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立安全发展观增强五种意识

确立安全发展观增强五种意识

确立安全发展观增强五种意识《孙子兵法》曰:善战者谋势。

如何面对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因势利导,切实做好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处理好安全生产与其他领域各方面的关系,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这是当前摆在我们各级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则紧迫的课题。

本人认为,首要的是我们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战略中,相应确立安全发展观,特别是必须切实增强“五种意识”。

一、增强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因此,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必须确立安全发展观,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来抓。


有领导心中维系安全,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才会促使安全
责任到位,促进增加安全生产投入,促进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落实
隐患整改。

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集中体现在不断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必须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中全面建立起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安全
应急处置预案和各类事故责任追究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监管系统,形成“几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只要各级领导真正确
立了安全发展观,切实增强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就能有效克服在
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严不起来”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就能以
求真务实的态度去组织研究和解决当前在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
中存在的问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增强发展意识。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及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
出现的一些矛盾,特别是发展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科
学的发展观,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相应确立起安全发展观,正确处理
好安全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确立安全发展观,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中去定位和思考,把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放在发展中去研究、去
解决。

发展也是安全生产的主题和动力。

要认识到确立安全生产观
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本质的一致性。

发展需要安全,安全为了发展。

只有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才能促进更好地协调发展。

确立安全发展观,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就是要以安全为前提,发展
为基础,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统筹协调,全面建立起安全生产教育
体系、管理体系、防范体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自我
约束机制;就是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从安全生产最突出最
薄弱的环节抓起,又要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
期发展规划和长效管理机制;就是要分清政府和社会、企业的职责,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把安全监管与消除事故隐患和解决实际问题有
机结合起来。

三、增强服务意识。

安全生产贯穿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也
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确立安全生产观,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就是在安全生产中提倡建立服务型的监管机制,做到既管理又服务,既执法又帮助,使安全生产入基层、入人心,使人们在安全安定、
和谐温馨之中体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义、安全生产的效益、安
全生活的实惠。

增强服务意识,就要做到一切为了安全、服务安全、强化安全、确保安全,把安全生产许可及下工地、进车间开展安全
检查,督促隐患整改,哪怕是违章处罚,也应作为是服务过程,真
正热心帮助和指导基层单位共同分析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办法和途径。

安全工作是服务生产,而决不是
服从生产;会促进发展,而决不会阻碍发展。

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安全工作新的任务。

确立安全发展观,要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也要与日俱进,伴随着时
代步伐而不断创新发展。

时代呼唤着我们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要
不断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解决新问题。

在不断创新中,迫切
需要各级管理机关着重研究和探讨安全生产工作理论创新、体制和
机制的创新;带动和指导基层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同志结合本
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
的不断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促使安全生产监管工和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治标转为治本,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到多管齐下、综合整治,
不断增强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增强投入意识。

安全需要投入,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
要保障。

一是作为安全投资主体的企业,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安全
生产专项资金,并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计划,实行专款专用。

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时机,加大安全生产的
入力度,努力弥补安全欠账。

安全条件不达标的企业,要积极筹措
安全投入资金,限期达标。

新建企业要保证安全投入,老企业在实
现资产增量的同时,决不允许出现新的安全欠账,有安全欠账的企
业要尽快制定补还计划。

二是有关部门要严格督促有关企业对安全
费用提取、安全专项资金、风险抵押金、工伤事故赔偿等投入力度,逐项落实费用。

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资金筹措、使用情况进行
跟踪督查,确保资金筹措到位和有效使用。

三是地方政府要重视安
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引导企
业实施一批重大安全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进一
步增强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