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

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10)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说出来,而是用跟他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代替它。

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用:可引人联想,使语句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1.冰心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春草生兮凄。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17、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8、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21、连理枝、比翼鸟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须眉:男子
9、手足:兄弟10、汗青:史册11、伉俪:夫妻12、桑麻:农事13、三尺:法14、膝下:幼儿15、华盖:运气
16、庙堂:朝廷17、黔首:平民18、阡陌:田野19、杏坛:教育界20、朱门:富贵人家21、藩篱:边防22、摧眉:低头23、缙绅:做官的人24、纨绔:富家子弟25、祝融:火灾26、寸管:毛笔27、杜康:代酒28、汗青:史册29、万钟:高官厚禄30、山林:隐逸生涯31、中鼎:仕宦生涯32、披宫锦:考中进士33、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34、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35、冠盖、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36、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37、社稷、轩辕:国家
38、婵娟、嫦娥:月亮39、白丁、布衣:百姓40、提携,垂髫:小孩41、持戟、旌旗:军队42、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警报或军情消息43、社稷、宗庙:国家44、戎马、干戈、金鼓、烽烟:战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