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第六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
一、权力的含义和构成
(一)权力的含义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

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二)权力的构成
1.权力主体
2.权力客体
3.权力目的
4.权力作用的方式
(1)强制的方式
(2)报偿的方式
(3)信仰方式
5.权力的实现
二、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在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质的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个人进行控制和制约的能力。

政治权力体现的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1.政治权力和其他权力的共同性
(1)相关性
(2)工具性
(3)价值性
(4)资格性
(5)不确定性
(6)不对称性
2.政治权力的特殊性
(1)阶级性
(2)强制性
(3)公共性
(4)反抗性
(5)动态性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产生、基础和分类
一、政治权力的产生
权力是在横向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纵向指挥力量。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一般的公共权力的产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相同点是,都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

其不同点是,政治权力除了上述根源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根源,这就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产生。

政治权力不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就是政治权力主体获取和维护权力的条件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总基础。

但是政治权力主体之所以能获取或维护权利,还需要凭借其他的条件:
1.暴力
2.组织
3.政治理论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中央权力、地方权力和基层权力。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强制型的、报偿型的和信仰型的。

按照政治权力作用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国内权力和国际权力。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强度,可分为绝对权力和相对权力。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状态,可分为现实政治权力和潜在政治权力。

按政治权力的功能,可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可分为积极政治权力和消极政治权力。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运行
一、政治权力运行的要素
1.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向
2.政治权力运行的目的
3.意志
4.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手段
二、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
1.政治权力的适度原则
2.政治权力运行的层级原则
3.政治权力运行的时效原则
4.政治权力运行的法制原则
5.政治权力运行的责任原则
第四节政治权力的功能与制约
一、政治权力的功能
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
2.政治权力具有社会纽带和黏合剂的功能
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功能
4.政治权力还具有管理社会的功能
二、政治权力的制约
所谓政治权力的制约,概括地说,就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而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和约束。

这里所说的权力垄断,主要是指个人或少数人的长期专权;这里所说的权力滥用,主要包含两层意思:(1)以权谋私;(2)权力的不正常使用,即权力失误。

制约的方式有:(1)分权制衡方式;(2)民主集中方式。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政治权力的概念、特征,政治权力产生的条件,政治权力的基础、类型、运行的原则,政治权力的功能和政治权力的制约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本质,获得政治权力的基础和条件;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和规律;政治权力的功能和政治权力制约的必要性、艰巨性以及制约的制度和机制。

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是本书的重点课题之一,学习者应抓住重点,结合现实作深入研究和探讨。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
2.政治权力的特征是什么?
3.政治权力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政治权力的基础是什么?
5.政治权力有哪些类型?各自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6.政治权力运行的含义及运行原则是什么?
7.政治权力的功能是什么?
8.如何认识对政治权力予以制约的必要性及方式?
重点知识归纳
1、权力的含义: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

2、权力的构成: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目的、权力作用方式,权力实现。

3、政治权力与其他权力相比具有的特殊性:阶级性、强制性、公共性、反抗性、动态性。

4、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适度原则、层级原则、时效原则、法制原则。

5、(论述题)政治权力的制约:就是政治权力的主体为了防止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而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和制约。

政治权力制约的方式:分权制衡制和民主集中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