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水分
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蒸腾总水量 KT 单位土地面积上收获干物质量
KT是一个无量纲数(无单位)。KT越大说明植物需 水量越多,水分利用率越低,反之KT越小,表示植物需水 量少,水分利用率越高。所以,缺水地区就要选KT值小的 作物栽种。
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
水利通过水资源的调度、输水、配水、灌水等环节,控制水的 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而农艺技术则通过解决土壤蒸发、植 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散等,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因此,可 考虑如何将节水工程技术体系与农艺技术体系有机结合。
6.湿球温度tW wet temperature
在气象站百叶箱中一个用白纱布裹在温度表下端水银球上测量 空气温度的温度表叫湿球温度表,其下面放一个小水槽,白纱布浸 于水中。
如果ta =tW,说明空气已达到饱和。所以通过干、湿球温度表可 测算出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
ea=esw-γ(ta -tW)
ea—空气实际水汽压,esw—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γ—湿度常数,即 ℃→pa换算单位,一般在15~28℃作物生长季节中的平均气温,取66pa/℃。
蒸发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同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因气温高低、海陆分布、水汽含量多少 等而发生变化 :低纬度气温高,蒸发量也大;在温度相同的情 况下,海洋蒸发量多与大陆,并有自沿海向内陆显著减少的趋 势;
蒸发量与所在地区的降水量也有关系
降水量多的地方蒸发量也大;反之,蒸发量小;干旱地区 蒸发能力强,而实际蒸发量却很少。
40
发量
二 、 植物蒸腾 1、植物的蒸腾作用 (书P95) 要了解植物叶子的蒸腾过程及叶子的气孔阻抗
水分最开始从叶肉细胞壁开始,然后扩散到气孔穴,
水汽通过气孔到达叶子表面,然后通过片流边界层再到达 大气中,再通过湍流输送到大气上空。水分从叶肉细胞开 始向外扩散直到最后到达大气上空。这个输送过程必须克 服四种不同阻力,把这种阻力称为阻抗,用γ表示。
difference
d= es-ea (pa) 4.相对湿度RH Relative 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a与此空气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百分比。
5.露点温度td:dew temperature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大气压力也无大变化时,降温使水 汽达到饱和的那点温度叫露点温度。当大气压力一定时,td高低 只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越多,td就越高。达到饱和 时td=ta。所以td也是反映空气中水汽实际含量的物理量。
土壤表面的蒸发 :
1、蒸发面温度:蒸发面温度愈高、蒸发速度愈快,相反蒸发速度愈 慢。
2、蒸发面性质 :在相同的温度下,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的饱 和水汽压;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小于纯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3、空气湿度和风 :空气湿度大,饱和差小蒸发速度慢;相反空气湿 度小时,饱和差大蒸发速度快。有风时蒸发快;无风时蒸发慢。
A 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个数的多少与什么有关?(温度) B 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分子个数的多少与什么有关?(水汽分子 浓度)
2、水相变化中的潜热 A 在蒸发过程中为什么要吸收热量? B 在凝结过程中为什么会向外释放热量? C 在作物生长季节(t=15-28 ℃),蒸发潜热L = 2450 J /g
rt
E为蒸发量,则蒸发所需热量为LE,只 要知道叶片温度、空气干湿球温度(或ta、RH、td)及γt,就 知道叶片蒸腾率。
LE Rn H
Rn H LE
实际上叶面除了把从太阳辐射得到的热
量用于蒸腾外,也象地面一样要加热贴近地表面的空气。我 们叫它感热H(与地面一样),它在输送热量给空气时也有 一个阻力,叫感热阻抗γH。由于这种输送只在叶表面发生, 所以就得有象水汽那样要经过叶肉细胞和气孔。γH要比γt小.
ea =ea0·10-Z/β 2、空气湿度的时间变化 1)水汽压的日变化: 单峰型,双峰型 2)水汽压的年变化: 与温度高低一致:7、8月高,1、2月低。
§4.2 蒸发和蒸腾
一 蒸发
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或固态水转为水汽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过程的发生取决于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两者的对比关 系。当e<E(未饱和)时,出现蒸发;e>E(过饱和)时,蒸 发停止并出现凝结;e=E(饱和)时,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和 逸出水面的水分子数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tL=291×50/1300+ta=11.2+20=31.2℃ 如果此时土壤干旱无水供蒸腾,叶温将升高?31.2℃-
23.9℃=7.3℃
重要结论:如农田作物叶片明显升温,说明农 田已缺水了,需进行灌溉了。
2、植物的蒸腾系数:KT 见书P98
蒸腾作用所消耗的水分,通常用蒸腾系数KT来表示。 蒸腾系数是指植物形成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
eRaH= =eeswa/-es=γ(etaa-/etswa=)=12637377/4.3204-1.86=64(300%-,20)=1677pa, d= esa—ea=2564.8pa
已知 (1)RH, ta (2) ta ,tW (3) ta ,td 或 (4) tw , td ,求RH?
分析P137,图5.21的焚风现象: 解:ta=20℃,td=15℃,RH1= ea/ eas=73% ,求:RH2= ?或 RH1— RH2=? (1)沿干绝热线上升
17.269t
17.26923.85
esw 610.78e237.3t 610.78e 237.323.85 2956.4 pa
有所求数据和公式:
E MV eL ea
RT
rt
E=0.078g/m2.s , LE=0.078×10-3 ×2.5 ×106 =191 ,
Rn=H+LE=100+191=291W/㎡ 如果叶片不蒸腾,则全部热量将都用于H 即Rn=H+LE=H 则H= Rn=291=1300(tL-20)/50,
B 仪器测量法:图
§4.3 水汽凝结与大气降水
一 水汽凝结
水汽凝结:气态水变为液态水的过程。
(1)水汽凝结物 水汽的凝结可产生于地表或地物上,也可产生于空气中。
二、空气湿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潮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 湿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 要因素。
1.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又称为水 汽密度,单位g/m3
2.水汽压e
大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叫水汽压,单位与气 压,空一气样实是际hp(aa,ctu水al汽)水压汽又压分ea成. 饱和(saturation)水汽压es
(1)节水灌溉:适度发展喷灌和微灌技术。
(2)根据作物水分—养分—环境—生产力的关系,在工程节水技 术的基础上,发展综合一体化农业管理节水技术。一是根据降雨 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现状,通过合理调整作物 布局和播期,增加需水与降水耦合性好的作物和耐旱、水分利用 率高的作物品种,并确保作物生育期耗水与降水相耦合,提高作 物对降水的有效利用。二是推行深耕蓄水和覆盖技术。三是增施 有机肥,探索研究水肥耦合技术。四是引进推广作物节水高产的 化学调控技术。
例1此:时观(测1员)观空气测实到际气水象汽站压百,叶(箱2中)T空a=3气0℃的,相TW对=2湿0℃度,(求3)
饱和差d=?
解:
17.269t
17.26920
esw 610.78e237.3t 610.78e 237.320 2337.3 pa
17.269t
17.26930
esa 610.78e237.3t 610.78e 237.330 4241.8 pa
第四章 水分
大气湿度 蒸发与蒸腾 水汽凝结与大气降水
§4.1 大气湿度
一、水的相变
气态------------------------------液态 气态------------------------------固态 液态------------------------------固态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由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它以蒸发失去的水层厚度 毫米(㎜)表示。
蒸发(腾)单位: 蒸发(腾)率 E = g / m2 .S mm / m2.S(或mm/时)
问: 1 mm / m2.S = ? g / m2 .S
影响蒸发速度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面蒸发:
1.水源,2.热源,3. 饱和差 ,4. 风速与湍流扩散,5.溶质浓度
当γt=1s/m 0.573×2=0.1147g/ m2.s 相当于mm/ m2.h=0.0573g×3600s/1000g=0.206mm/ m2.h
例3:某白天玉米叶片向大气输送感热H=100W/㎡,已知叶片的γH=0.5s/ ㎝ , γt=1.5s/㎝.此时测到空气干湿球温度分别为ta=20℃ ,tw=15℃,问①叶片蒸 腾率E=?②叶片所得Rn=?③如果此时土壤干旱无水供蒸腾,叶温将升高
C C H
Cv
tL ta rH 见书P97
分析例题v :
m
例2:某天测到玉米叶层温度25℃,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 22 ℃ 和17 ℃ γt=2s/cm.问:(1)此时叶子蒸腾率E1=? (2) 如果阻力减少一半即γt=1s/cm ,E2=? 解:MV =H2O=2+16=18 R=8.31J/mol.K T=22+273=295K
北半球大陆各纬度平均年10º~ 20º~ 30º~ 40º~ 60º~ 70º~ 80º~ 10º 20º 30º 40º 50º 70º 80º 90º
年降 1677 763 513 501 561 340 194
/
水量
年蒸 1110
/
370
/
371 100
/
(2)按湿绝热上升
(3)山顶饱和水汽压
(4)按干绝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