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不断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质量也显著的提高。
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欣赏先进的科技文明的同时,也不要了忽略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数学课上,讲到提到圆周率时,我顺便提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在研究圆周率时所做出的重要成就,然后又提到了我国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而一些孩子却不以为然,对古代的数学史丝毫不感兴趣。
我在问孩子历史方面的问题,孩子们知道的很少。
记得我在读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历史,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对历史了解太少了吧。
孩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我认为我们缺乏了现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的教育,可以说还是保留应试教育的基因。
学校老师家长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多关注的是语数外,ABC,小学培养好习惯打好基础,进入一所好的初中,再进入一所好的高中,顺利升入重点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学校家长乃至学生把传统文化看成杂学,好比一顿饭菜中的咸菜。
所以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毫无意义可言。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西学东进,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让传统文化陷入冷落。
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古代琴棋书画,可以陶冶
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古代的诗词歌赋,让我们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厚重和民族心理的特点。
古代的典籍蕴藏着智慧与知识,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不就是从古代医学典籍中受到启发,而发现青蒿素的吗?在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论语告诉我们治学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如何在我们教育活动中渗透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恢复小学历史课程。
笔者在9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就有比较完善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课设置。
小学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可以说小学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时期。
第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
我认为我们还应该举行相应的活动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举行经典诗词朗诵会,举行毛笔字书法比赛,国画画展,举行古典优秀情景剧等。
第三,要在各个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
如美术课中多加入书法教学,和中国画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精粹。
在音乐课上,适当增加我国音乐方面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
祖先留下的优秀的文化瑰宝,我们有义务传承好。
第四,在校园中营造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信息和网络
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不仅是学校教育领域所要面对的,也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所要面对的。
既要继承弘扬发掘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先进的科技文明,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根基,文化之树才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