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中考数学浙江省《第34讲归纳、猜想与说理型问题》总复习讲解

2018-2019年中考数学浙江省《第34讲归纳、猜想与说理型问题》总复习讲解

第34讲 归纳、猜想与说理型问题(建议该讲放第11讲后教学)类型一通过数式变化产生规律例1(2016·淄博)(1)填空:(a-b)(a+b)=;(a-b)(a2+ab+b2)=;(a-b)(a3+a2 b+ab2+b3)=;(2)猜想:(a-b)(a n-1+a n-2b+…+ab n-2+b n-1)=(其中n 为正整数,且n≥2);(3)利用(2)猜想的结论计算:29-28+27-…+23-22+2.【解后感悟】此类问题要从整体上观察各个式子的特点,猜想出式子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验证.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先计算,再观察各等式的结构,猜想结果并验证.对于(3)根据结构特征进行设、列来构建等式求解.1.(1)(2016·资阳模拟)设一列数中相邻的三个数依次为m、n、p,且满足p=m2-n,若这列数为-1,3,-2,a,-7,b…,则b=.(2)(2016·德州模拟)有一个计算程序,每次运算都是把一个数先乘以2,再除以它与1的和,多次重复进行这种运算的过程如下:输入x――→第1次y1=2xx+1――→第2次y2=2y1y1+1――→第3次y3=2y2y2+1――→…则第n次运算的结果yn=(用含字母x和n的代数式表示).类型二通过图形变化产生规律例2(2016·达州)如图,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7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A .25B .33C .34D .50【解后感悟】本题通过一次操作,得到下一个图形的三角形个数与上一个图形的三角形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前后两个图形中基础图案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其数字变化规律.具体地说,先根据图形写出数字规律,然后将每一个数字改写为等式,再比较各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不同点(数字)与等式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般规律.2.(2017·舟山)如图,把n 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接成一排,求得tan ∠BA 1C =1,tan ∠BA 2C =13,tan ∠BA 3C =17,计算tan ∠BA 4C =____________________,…按此规律,写出tan ∠BA n C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类型三 通过平移、折叠产生规律例3 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 =3,AC =4,D 为斜边BC 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1;设P 1D 的中点为D 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2;设P 2D 1的中点为D 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3;…;设P n -1D n-2的中点为D n -1,第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n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n (n >2),则AP 6的长为( )A .5×35212B .365×29C .5×36214D .375×211【解后感悟】此题是翻折变换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写出前面几个有关线段长度的表达式,从而得出一般规律,注意培养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3.如图,矩形OABC 的两条边在坐标轴上,OA =1,OC =2,现将此矩形向右平移,每次平移1个单位,若第1次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反比例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它们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0.6,则第n 次(n >1)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类型四 通过旋转产生规律例4 (2017·衢州)如图,正△ABO 的边长为2,O 为坐标原点,A 在x 轴上,B 在第二象限,△ABO 沿x 轴正方向作无滑动的翻滚,经一次翻滚后得到△A 1B 1O ,则翻滚3次后点B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翻滚2017次后AB 中点M 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解后感悟】解题的关键是尝试特殊情况,寻找循环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解决问题.4.(2015·东港模拟)如图,点B 1是面积为1的等边△OBA 的两条中线的交点,以OB 1为一边,构造等边△OB 1A 1(点O ,B 1,A 1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一次构造;点B 2是△OB 1A 1的两条中线的交点,再以OB 2为一边,构造等边△OB 2A 2(点O ,B 2,A 2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二次构造;以此类推,当第n 次构造出的等边△OB n A n 的边OA n 与等边△OBA 的边OB 第一次重合时,构造停止.则构造出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类型五 以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背景的规律问题例5 (2016·菏泽)如图,一段抛物线:y =-x(x -2)(0≤x≤2)记为C 1,它与x 轴交于两点O ,A 1;将C 1绕A 1旋转180°得到C 2,交x 轴于A 2;将C 2绕A 2旋转180°得到C 3,交x 轴于A 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到C 6,若点P(11,m)在第6段抛物线C 6上,则m = .【解后感悟】此题是抛物线其中一段的旋转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5.(1)如图,在数轴上,A 1,P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2,A 1,A 2关于点O 对称,A 2,A 3关于点P 对称,A 3,A 4关于点O 对称,A 4,A 5关于点P 对称…依此规律,则点A 14表示的数是 .(2)(2015·达州)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1与y 轴交于点A 1,按如图方式作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A 1、A 2、A 3…在直线y =x +1上,点C 1、C 2、C 3、…在x 轴上,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 1,S 2,S 3,…S n ,则S n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探索研究题】用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 ,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和为a ,内部的格点个数为b ,则S =12a +b -1(史称“皮克公式”).小明认真研究了“皮克公式”,并受此启发对正三角形网格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正三角形网格中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为1,小正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下图是该正三角形格点中的两个多边形: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表:则S与a、b之间的关系为S=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方法与对策】此题需要根据图中表格和自己所算得的数据,总结出规律.寻找规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活动,需要仔细观察和大量的验算.该题型采用特殊到一般探究问题的方法.是中考命题的一种方式.【探求一般规律,注意序号与变量之间对应关系】如图,△ABC是斜边AB的长为3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BC内作第1个内接正方形A1B1D1E1(D1、E1在AB上,A1、B1分别在AC、BC上),再在△A1B1C内按同样的方法作第2个内接正方形A2B2D2E2,…如此下去,操作n次,则第n个小正方形An BnDnEn的边长是________.第34讲 归纳、猜想与说理型问题【例题精析】例1 (1)a 2-b 2,a 3-b 3,a 4-b 4; (2)a n -b n ; (3)令S =29-28+27-…+23-22+2,∴S -1=29-28+27-…+23-22+2-1=[2-(-1)](29-28+27-…+23-22+2-1)÷3=(210-1)÷3=(1024-1)÷3=341,∴S =342.例2 ∵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7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10个;…∴第n 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 -1)=(3n +1)个;当3n +1=100时,解得:n =33,故选:B .例3 由题意得,AD =12BC =52,AD 1=AD -DD 1=158,AD 2=5×3225,AD 3=5×3327,…∴AD n =5×3n 22n +1.故AP 1=54,AP 2=1516,AP 3=5×3226…AP n =5×3n -122n .∴当n =6时,AP 6=5×35212.故选A .例4 如图作B 3E ⊥x 轴于E ,易知OE =5,B 3E =3,∴B 3(5,3),观察图象可知三次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点M 的运动路径为120π·3180+120π·1180+120π·1180=⎝⎛⎭⎪⎫23+43π,∵2017÷3=672……1,∴翻滚2017次后AB 中点M 经过的路径长为672·⎝ ⎛⎭⎪⎫23+43π+233π=⎝ ⎛⎭⎪⎫134633+896π.故答案为(5,3);⎝ ⎛⎭⎪⎫134633+896π.例5 ∵y=-x(x -2)(0≤x≤2),∴配方可得y =-(x -1)2+1(0≤x≤2),∴顶点坐标为(1,1),∴A 1坐标为(2,0),∵C 2由C 1旋转得到,∴OA 1=A 1A 2,即C 2顶点坐标为(3,-1),A 2(4,0);照此类推可得,C 3顶点坐标为(5,1),A 3(6,0);C 4顶点坐标为(7,-1),A 4(8,0);C 5顶点坐标为(9,1),A 5(10,0);C 6顶点坐标为(11,-1),A 6(12,0);∴m=-1.故答案为:-1.【变式拓展】1.(1)128 (2)2n x (2n -1)x +1 2.113 1n 2-n +1 3.145n (n +1)或65n (n +1) 4.1310 5.(1)-25 (2)22n -3【热点题型】【分析与解】根据8=8+2(1-1),11=7+2(3-1)得到S =a +2(b -1). 填表如下:11111111接正方形的边长=13AB =1;同理可得:第二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13A 1B 1=19AB =13;第三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13A 2B 2=127AB =19;故可推出第n 个小正方形A n B n D n E n的边长=13n AB =13n -1,故答案为:13n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