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有趣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生 活 中 静 电 现 象
静电喷涂
静电复印
静电除尘
静电的防止
避雷针
给油罐车系一根铁链
练一练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关于静电产生的几种方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CD) A.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之后产生了电荷 B.通过传导起电使一个导体带上正电是 因为带正电的质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都 是因为电子发生了转移 D.三种起电方式都没有创造电荷
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的绝对值e=1.6×10-19C
电子:e=-1.6×10-19C
质子:e=+1.6×10-19C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 总量不变。
⑵传导起电: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接触起电)
规律:相同金属球平分总电量
实质:电荷的转移 ⑶感应起电:导体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电荷重新 分布的现象。 规律: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库仑(C)
2.基本电荷(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单元。一、起电的方法实源自一:铝罐为什么会 跟着气球走?
可见,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起电的方法
实验二:
可见,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导到另一个物体!
起电的方法
实验三:
可见,物体还可以通过感应带上电!
三种起电方法总结
⑴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 电荷的现象。 规律: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静电现象的解释
物质都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原子 组成的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
原子核和电子分别带着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
由电中性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看起来不带电,也 处于电中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才带电呢?
静电现象的解释
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整个物体就带负电; 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整个物体就带正电. 物体上出现了电荷的聚集,我们就说产生了静电.
2、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 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互相 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 情况下列表述情况不可能的是( B ) A、两球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