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裂防空鼓工法要求
2.2预防措施
1、基层处理要求。 ➢几层表面的污垢必须清除干净。不同基层材料相交处必须使用钢丝网, 每边搭接长度为不小于100mm ➢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剃凿平整,孔洞或凹陷处必须用1:3水泥 砂浆浇水润湿堵严分层抹平。 ➢基层太滑时,应凿毛或刷一道界面剂。 ➢对于轻质隔墙,如GRC板、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珍珠岩空气条板、各 种砌块(轻质空心砌块)等,必须铺设一条钢丝网片,再粉水泥砂浆。 2、基层墙面应提前浇水,要浇透浇匀。 3、外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分格条。 4、抹灰用得砂浆必须是有良好的和易性。 5、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不能前后覆盖或混合抹涂。
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约 2-3cm,剔除线管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 润,采用抗裂砂浆分两次修补抹平。
二
墙面篇
2.1原因分析
1、抹灰前基层清理不干净,不同材料的墙面连接未按照规范规定设置 钢丝网;墙面浇水不透;外墙粉刷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 2、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沙粒过细,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不合要 求);砂浆未搅拌均匀。 3、几层凹凸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没有分层抹灰或各抹灰时间间 隔太近;抹灰总厚度大于35mm时未采取加强措施。 4、各层抹灰层配合比相差过大,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砂浆粉刷在强度 等较低的面层或实惠砂浆面层上。 5、气温过高时,砂浆失水过快;抹灰后未适当浇水养护。
2.2预防措施
6、分层抹灰的水泥砂浆墙面,底层抹灰砂浆的强度不能低于中层,中层 抹灰砂浆强度不能低于面层。 7、当基层墙体平整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总厚度超35mm时应 在基层每隔一定间距以钉缠上麻绳的钉子等措施再进行粉刷。 8、抹灰未收水前不得搓压; 9、产生空鼓、裂缝部位应用割刀割除范围,再剔除,然后重新抹灰。
1.2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处理底层 ➢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并冲洗干净; ➢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的直尺检查,其凸凹度不应大于l0mm,以保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具有清洁、湿润、 粗糙的表面; ➢注意结合层的施工质量; ➢素水泥浆结合层应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应为0.4-0.5。刷素水泥浆应 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铺设面层时,如果素水泥浆已 经风干硬结,则应铲去后重新刷。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施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质量必须符合GB175-1999标准要求; ➢施工应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其质量应符合JGJ52-92标准 要求; ➢水泥砂浆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1:2; ➢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其稠度不应大于3.5cm。
土建专业防空鼓、防开裂要求
空鼓开裂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一、地面 1.1原因分析 1.2预防措施 1.3处理方法 二、墙面 1.1原因分析 1.2预防措施 1.3处理方法
目录
一
地面篇
1.1原因分析
➢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清理干净,有浮灰或其它污物,严重影响与面层 的结合; ➢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过于干燥,铺设砂浆后,水分散失,使得 强度不高,面层与垫层粘结不牢,若干燥的垫层(或基层)未经冲洗, 表面的粉尘难于清除,对面层砂浆也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大影响面 层与垫层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为了增设面层与垫层间的粘结力,需用刷水泥浆结合层,若刷浆过早, 铺设面层时,所刷的水泥已风干硬结,不但没有结合力,反而起了隔离 的作用。若采用扫浆的方法,由于干水泥面不易撤匀,浇水也有多有少, 容易造成干灰层、积水坑,将出现今后面层空鼓的现象。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没有空鼓且出现细小裂缝时,先将裂 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 宽度为沿裂缝两边各扩大10-15cm,只凿除面层,清除周围松动的砂浆, 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然后挂纤维网片,采用素水泥浆修 补抹平。
2.3处理方法
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 当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时,由于线槽处裂缝较小,先将裂缝处四周
2.3处理方法
2、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且裂缝过大时,先将开裂处抹灰
层凿除,四周凿成方块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清除干 净,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表面重新粘贴钢丝网,之后才采用801 胶素 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行毛化处理,待毛化的砂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 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2.3处理方法
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 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只能作返工处理。具体方
法为:先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凿成方块形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 处30~50mm,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 采用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底层表面适当 凿毛或毛化,凿好或毛化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 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修 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801 胶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 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1.3处理方法
➢对于房间的边、角部位,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1m2,且无裂缝者, 一般可不作修补; ➢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lm2.或虽面积不大, 但有裂缝,应局部返工; ➢局部返工时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宜凿成方形或圆形,并凿进结 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表面适当凿毛。凿好 后,将修补周围100mm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2d,用清水冲洗, 使其充分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 一遍,然后用与面层相同材料的水泥砂浆修补; ➢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设新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