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历史练习题2)英国史专项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8)自英国“脱欧”全民公投的结果公布后,英国人在谷歌上搜索“欧盟”这一关键词,排名第二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欧盟是什么?”
有专家说,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雅典式民主”的弊端,这里所指的“雅典式民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A.滥用误用国家权力 B.雅典公民的素质普遍较低
C.民主范围比较狭隘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2.(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1)文艺复兴期间,有一位代表人物的作品以“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为主旨,该人物是()
A.但丁 B.薄伽丘 C.莎士比亚 D.彼特拉克3.(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29)【加试题】洛克说,在母猎捕野兔时,谁花费劳动去发现和追赶它,使它脱离原来共有的自然状态,那么,它就成为他的财产。
人们联合成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其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
洛克的以上思想()
①体现了他对英国革命成果的辩护②渗透了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③代表了英
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利益④指出了私有财产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联考·18)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小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
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
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
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
这些变化表明()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确立
5.(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19)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
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
更有力量。
”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贸易的经济政策是指()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6.(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28)【加试题】下图所示英国经济变化的原因有()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②对外推行“炮舰政策”③进行民主改革④信奉凯恩斯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13·浙江宁波鄞州高中高三期中)《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
……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
”为此()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8.(2018·浙江台州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20)对下列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820—1870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A.广阔殖民地是影响英国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B.法德第一次和解推动了两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C.英国工业生产能力在工业革命之后急剧衰退
D.美国新租借法案赢得了稳定的工业生产环境
9.(2018·浙江嘉兴9月高考选考科目教学测试·22)据统计,18世纪后半期的整个欧洲有大约70%的城市发展出现在英国。
到1800年,在英国城市排名中,排在伦敦后的六大
城市中的五座城市在两百年前是相对不重要的城市。
这说明()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伦敦成为欧洲金融中心
C.英国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动因10.(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2)资料显示,某时期英国的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
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
这一时期英国()
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积极推进自由贸易 D.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
11.(2018·浙江嘉兴高二下学期期末·2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在此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颁布《航海条例》②确立自由贸易为国策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④建立职业警
察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21)1740年至1788年间,英国有5万个左右的小农场被大农场吞并,1700至1800年间,每个农业工人的产量增加了约1倍。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带来的农业革命 B.蒸汽动力在农业中普遍运用
C.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 D.世界市场对农产品需要旺盛13.(2018·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20)16~18世纪,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得益于英国()
①最早开展海外殖民掠夺②推行圈地运动
③政治变革的积极影响④最早开始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4·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1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这主要反映了()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15.(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联考·20)《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其是英
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
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
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
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
材料表明()
A.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B.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D.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
16.(2018·浙江温州九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23)一场“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宫廷政变以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政权更替,该事件()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使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迎来了英国新王荷兰执政威廉二世 D.使得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转变17.(2018·浙江暨阳联谊学校3月联考题·21)从17世纪末的光荣革命到19世纪的多次议会改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到确立和完善。
其中《权利法案》通过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A.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 B.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得到保障18.(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18)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历程。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王在法下”②内阁权膨胀③“统而不治”④“王在议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19.(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23)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和约,规定新教与天主教徒具有同等权利。
1654年后,克伦威尔努力建立一个欧洲新教国家的同盟,这个大同盟要求联合欧洲大陆的新教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德意志新教诸侯等。
这表明克伦威尔()
A.希望捍卫宗教改革运动的成果 B.外交政策带有宗教压迫的色彩
C.试图扩大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D.实现了对欧洲大陆国家的控制20.(2018·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18)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曾对碰撞和离心力等问题作过初步研究。
牛顿结合了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
A.惯性定律 B.加速度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