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梳齿形桥梁伸缩缝

梳齿形桥梁伸缩缝


响)下面用塑料布垫好,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对路面的保护作用)。
安装伸缩装置橡胶止水带,使用卡座将止水带装在托架中间角钢上,注意止水带的横坡,有必
(4) 打挖时注意不得破坏桥梁主体,不得将缝区以外的沥青路面破坏,包括破角和抬起。
要的话可以在止水带内导入水,检测止水带的防水导流性能。
(5) 打挖出的垃圾或施工过程的杂物不得随意丢在桥底下、边破上、路侧绿化带等地方,应 清理到指定的堆放场地。 注意事项:机械打挖清理时避开锚具和钢绞线,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其安装应严格按照厂家要求进行。
(4) 如桥梁为斜交,应根据斜交角度对伸缩装置进行特殊设计,图纸可参照斜通用图纸。
3.2 安装方法
3.2.1 施工准备 施工前所有用于本工程的伸缩装置、辅料、设备、工具等均应运抵施工现场。所有上路施工设
备都必须做好防滴漏措施。伸缩装置均采用软质材料下垫上盖,以防止伸缩装置油漆被磨损。 在施工现场根据要求设置交通安全标志,设备工具和用料应放在指定的地点或区域,所有施工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应穿戴安全服、安全帽,注意文明施工。
3.2.2 放样切割 待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压实完全冷却至常温后,根据设计图纸找准设置伸缩缝的位置(通过
护栏上预留的位置定位路面伸缩缝的位置),然后再根据设计尺寸并结合实际预留槽口在沥青路面 上标出安装槽口边线并用沥青混凝土切割机进行切割。
控制要点: (1) 画线时,如发现缝区边缘处沥青路面不平,应延伸至平整处画线切割。 (2) 画线时,如原有预埋槽尺寸小于图纸尺寸,应按图纸尺寸画线;如原有预埋槽尺寸大于 图纸尺寸,应按原有预埋槽尺寸画线。并确认装置安装后两侧混凝土过渡段等宽。 (3) 切割时,要严格按照标线切割,应保证槽口顺直。
3.2.11 养护 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毛毯或稻草覆盖并按时洒水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要封闭交通,包括行人,
以防被人或车踩压后影响其平整度。养护时间应不得少于5天,最好能达到7天以上,混凝土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3.2.12 螺母的加固、封胶 (1)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后,用加力杆(长度≧1 米)拧紧螺帽,然后对螺帽法兰盘缺口处用 电焊进行堆焊(以防在通车过程中螺帽松动) (2) 对螺栓高出板面的不得用火焰切割直接气割必须要用磨光机磨平,以免烧坏板面油漆。 然后用环氧树脂灌满上部螺栓孔,必须将螺栓覆盖住,但不得高出伸缩装置板面,否则会影响 行车舒适度。 (3) 在螺母切边侧通过焊接定位,焊接时注意不得损坏表面防腐层。 (4) 在灌注环氧树脂前,应采用空压机清理出螺栓孔的杂物及焊渣,过程中不得将环氧树脂 洒落到板面和路面处,造成污染。
对应土建标段
桥名
墩台号
位置桩号
型号
缝宽(cm)
0
K50+085
D80
2400
4 马儿田大桥
9
K50+205 K50+355
D160 D160
2400 2400
13
K50+475
D80
2400
左幅1
K50+810
D80
1200
右幅0
K50+780
D80
1200
5 大麦地大桥
10
K50+930 K51+080
3.2.5 安装模板 根据构造缝宽度确定角钢(3cm×3cm)位置,将角钢固定在梁体两侧,角钢的横向应设置横坡,
横坡方向和大小与路面横坡一致。 根据要求支设模板。安装深度 25cm 以下的,使用大于 8mm 厚的组合板;安装深度 25cm 以上
的,使用大于 10mm 厚的组合板;安装深度 40cm 以上的,使用大于 15mm 厚的组合板。支设在构 造缝两侧角钢与梁端间,再用铁丝(铁丝标号一般为 7 号)把模板固定牢靠。然后把模板间的缝隙 用砂浆填塞密实。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漏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3. 安装工艺
3.1 安装基本要求 (1) 伸缩装置上桥前,必须首先检查施工完成后的主梁(或板)两端缝间隙量与设计值是否 一致,预埋的锚固钢筋或构件位置是否准确,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就要考虑原来选择的伸缩装 置的型号是否适用,如不能满足要求,并保证不了可靠的锚固时,则必须考虑修正伸缩缝间隙 的尺寸或更换伸缩装置型号等必要的补救措施。 (2) 伸缩装置安装时的温度随季节有所不同,故其梁端间隙也做相应调整,可按下式进行 确定
内检查周期不得大于6个月,2年后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查频次。 MS伸缩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当伸缩装置有局部损坏时,可以直接拆除损坏的模块更换维修,
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正常使用功能。
未尽事宜参照相关规范参照执行。
3 图号:BSSSF-SC- 01
4
5
6
梳齿板式伸缩缝工程数量表
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毕节至生机(黔川界)段高速公路工程 第18、21合同段(K49+993.390~K85+472.065)
u 用三米直尺定位变位箱的竖向高度(直尺底部距变位箱顶部的高度为板厚加橡胶厚,根据 第一个变位箱距防撞护栏的距离定第一个变位箱的横向位置,以此类推,顶变位箱横向位 置,根据梁端间隙定位变位箱的纵向位置。
注意事项:在定位变位箱之前一定将上 U 型螺栓紧固在变位箱内。 (4) 将定位好的螺栓组放入预留槽内,根据变位箱的位置及闭口量,用三米直尺定位固定板 螺栓组,同时焊接安装好通长钢筋。 (5) 根据图纸要求在混凝土后浇带区域(宽度为 20cm 的混凝土区域)安装回行钢筋架和通常 钢筋。
u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u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u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u 《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JT/T 723-2008) u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u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u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u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u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u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u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 u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 u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3.2.13 清理现场 所有工作结束后清理伸缩装置施工区域,将所有建筑垃圾(废弃沥青砼、废弃砼,废弃钢
材等)清理出现场,严禁随意随地乱倒。
4. 养护及更换 伸缩装置的养护及更换应符合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中4.1.5条的要求。 工程完工运营后要定期检查伸缩装置的使用情况,安装后半年应每月检查一次外观,之后2年
(1) 调整预埋钢筋至合格要求。 (2) 将固定板在工地现场铺开,按照设计要求预留板间间隙,将固定螺栓插入固定板的孔内, 并且将每个螺栓用钢筋连接起来。 (3)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三维定位变位箱。有两种方法:
u 活动板背面向上,(带有上球座的面)将变位箱安放到上球座上,调整位置,3~5 块活动 板为一个组合,将 3~5 个变位箱连接为整体,待安装。
3.2.8 安装固定板 将固定板安放在固定螺栓上,用三米直尺测量固定板和路面的高差,控制板面比路面低 2mm
内合格,(此为伸缩装置检测评定的硬性指标,必须达到),通过调整板体下面的支撑螺栓来调整高 度,(板体后侧和前端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来调整支撑螺母)调整好后,紧固固定板上面的螺栓。
3.2.9 安装活动板 将活动板安放固定好的变位箱上,活动板梳齿与固定板梳齿交叉摆放,并调整好梳齿之间的间
3.2.3 打挖清理 (1) 根据切割的缝宽,打挖清理出槽口区内的沥青混凝土层及杂物。 (2) 将缝区底面混凝土凿毛,并把构造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以确保梁体的自由伸缩不受影 响。
多向变位梳齿板式桥梁伸缩缝设计说明
2 图号:BSSSF-SC- 01
(3) 清理出的杂物要堆放在离缝区边沿 1 米以外的位置,(后续工作 3 米直尺 的摆放不受影 3.2.6 安装止水带
对应土建标段
桥名
墩台号
位置桩号
型号
缝宽(cm)
0
K75+665
MSKF320
2400
8
法朗沟特大桥
3
K76+140
MSKF400
2400
8
K76+340
MSKF160
2400
3 韩家沟大桥
6 9
5 碾子坪特大桥
8
K80+585 K80+855 K84+208 K84+602
MSKF160 MSKF160 MSKF320 MSKF320
α —取 1.0x10-5;
F =α·( tmax - t A )·L+F
tmax —为当地最高有效气温(℃); t A —安装温度; L— 为有效梁长,根据桥梁长度分段及支座布置情况确定;
F— 梁端的最小间隙,由生产商提供的伸缩缝资料查取。
(3) 本产品安装时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伸缩装置的使用性能,故
隙和伸缩装置的闭口量,用 3 米直尺测量活动板与路面高差,如有不符合要求进行调整,(根据经 验,安装变位箱时高度比设计值高出 1~2mm,考虑橡胶的变形,以及调整活动板的难易程度),安 装保险螺栓,将保险螺栓与预埋钢筋焊接。
3.2.10 浇筑混凝土 (1)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采用 C50 钢纤维混凝土,C50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根据地方材料要求配合设计。. 注意事项: u 水泥最好采用 P.O 52.5 水泥。 u 钢 纤 维 掺 量 一 般 设 计 为 50kg/m3, 钢 纤 维 符 合 公 路 工 程 使 用 材 料 要 求 ( 抗 拉 强 度 大于 600MPa)。 u 在一些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采用 C50 聚丙烯晴纤维混凝土,聚丙烯晴一般掺量为 1.2~1.5kg/m3。(抗拉强度大于 650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