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性状语与非描写性状语
1)描写性的状语:
①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状语:
此类状语的作用在于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表情、姿态以及形之于外的心理活动,即此类状语所描写的一般是人可以感知的,多出现于文学作品。
主要有:
形容词(短语)激动、美滋滋、兴奋、愉快、很大方
动词(短语)犹豫、怀疑、踉踉跄跄、(像)…一样
固定短语热情洋溢、大摇大摆、兴高采烈
副词公然、暗自、偷偷、私自
此外,主谓短语也可以充任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如:
他脸色阴沉地说……。
②描写动作的状语:
此类状语作用是对动作的方式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以下词语充任形容词(短语)快、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
象声词淅淅沥沥、哗哗、呜呜、怦怦
动词(短语)来往、来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一把、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历史、主观主义、大声、快步]
固定短语滔滔不绝、斩钉截铁、当面锣对面鼓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一直、断然、忽然、陆续]
③两类描写性状语都包含形容词、动词及固定短语,但功能作用很不同:
②描写动作的,主要描写动作进行的方式、状况等;
我们到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①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心情、态度、姿态、表情等等。
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吗?”
小李尴尬地点点头。
他犹豫地问:“这个办法行么?”
其次可从结构上加以区别,描写动作的状语,有时可以变换成对动作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
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对我们的欢迎很热烈。
他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下。
—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他高兴地对我说。
≠他对我说得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
≠看女儿看得很温和。
2)非描写性的状语:主要是从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目的等方面对句子、谓语成分或动词、形容词加以限制,无描写作用。
①表示时间:主要由时间词、副词和介词短语充任。
时间词:今天、上午、三点……
副词:已经、早、就、才、从来、永远……
介词短语:从…起…、自/打/在/从/于……
②表示语气和估计:主要由副词充任,如
明明、的确、难道、简直、幸亏、居然、偏偏、究竟、差不多、千万、何尝……
③表示目的、依据、关涉、协同:由介词短语充任。
[目的] 为/为了……
[依据] 按/据/由/照/依/拿/从/根据……
[关涉] 关于/就……
[协同] 同/跟/和/与……
④表示处所、空间、路线、方向:由处所词语和介词短语充任。
[处所和空间] 上、左边、屋里、地上、在/于/当……
[方向] 朝/向/往/照……
[路线] 沿(着)/顺(着)/打/从/通过/经(过)…
⑤表示对象:由介词短语充任,eg.
对/给/跟/和/于/照/为/同/替……
⑥表否定、程度、重复、范围、关联:由副词充任。
[否定]不、没(有)、甭、别……
[程度]很、十分、非常、更、最、特别。
有点儿、稍微、颇、太、还、比较……
[重复]又、再、还、重、也……
[范围]都、全、一概、净、只、就、仅仅、唯独、光、不过、统统……[关联]就、也、都、还、又……
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问题
一.非描写性的状语后一般不能用“地”。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
(时间)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
(处所)
我们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着。
(目的)
大家对这个节目没有兴趣。
(对象)
观众的确喜欢这个节目。
(语气)
今天大家都来上课了。
(范围)
昨天不是星期二。
(否定)
双音节程度副词后一般不用“地”,但强调其修饰作用时可用“地”。
这个决定非常地英明。
小妹今天格外地高兴。
二描写性的状语绝大多数后边可以用“地”。
(一)描写动作者地一般都要加“地”。
1、形容词(短语)
她大方地伸出手来。
妈妈激动地说:“你太让我感动了”。
大家都在会场外静静地等待着。
2、动词(短语)
丈夫一见便吃惊地问:
老人抱歉地笑笑。
鸟儿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地停着。
3、主谓短语和固定短语
他声音肯定而坚决地说:
小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有时,描写动作的固定短语后也可以不用“地”,但将不再充任状语,整个句子成为连动句或两个分句(中间加逗号)。
我昏头昏脑地在街上乱走。
我昏头昏脑(,)在街上乱走。
老人无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老人无可奈何(,)回家去了
“像……似地”因已包含“地”,所以后面不再用“地”,“像……一样”后“地”可用可不用。
其他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也要用“地”。
雪大片大片地往下落着。
他抓起电话,粗声大气地问:
(二)描写动作、状态变化的状语,用不用“地”,情况比较复杂。
多数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以及主谓短语、固定短语、象声词、数量短语,用不用“地”是自由的,一般情况下不用,加强其描写作用时才用。
1.形容词:作状语与形容词的音节有关。
单音节形容词后一般不能用“地”。
“真”作状语时为了加强描写作用可用“地”,“猛”作状语要用“地”。
多数双音节形容词可用“地”也可不用。
有的形容词总是描写已经发生的动作,后面要用“地”。
大夫清楚地写了两个字:手术。
他模糊地听见有人在喊他。
重叠式形容词表示已然动作时,一般用不用“地”也是自由的,如果被修饰的只是一个单音节动词,一般要用“地”。
她回身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大家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
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慢慢地问
形容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但有的“很+单音形容词”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他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人。
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
2.动词作状语后面用不用“地”一般是自由的。
拖拉机在田野里来回(地)奔驰。
老人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
有的不能用“地”,如“很少、很难”。
“不住、不停”以及动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
有些双音动词修饰某些动词,形成了比较固定地组合,一般不用“地”,如“联合发表、补充说明”。
3. 固定短语一般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自上而下(地)动员按部就班(地)往下学
4.名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快步、大声”之类名词短语后不用“地”。
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头上。
总是形式主义地做事情。
护士快步走了过来。
5.数量短语后不用“地”。
几百人一下子涌出来。
重叠式数量短语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他一趟一趟(地)往家里提水。
6.多音节象声词后用不用“地”是自由地,单音节地一般用“地”。
咯咯(地)笑了起来
外面“砰”地响了一声。
碉堡轰地被炸开了。
7.充任描写性状语地副词后用不用“地”多数也是自由的,但以不用“地”为多。
单音节副词后不能用“地”,“亲自、亲手、亲眼”等副词后也不能用。
暗暗(地)得意逐渐(地)了解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