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二0一一年三月序言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建设小组根据行业、企业的调研结果,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总体思路为: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按交通公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公路建设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将“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以公路建设任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按课程体系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办法。

形成了“三结合与路随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施工过程相结合、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公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到哪里。

该方案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指导性文件。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目录一、专业简介 (1)(一)专业类别 (1)(二)专业代码 (1)(三)招生对象 (1)(四)学制及学分 (1)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四、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1)五、毕业条件 (4)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 (4)(一)专业学习领域设计的原则 (4)(二)专业学习领域设计依据 (4)(三)专业学习领域开发设计 (4)七、教学活动安排 (12)八、主要学习领域基本要求 (16)(一)公共学习领域 (16)(二)专业学习领域 (16)(三)拓展学习领域 (25)九、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学实施 (26)(一)职业能力培养 (26)(二)教学实施 (27)十、教师结构与实训条件基本要求 (27)(一)师资队伍基本要求 (27)(二)实训条件基本要求 (27)(三)实训基地 (35)十一、第二课堂活动设计 (36)十二、其他 (38)(一)专业建设委员会及专业建设小组 (38)(二)其他说明 (39)一、专业简介(一)专业类别交通运输大类公路运输类(二)专业代码520108(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者中职毕业生(四)学制及学分学制三年,修满137学分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按交通公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任务为引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三结合与路随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施工过程相结合、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公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到哪里。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交通建设重点产业,服务交通公路建设行业,培养适应道路桥梁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在公路桥梁建设施工、勘测一线从事施工、试验检测、勘测、现场组织管理、工程计量能力的“精测量、会试验、懂施工”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50名左右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交通部门,在桥梁工程、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测量、试验、施工、检测、工程管理等岗位工作,同时也可从事一般公路及中小桥梁的勘测及设计工作。

(1)职业岗位群表1 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1.专业能力:培养学生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解决公路建设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价结果的能力。

应具有专业能力如下:(1)能够识读桥梁工程施工图;(2)能够完成道路、桥梁工程的控制测量;(3)能够进行桥梁工程施工放样;(4)能够完成桥梁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验;(5)能完成桥梁施工施工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6)能够编制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能够编制工程项目预算文件;(8)能够熟练地运用规范组织桥梁工程施工;(9)能够合理地完成桥梁工程质量检测;(10)能够熟练填写工程内业资料。

2.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括:(1)目标的确立;(2)独立计划与实施;(3)方案的选择;(4)信息的获取;(5)工作过程的选择;(6)问题分析与解决;(7)计划评估与修订;(8)解决方式与技巧;(9)现实性的评估;(10)目标的审查;(11)自主学习能力;(12)创新能力;(13)自我调控能力。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与他人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能力。

包括:(1)团队合作能力;(2)工作分工;(3)信息交换;(4)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5)接受批评;(6)角色及利益的定位;(7)顾及他人。

五、毕业条件本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为137学分。

其中公共学习领域30.5学分,专业学习领域94.5学分,拓展学习领域12学分。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一)专业学习领域设计的原则1.学习领域设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学习领域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3.学习领域设计要依据专业及学习领域类别与服务面向的不同进行设计。

4.学习领域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原则。

(二)专业学习领域设计依据依据“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设计出专业课程体系并规划出相应的学时。

具体学习领域依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进行设计。

(三)专业学习领域开发设计1.通过职业岗位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组织专业教师联合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针对湖北及周边地区道路施工职业岗位,采用访谈、问卷、研讨、论证等方式,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繁程度、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通过岗位分析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2.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整合,确定行动领域,通过研讨、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和学校等各方意见,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点不同,将相近工作任务按能力阶次进行归并和分层、分类,归纳出本专业基于能力标准为支点的行动领域,见表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行动领域)。

表2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行动领域3.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对照职业标准,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学习领域共 9项(见表3),并将其划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表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主要学习领域内容4.专业主要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总表每个学习领域选取若干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7个主要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汇总见表4。

表4 主要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汇总表七、教学活动安排1.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表表5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表2. 学时分配汇总表表6学时分配汇总表八、主要学习领域基本要求(一)公共学习领域1.基础(56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主要内容分三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大学生的法制修养。

2.概论(60学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简称“概论”,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

3.公共英语(101学时)讲授大学英语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国家三级英语水平考试。

4.高等数学(101学时)主要讲授一元微积分及其应用、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重点是一元微积分及其应用与数理统计。

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5.体育与健康(58学时)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二)专业学习领域1.学习领域1:工程测量2. 学习领域2:道路建筑材料3. 学习领域3:公路勘测设计4. 学习领域4:路基路面工程5.学习领域5:桥梁下部结构施工6.学习领域6:桥梁上部结构施工7.学习领域7: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8.学习领域8:工程测量实习9.学习领域9:综合实验实习10.学习领域10:顶岗实习(三)拓展学习领域1. 铁道工程概论(30学时)主要讲授铁路选线设计基本原则、基本标准;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的结构类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公路工程监理概论(30学时)主要讲授公路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公路工程监理的组织模式,监理的招标投标程序,以及质量监理,费用监理、进度监理和合同管理的基本任务。

九、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学实施(一)职业能力培养1. 职业能力形成阶段在充分考虑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将本专业学生能力形成过程分成基本技能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等三个阶段。

职业能力形成阶段划分见表17。

表17 职业能力形成阶段划分表2.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安排表1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工程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教学安排表(二)教学实施本方案实施性教学安排按“2+1”顶岗实习模式进行,即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具体教学安排见表5。

十、教师结构与实训条件基本要求(一)师资队伍基本要求本专业教师应为道路、桥梁或交通运输类毕业生,其学历标准为: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为大学本科或硕士学位,并接受过教育培训;实训教师为专科以上学历,兼职教师应具有五年以上的专业实践经验。

(1)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0%。

(2)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30%,主要专业技能课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3)专业学习领域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应达到80%以上。

(4)兼职教师应为施工、设计、监理、试验检测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职称),职业资格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