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5课词五首学练方案苏教九级下

第25课词五首学练方案苏教九级下

语文:第25课《词五首》学练方案☆课文导读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各首诗词的意境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望江南》写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忧伤之情。

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渔家傲》一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这首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武陵春》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

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所论甚切。

《破阵子》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

由现实生活写到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结句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脉脉(mò)白蘋洲(pín)千嶂里(zhànɡ)燕然未勒(yān lè)人不寐(mèi)右擎苍(qínɡ)锦帽貂裘(qiú)千骑(jì)鬓微霜(bìn)舴艋舟(zéměnɡ)载不动(zài)麾下(huī)五十弦(xián)的卢(dí)二、词语释义脉脉:诗中形容阳光微弱。

塞下:边地。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勒:刻石记功。

报倾城:报,告、语。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会:当。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拟:准备。

舴艋舟:小船。

麾下:部下。

炙:烤熟的肉。

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三、语句解读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雨的感伤之情,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3.“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

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同写久经军旅的老者,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哀伤较重。

四、作家作品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祁人。

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表达了政治上不得意的感情。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五、背景探视《武陵春》背景: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人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减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

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汇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白蘋洲()人不寐()右擎苍()锦帽貂裘()鬓微霜()舴艋舟()麾下炙()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也拟泛轻舟()五十弦翻外声()马作的卢飞快()3.将相对应的项用线连接起来。

《望江南》范仲淹南宋《渔家傲》苏轼唐《江城子》辛弃疾唐《武陵春》温庭筠北宋《破阵子》李清照北宋4.默写填空。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 。

⑵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

⑶风住尘香花已尽,______ 。

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 。

⑷醉里挑灯看剑,______ 。

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 ,______ 。

5.请指出下列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号。

⑴青莲居士()⑵东坡居士()⑶柳泉居士()⑷易安居士()⑸六一居士()⑹香山居士()二、整体感知1.《望江南》中表达作者盼望之且、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破阵子》一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怎样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5.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哪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_____ __ ,,。

四、拓展阅读渔家傲记梦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开头展现了夜空中的景象,写出了,___ 。

这境界具有一种朦胧的美。

2.这首词由实入虚,你认为词中的梦境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中用了《楚辞》和《庄子》中的“路长嗟日暮”“九万里风鹏正举”,你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这首词和《武陵春》给你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回眸(2007庆阳卷)28.下面是温庭筠的《梦江南》,赏析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