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鼓、开裂体系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豆石混凝土地坪开裂维修方案四、石膏板防开裂措施五、墙地砖、石材工程六、涂饰工程一、工程概况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惠民大道以西,中山路以南。
9#楼三单元:户内精装面积17,897m2,含C/C1/D共3种户型,144户(含已完工样板房一套)。
地下夹层及一层公共区域装修面积81m2,标准层公共区域装修面积1,736m2.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2、本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及现场勘察情况3、《施工组织总设计》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29号令)我公司贯彻TSO09001:2000标准制定的《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及质量体系的相关程序文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三、豆石混凝土地坪开裂维修方案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特性材料,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
然而,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
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空隙、气穴和微裂缝。
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混凝土裂缝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
(2)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使混凝土的形变超过极限引起裂缝。
(3)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形塌落引起的裂缝。
(4)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地,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5)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析出得到胶状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胀,体积增大三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
(6)在炎热的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蒸发较过快,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在混凝土浇筑数小时仍处于塑性状态,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7)构建超载产生的裂缝,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
(8)当结构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就有可能会产生裂缝,随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裂缝会进一步扩大。
(9)当钢筋混凝土处于不利环境中,例如:侵蚀性水,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限,特别是当混凝土密实性不良,环境中的氯离子等和溶于水中的氧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绣,生成氧化铁,氧化铁的体积比原来金属的体积大得多,铁锈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挤压,使混凝土胀裂。
针对本项目豆石混凝土地坪开裂的修复,我部按照房间的使用功能及要求不同,做如下修复方案:2、根据裂缝大小的处理方案如下:对于宽度小于0.2mm的微细裂缝的修补,以及防止混凝土保护层的炭化和有害离子对混凝土的腐蚀,使用涂膜封闭法,工序为:清扫——刮腻子——涂刷底层涂料——涂刷粘合剂或自流坪以及专用防开裂涂料。
对于宽度较大而数量不多的裂缝,使用开槽填补法,工序为:开槽——涂刷界面处理浆——压抹聚合物砂浆——养护。
先用凿子和扁铲沿裂缝开槽,槽深和宽约为3~5mm,呈U型,用刷子在槽底和两壁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处理桨,在界面处理浆尚未硬化之前,将拌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用抹刀压入槽中,压实抹平。
在养护时不需要浇水,在湿空气中即可。
3、根据房间使用功能不同采用的材料如下:厨卫间等(瓷砖地面):使用堵漏王进行修补,客餐厅等(石材地面):使用界面剂进行修补,卧室厨房等(木地板地面):使用自流平进行修补。
三、石膏板防开裂措施1、石膏板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材料原因:(1)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包括龙骨、吊杆和其他配件。
如果骨架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个骨架牢固程度,是产生吊顶开裂和变形的重要原因。
例如龙骨和吊杆的刚度和直线度不够,就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在释放的过程中石膏板必然会产生变形开裂。
(2)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是覆面材料,是靠高强自攻螺钉与轻钢龙骨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的,如果石膏板达不到质量要求,石膏板和龙骨之间就不能牢固地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石膏板接缝处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板接缝开裂。
(3)嵌缝材料:嵌缝材料包括接缝带和嵌缝腻子。
接缝带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强度。
嵌缝腻子不但要求具有很好的强度、粘结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好的施工性能。
如果都达不到以上性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
(4)吊杆:吊杆本身弯曲,安装一段时间后,在板材的重力作用下,它逐渐被拉直,从而引起副龙骨和石膏板面层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接缝处出现裂缝。
施工原因:(1)施工工艺不规范,不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板与板接口处不按要求留缝,大面积施工铺板未错缝,紧固螺钉短小或布点稀疏,嵌缝腻子胶量不足或过软,平缝、阴角、阳角不按规定贴带或包角等。
都将会降低骨架整体的刚度和牢固度,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甚至造成接缝开裂。
(2)龙骨布置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擅自改变设计参数,例如随意加大龙骨、吊杆的间距、缩小材料规格小;或在有障碍物体干涉的局面空间未做过桥支架设计或支架刚度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接缝处出现裂缝。
(3)没有做好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吊顶安装完毕后,随意上人,直接踩在龙骨架上,甚至踩在次龙骨上,产生振动,骨架变形发生挠度,造成接缝开裂。
人为因素:不言而喻是施工单位在追求最大利益的思想驱使下,擅自降低质量要求,在施工材料上做手脚,以小充大、以薄充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表现最突出的是在龙骨、吊筋、吊件上偷工减料,这些材料相对面饰材料而言,都在隐蔽工程检验范围,其隐蔽性更强,造成质量隐患也就越大,发现问题以后不易整改;在必须制作过桥支架的地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而是乱搭乱接在固定管网、设备支架、吊杆吊件上,日后设备正常运行时引起吊筋、龙骨震动,致使板面接缝开裂。
保护措施不当:(1)衔接工作不协调,混乱作业,相互干涉,后道工序不注意半成品与成品保护,野蛮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对已完工工程造成直接破坏。
(2)灯具开孔没有保护措施,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板缝裂缝现象。
(3)整体工程竣工交付后,由于在日常维护修理饰面内部的隐蔽管线、设备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对成品工程实施保护措施,造成龙骨变形或饰面受损,可能引起板缝开裂。
(4)板材放置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纸面石膏板较长时间或连续受潮浸湿,体积膨胀变形,安装后石膏板因自然干燥收缩,导致接缝处裂缝。
5.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时几乎找不到影响观瞻质量的裂缝,可是过不了多久,裂缝逐渐显露并扩展开来。
原因就是环境条件的变化造成的。
通常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一年四季中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可能是一恒定值。
特别是在室内空调、暖气等负面效应的影响下,空气湿度降低,这种状况与当初的施工条件相比环境条件异变较大,纸面石膏板中原有的温湿平衡被破坏,板面干缩,出现裂缝。
2、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预防及整改措施材料选用措施:(1)选用轻钢龙骨骨架材料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轻钢,选用木材做龙骨时注意含水率不超标,龙骨的规格型号应严格筛选,不宜过小。
(2)纸面石膏板质量要过关,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防火型、高强度性等多种,设计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
现在装饰市场中的纸面石膏板质量良莜不齐,使用使应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石膏板,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从材料上解决裂缝问题。
技术措施:(1)确保吊顶骨架始终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基本原则吊顶骨架应按建筑物矩形短边长的1/200双向起拱。
但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各个项目情况不同,如吊杆的粗细不同,材料不同,吊杆的间距不同,石膏板的厚度、层数不同。
这些都将影响骨架受力后挠度的变化值。
因此,在确保1/200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影响挠度的因素,适当增加起拱量。
总之,要始终使骨架处于微微起拱状态,即骨架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最终挠度,仍使骨架处于起拱状态。
(2)全面释放安装过程中的内力:首先,在龙骨的采购中,一定要购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龙骨,并经现场测试,确保龙骨的钢度。
在安装过程中,检查第一根龙骨的垂直度。
在荷载比较集中,吊杆间距较大的部位,要对主龙骨进行加固,风口下实行二级吊处理,吊杆长度过长的要对吊杆加设风撑或采用钢度较好的角钢作为吊杆,以确保吊顶骨架的整体钢度,不给石膏板安装留下隐患。
其次,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距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边间距为15-20mm,且深度为1-2mm。
再次,龙骨支座间距的跨距按DIN标准40D布置(D为石膏板厚度)即12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500mm,9.5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为≤400mm。
(3)叠级吊顶防开裂示意图工序:测量放线→固定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撑挡龙骨→安装面板→安装压条、收口条重点说明: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形固定,再外贴0.8mm镀锌铁皮。
龙骨基架造型内200mm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胶。
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
(4)吊顶转角采用整块石膏板“L”形固定为了防止吊顶转角开裂,吊顶转角处一定要用整块与轻钢龙骨相应宽度的石膏板以“L”形固定,能错开受力点,可有效避免因吊顶重力导致的石膏板接缝开裂,并使吊顶结构牢固。
施工工艺措施(1)吊杆安装。
吊杆须采用冷拔钢筋或圆盘钢筋,当采用圆盘钢筋作吊杆时,使用前一定要求是合格的新钢筋且得冷拉或经调直机调直后方可使用。
吊杆长度超过1500㎜时,应设置反支撑。
吊杆的间距控制在1200mm以内。
在施工中尽可能作到吊筋之间固定点间距相等,吊筋都应尽可能与重力方向在同一轴线上,(斜拉支撑除外)。
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保证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