造影术 • CTA/MRA检查 • 功能检查
T1加权 T2加权 增强后T1加权
使用造影剂方法
直接引入
Osmotic press, 700
X-线造影剂安全性的发展
分子结构由离子型向非离子型转变,由单体向双体发展
1974 •由Torsten Almén教授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离
子型低渗X线造影剂阿米派克AMIPAQUE™ (甲泛
葡胺metrizamide)上市
里程碑
1982 欧乃派克OMNIPAQUE™(碘海醇Iohexol), 非离 子型单体X线造影剂上市
X-线造影剂有效性的发展
分子结构从单碘/双碘无机化合物发展到三碘/六碘有机化合物 1920’s 碘吡酮醋酸钠(单碘), 碘吡啦啥(双碘)以及 其它无机化合物用于尿路造影和血管造影
1944 第一个三碘造影剂- 醋碘苯酸 1950’s 酰基泛影酸盐,甲基泛影酸盐,碘酞葡胺i
等三碘有机化合物产品问世
1970’s 很多低渗的非离子型单体和离子型双体 造影剂(碘海醇iohexol, 碘帕醇 iopamidol, 碘普罗胺iopromide, 碘克酸 ioxaglate等)出现
– (Absorb/stop X-rays)
• Negative CM(阴性对比)
– Will make the object filled with CM look darker than the background in the images
– (More radiation gets through)
患者因素
•体重 •心排血量
造影剂因素
•血管入路 •造影剂剂量 •注射速度
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影响造影剂显像 的最关键因素
X线造影剂的特点
• 造影剂是药理学精心设计的 无任何治疗作用的化学制剂
• 没有任何其他药物像造影剂 那样在短时间内大量注入人体
• 24小时内,98%以上以原形 经肾脏排出
• 造影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 研究与开发的主导方向
造影剂的概念
造影剂
增加体内不同体素之间对电磁辐射或超声的吸收 和/或反射能量的差别
CT-密度
MRI-信号
何谓“对比”?
=object
=background
阳性和阴性对比
• Positive CM(阳性对比)
– Will make the object filled with CM look brighter than the background in the images.
非离子型双体
VISIPAQUE™
X线造影剂的分类
R
I
I
COO- CATION+ R
I
II
I
R
R
R
I LOCM低渗透性造影I 剂
I
非离子型单体
离子型双体
e.g.
OMNIPAQUE™ ,
IMAGOPAQUE™ ,
Ultravist
I
R
e.g. Hexabrix
COO- CATION+
I
R
R
e.g. HOCM高渗透I 性造影剂
• 口服 • 灌注 • 穿刺注入
间接引入
• 生理排泄 • 生理吸收 • 生理聚集
造影剂增强显像的概念
血管性病变
•由血管本身病变(局部扩展或异常扭曲等)引起的异常显像
实质性病变
•血管内皮系统破坏后引起造影剂外渗(血脑屏障破坏等)
正常组织显像
•造影剂进入毛细血管系统使组织显像
影响造影剂增强显像的因素
GE Healthcare Medical Diagnose
造影剂基本知识介绍
14.May.2008
1) 什么是造影剂 为什么要使用造影剂 2) X-线造影剂发展简史 3) 碘造影剂分类与结构 4) 碘造影剂的理化特性 5) 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6) 造影剂的临床推广 7) 造影剂推广的内部管理
什么是造影剂 为什么要使用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