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量 章末总结

动量 章末总结


B
动量定理:
B
u
(-I弹)+mgt=-mv
得 I弹=mu+mv
P6 9
研究对象:m 正方向:竖直向下
自然长度 过程:由自然长度 到平衡位置
;(-I弹) t=T/4
两个状态:
由动量定理得 mgt+(-I弹)=mv
末状态动量:mv (v未知)
初状态动量:0
知识综合
P9 9
(重要提示:把题目中的“速度”改为“速率”)
难点分析:m的速度1m/s,方向未作交代,需要我 们通过分析来确定。
思路:由“木板足够长”可以确定m,M最终共 速。由系统动量守恒来确定M,m的末速度。
研究对象:M,m组成系统 一个方向: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一个过程:从开始到共速
两个状态:初状态系统动量:Mv0+(-mv0) 末状态系统动量:(M+m)vt
导与练 习题评讲 P5 针对训练3-1
研究对象:B
一个方向:取向下为正方向
A
v
一个过程:下落过程 合力冲量:Mgt
A
两个状态:
末状态动量Mu
B
初状态动量:0
动量定理:Mgt=Mu
B u 得 t=u/g
研究对象A
一个过程:上升的过程
A
v 合力的冲量(-I弹)+mgt
两个状态:
A
末状态动量:-mv
初状态动量:0
反证法:(1)取圆弧槽为参照物
(2)如果小球相对圆弧槽的速度不为零,那么 小球相对圆弧槽的高度会继续变化,则小球 一定不再最高点。
(3)如果小球相对圆弧槽的速度为零,就意味 着两者对地速度相等。
P20 针对训练2-1
难点:(1)多过程
M
(2)综合性(动量、能量)
解析:过程的分解
(1)射击过程(短时间;m位置几 乎不动;M该过程静止)
综合:当m具有向左(与总动量方向相反) 且最大速度的时候,小车具有最大的速 度(与总动量同向)。
一个对象: m,M,子弹组成系统 一个过程:从射击完成到m在最低点且向
左运动
两个状态(1):系统初动量(m+m0)v1 系统末动量: (m+m0) v’1+MV’2
• 两个状态(2):系统初状态机械能 系统末状态机械能
共速(参考小球和圆弧槽)。
一个对象:m,M,子弹组成系统 一个过程:m由最低点摆动到最高点 两个状态(1):系统初动量(m+m0)v1 系统末动量: (M+m+m0)v2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取最低点所在平面为零势面 两个状态(2):系统初状态机械能
系统在末状态机械能:
(3)从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来思考天 车什么时刻速度取得最大值。 a:系统总动量大小m0v0,方向水平向右 b:当m具有向右的动量,且越来越大时, M动量如何变化。 c:当m具有向左的动量,且越来越大时, M动量如何变化。
m
(2)M,m,子弹三者系统摆动;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 守恒。
难点突破:
(1)一个对象:子弹和m组成的系统 一个过程:射击过程
一个方向: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两个状态:初状态系统总动量m0v0 末状态系统动量:(m+m0)v1 系统动量守恒: m0v0 =(m+m0)v1 (2)临界问题:m上升到最大高度时与M
A
B
A,B之间用一弹簧相连,在光滑水平 面上运动,当A,B相距最近(最远) 时,A,B一定具有相同的速度。
反证法:如果A,B此时的速度不相同, 那么他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还会继续 变化,那此时一定不是相距最近 (最远)。
光滑圆弧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以一定 初速度从水平面滑上圆弧槽。如果小球不能 越过圆弧槽,那么当小球到达圆弧槽上的最 高点时,一定与圆弧槽共速。
(1)平衡位置
自然长度 F=kx=mg 平衡位置 (2)能量转化 最低点 重力势能转化
为弹性势能和 m动能
P8 2(动量守恒的判定)
A:子弹和枪组成的系 统在发射子弹时,会 受到车的水平方向作 用力。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 在发射子弹时会受到 子弹的水平作用力。
C:三者为一个系统,外 力(重力、支持力) 合为零。
由系统动量守恒知:
Mv0+(-mv0) =(M+m)vt 得: vt=2m/s (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则m速率为1m/s的时刻有两个。
动量守恒定律中的临界问题
•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相 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 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问题。这类临界问 题的求解关键是充分利用反证法、极限法 分析物体的临界状态,挖掘问题中隐含的 临界条件,选取适当的系统和过程,运用 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动量 章末总结
本章核心内容: 一个定理:动量定理(适用于单个物体,
也适用于一个系统) 一个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几个
物体组成的系统) 应用:
选定一个对象(研究对象);选定一个 过程(研究的过程);选定一个方向(正 方向);确定两个状态(初状态、末状态) 难点突破:
(1)矢量运算(参考向量) (2)动量守恒条件的判定(与机械能 守恒条件的区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