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华的街道教学目标:通过主题性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想像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2、组织一幅主题性绘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有树、房子、人、车辆……)景色美吗?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繁华的街道。
1、齐读课题。
谁来解释一下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街道?(繁华的)2、什么是主题性绘画?解释概念(有目的地反映一个主题的画面。
需要有主背景,周围的景物要衬托好主题内容)欣赏范画:1、分析画面内容,让学生变出画面上都有哪些景物?为什么?画面这么多的人和树、车辆?作者利用哪些手法表现街道的繁华。
2、让学生谈出你心中的繁华街道。
你想如何去表现这个画面呢?从哪个角度哪个侧面去表现呢?3、教师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构图知识。
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要求:画面要有一些任务、景物、环境)探讨交流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为主,教师补评。
课堂小结繁华的街道一课表现得很好,画面组织能力也比较强,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观察,留心周围的生活,这样绘画的内容就会更丰富。
布置作业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课后完成。
2、辽阔的大草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欣赏各种表现草原的摄影和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如何用美术手法来表现自然美景。
3、通过记忆与联想,利用各种方法表现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有创意地表现草原上的各种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和构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有谁见过大草原?它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认识和了解大草原。
二、讲授新课1、针对课题,进行设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通过欣赏课本的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大草原。
3、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和想了解的问题。
4、教师简介大草原。
5、大草原美在哪里?教师从大草原的形、色以及草原牧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感知。
6、学生分组讨论。
三、教师示范,学生作业1、教师作剪贴、画画的示范。
2、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
3、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用画笔或用其他材料把对大草原的感受表现出来。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3、古香古色的花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感受,了解花瓶的结构与各种不同的造型;2、掌握花瓶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的剪出造型美观、大小合适的花瓶;3、对花瓶进行装饰美化,让它的造型更加丰富教学重、难点:主要解决造型的问题,以及左右对称图形的折剪方法。
教学用具:彩色纸、剪刀、记号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谜语导入长长头颈小小口,凸起肚皮爱喝水,平生最最爱打扮, 红花绿叶插满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爱打扮的朋友是谁呢?2、引出《花瓶.》二、学习探究1、认识花瓶结构㈠观察花瓶①出示无耳花瓶:说一说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②出示有耳花瓶:和之前的花瓶相比,这个花瓶又有什么不同?总结:花瓶一般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瓶耳组成㈡分析花瓶的外形特点:提问:请仔细观察花瓶,你发现它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特点吗?总结:左右对称㈢教师示范:①提问:既然是左右对称,小朋友有没有方法很快速的剪出一个花瓶呢?总结:可以对折后剪②示范过程:Ⅰ、将彩色纸对折Ⅱ、画出一半的花瓶形状Ⅲ、延边剪下③注意事项:要在封口面画,否则会变成两半瓶耳对折挖空2、学习花瓶造型㈠、了解花瓶造型变化①提问:花瓶的形状是不是只有老师刚才画得这一种呢?可以怎么来变(不同形状的花瓶)?②简笔图画展示花瓶造型的变化: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间——瓶肚在上方瓶肚变胖——瓶肚变瘦——瓶肚线条变化㈡、欣赏不同造型花瓶的图片①提问:我们还能有哪些变化来改变花瓶的形状呢?总结:瓶口、瓶颈、瓶底、瓶耳的位置大小②欣赏图片看看这些花瓶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三、剪花瓶1、出示课件制作步骤2、作业要求:做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并且给你的花瓶添加一些花纹,让它变得更加漂亮。
3、学生制作4、作业展评四、课后拓展4、毛茸茸的动物4、毛茸茸的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点,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
感受材料的特性,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各种材料,以撕纸添画的形式表现有创意的“毛茸茸的动物”。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境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喜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通过探索各种材料,以自由或合作的形式创作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撕纸添画的技巧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表现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课本上的范图及教师出示的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如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2 你知道有哪些毛茸茸的动物吗?你能模仿它的一些动作吗?一些学生到台前模仿表演,台下学生猜一猜。
二、讲授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图片和课本范图,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花纹、动态等,认识动物的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是否喜欢毛茸茸的动物,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观赏手工形式(撕纸添画)表现的动物作品,了解比较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师:你觉得图片上的动物和手工制作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区别?你觉得手工制作的动物形象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4、引导赏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引导),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用了哪些材料。
5、教师总结制作“毛茸茸的动物”的撕纸添画方法,解释什么是撕纸添画,边说边示范。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堂,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五、小结5、美丽的羽毛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学会画小鸟形象并运用色彩进行装饰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鸟、保护鸟的环保意识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画小鸟的形状,并用适合的图案装饰它。
教学难点:合适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导认知1、欣赏民乐《百鸟朝凤》简单回忆凤凰的羽毛为什么那么漂亮。
师:你知道大自然中的鸟类有那些,它们的羽毛漂亮吗?你能说一说吗?(从外形或色彩考虑)小组交流后个别学生回答。
师小结。
简单介绍一些美丽的鸟,如:孔雀,鹦鹉等。
二、探究学习1、师:“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美丽的羽毛?”“丰富的色彩;多变的装饰图案。
”引导学生根据羽毛的特点用添加和概括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装饰。
色彩设计可根据图片或想象设计。
2、学生说一说设计的“鸟的乐园”在哪里?有什么新颖的东西。
小组交流。
3、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画一只小鸟,鼓励选用不同的材质来装饰小鸟的羽毛。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小鸟的动态与神情。
)三、展示评价学生作品组成“鸟的乐园”,学生走走看看,观察、欣赏绘画,评一评,谁设计的鸟儿最有趣,谁给鸟儿披的彩衣最美丽。
6、我爱上的课6、我爱上的课教学目标:1、用绘画及其他的方法表现爱上的课的课堂场景,同时学会简单评价一幅作品。
2、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培养他们综合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将自己喜欢的课堂场景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与构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导你最喜欢上什么课?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什么地方吸引你?学生交流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场景表现的因素(人和背景)去观察和感受。
二、欣赏学习1、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构图、色彩方面去感受、欣赏课本范画等。
2、教师小结:想象画构图时,应注意画面要饱满,主次、大小要有区别。
在人物描绘上,注意表情与动作的描绘。
色彩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
三、设计创作1、如果请你把爱上的课画出来,你能把最有趣的一面呈现在画上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表现?2、学生讨论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的内容。
3、学生创作。
四、展示评价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有趣的部分。
2、同桌相互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7、队日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自由创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回忆、想像,构思绘画一个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大胆地有创意地表现队日活动的场面。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布置一个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的场面,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2、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发展阶段1、学生分组展示和欣赏收集资料;2、在交流活动中体会到,如何自己设计不同的队日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析,教师做相应的指导;(三)强化阶段1、学生自己讲述在队日活动中开心的事;2、在欣赏、交流活动中,老师参与讨论,归纳和提炼学生的构思,启发学生回忆和想像。
(四)作业阶段1、通过回忆、想象、构思、给画一个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的画面。
直观的探究和体验过队日的乐趣;2、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构思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的场面;3、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1、学生展评自己的作品,讲一讲自己的创作构思,和画面意境;2、评一评,最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8、我们的大家庭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各民族人民的服饰特点,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民族人物形象。
2、情感目的:培养学生了解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服饰特点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的:认识民族服饰特点,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少数民族人物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将自己喜爱的或印象深刻的民族服饰表现出来。
难点: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与配色。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欣赏民族服饰,讨论: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服饰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特点?3、提问:你知道你是什么民族的吗?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们广西哪些少数民族?4、再次欣赏。
仔细观察,看看你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它有什么特点?5、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民族服饰上美丽的图案、花纹。
这些是劳动人民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的,用纺织或刺绣等方法制作而成。
6、你知道他们一般在什么时候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吗?7、探索讨论作业内容:画出各个民族人物形象图稿,再根据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加上点缀与修饰等。
8、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或小组合作设计民族服饰、共同完成作业。
9、展示作品,师生点评。
9、动物运动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感受泥材料,掌握动物的捏制方法,并能利用不同材料装饰它。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逐步形成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泥或彩泥捏制动物,能利用不同材料组合装饰运动会场景。
三、教学难点:动物的形态、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故事导入:请学生讲述或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