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人坐月子注意事项【全】

女人坐月子注意事项【全】

摘要女人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是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

无论是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

产后头三天注意事项1、分娩后半小时内让婴儿吸吮乳头,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同时,还有利于子宫收缩。

第一次哺乳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产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时哺乳一次,哺乳的时间和频率自由掌握。

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可选用侧卧位学习喂奶。

多数产妇分娩后头两天都还没下奶,此时不用担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体健康,每个妈妈都有足够的奶水。

即使奶没下来,妈妈也要坚持让宝宝多吮吸,因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2、产后4-6小时产妇要排尿: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4小时即可排尿。

少数产妇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与膀胱长期受压及会阴部疼痛反射有关,应鼓励产妇尽量起床解小便,实在有困难也可请医生想办法,如仍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

3、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

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

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

4、产后24小时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请医生诊治,以防感染和血肿发生。

恶露会发出新鲜的血腥味,但如果发出恶臭,应立即告知医生,因为这表示可能感染了。

另外,最好在恶露排出期间使用卫生棉或产妇卫生巾。

5、产妇在生产完的三天内最好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古代医家的建议是吃小鱼粥,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盘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鸡蛋汤、挂面也是好的选择。

二三天后,胃口渐增,才开始进食其他滋补品。

但胃口差时不要吃得太油腻,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早晚可喝热牛奶,每天吃1—2个蛋,然后慢慢再酌加鸡、鱼、虾、肉等,蔬菜与肉类要平均分配,均衡补充铁质、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和纤维,除了恢复体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

产妇的个人卫生1、“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

勤换会阴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

恶露会在大约产后4个星期至6个星期干净。

2、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紧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6周后可以洗淋浴。

3、居室内经常通风,室内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

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坐月子期间要避免身体直接吹到电扇的风。

②开冷气时不要将风口对着产妇,并将室温设定在摄氏25~28度左右是最适宜的。

③坐月子期间衣服若因排汗量过多而湿了,一定要马上换干的衣服;冬天时床边准备睡袍,半夜起来喂奶要立刻穿上,才不会受风寒。

生活中注意事项1、一定要休养一个月或一个半月。

产后两周,除了吃饭和上洗手间以外,其他的时间一定要卧床。

若常坐或起身走动,可能引起子宫下垂。

2、洗脸刷牙须用烧开过的水放至温热再使用。

3、不能抱小孩。

否则可能内脏下垂。

喂奶时可侧躺着喂。

4、不能为小孩洗澡,否则可导致腰酸背痛及手脚酸麻。

5、月子期间不能爬楼梯,产后半年内不能提重物,避免内脏下垂。

6、不要流泪,否则眼睛将提早老化,可能演变为青光眼或白内障。

少看书报和电视,一定要让眼睛充分休息。

7、产后三个月内尽量不要有性生活。

饮食方面注意事项1. 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产妇在产程中及产后都会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给新生的小宝宝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产妇要大量地补充水分,喝汤是个最好的既补充营养又补充水分的好办法。

2.以流食或半流食开始产妇产后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胃肠道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麻醉过后,胃肠道的蠕动需要慢慢地恢复。

因此,产后的头一个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汤面及各种汤等。

3.清淡适宜,易消化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

无论是各种汤或是其他食物,都要尽量清淡,循序渐进。

切忌大鱼大肉,盲目进补。

食盐少放为宜,但并不是不放或过少。

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葱、姜、蒜、花椒粉等多种性偏温的调味料则有利于血行,有利于淤血的排除体外。

4.少吃多餐孕期时胀大的子宫对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压迫,产后的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让身体慢慢恢复。

5.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多吃含钙、铁食物,新鲜的肉类、鱼类、海藻类、蔬菜和水果,哪样也不能少。

从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的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

一般人提倡月子里大吃鸡、鱼、蛋,忽视其他食物的摄入。

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因此,荤素搭配,营养才丰富。

6.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产后宜温不宜凉,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则凝固血液。

在月子里身体康复的过程中,有许多浊液(恶露)需要排除体外,产伤也有淤血停留,生冷的食物会使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恶露的排出。

还会使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等。

但可以把一些从冰箱中取出的瓜果,可以先放在温水中,待水果温热后切片食用。

7. 切忌盲目进补盲目地进食补药和补品,如人参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帮助身体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产妇出现便秘、牙龈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状。

要考虑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季节的差异性、环境的变化等等。

坐月食物禁忌偏冷性的果菜最好避免(特好是分娩后7~10天内的产妇),如冬瓜、椰子水、杨桃汁、西瓜(但夏天可以吃少量)、梨子(鸭梨)、山楂、柠檬、大白菜、橘子、桔子、柿子、草莓、芒果、腌黄瓜、哈密瓜、竹笋、白萝卜、茄子、韭菜、大蒜,少吃苦瓜、枸杞菜、芹菜寒凉的菜肴。

同时,在夏季坐月子时可吃些适宜消暑的饮食,产妇出汗多、口渴时,可以食用西红柿,也可吃适量的西瓜和水果消暑,不用盲目忌口,以避免产褥中暑。

蔬果的重要性:产妇分娩后代谢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果、蔬菜,易引起便秘。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产妇更应适当地吃些蔬果,以防中暑。

下列几类食品应避免食用:①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会影响睡眠及肠胃功能,亦对新生儿不利;②酸涩收敛食品,如乌梅、山楂、柠檬、橘、柑等,以免阻滞血行,不利于恶露排出;③过咸食品,过多的盐分会导致浮肿;④麦乳精,麦乳精是以麦芽为原料生产的,含有麦芽糖和麦芽酚,而麦芽对回奶十分有效,会影响乳汁的分泌;⑤忌食草豆蔻、荷叶、薄荷、菊花、生萝卜等。

产后运动分娩后的产妇内分泌发生了变化,全身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下降,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张力减弱,使关节变得松弛,在此状态下,如果产妇过早过多地从事家务劳动或过多地抱小孩,会加重关节、肌腱和韧带的负担,容易使手腕、手指关节等部位发生劳损性疼痛。

产妇应避免劳动,但是可以适量进行少量运动。

一般来说,产后14天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腹肌收缩、仰卧起坐等运动,但要视情况,不能勉强,不能过于剧烈。

喜欢有氧舞蹈的妈妈,则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开始。

总之,产后运动要持之以恒。

产后一段时间不能做较粗重的活儿,如:洗衣、提水、抬重物等,否则会患子宫脱垂。

另外,如果在家中,恶露突然又转为鲜红色时,意味着胎盘原占据的部位未能妥善愈合,可能是因为过度疲劳所致,应将此现象告知医师。

医师可能会建议休息几天,以放松心情。

产后催奶1、注意“食”效:新手妈咪应当保持每日喝牛奶的良好习惯(不要分娩后马上喝,否则容易胃涨,感觉肠胃好了才开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总之吃得“好”不是所谓的大补,太多的传统的猪蹄、鸡汤、鲫鱼汤中的高脂肪不仅会堵塞乳腺管,不利母乳分泌,还会让妈咪发胖,所以主要是吃得对,既能让自己奶量充足、又能修复元气且营养均衡不发胖,这才是新手妈咪希望达到的月子“食”效。

2、两边的乳房都要喂:如果一次只喂一边,乳房受的刺激减少,自然泌乳也少。

每次喂奶两边的乳房都要让宝宝吮吸到。

有些宝宝食量比较小,吃一只乳房的奶就够了,这时不妨先用吸奶器把前部分比较稀薄的奶水吸掉,让宝宝吃到比较浓稠、更富营养的奶水。

3、多多吮吸:妈妈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宝宝吮吸的次数;由于宝宝吮吸的力量较大,正好可借助宝宝的嘴巴来按摩乳晕。

喂得越多,奶水分泌得就越多。

4、吸空乳房:妈妈要多与宝宝的肌肤接触,孩子对乳头的吸吮是母乳分泌的量佳刺激。

每次哺乳后要让宝宝充分吸空乳房,这有利于乳汁的再产生。

5、保持好心情:母乳是否充足与新妈妈的心理因素及情绪情感关系极为密切。

所以,妈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急不躁,以平和、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6、补充水分:哺乳妈妈常会在喂奶时感到口渴,这是正常的现象。

妈妈在喂奶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产妇坐月子期间不宜过多饮用普通水(不利身体排水,易造成水桶腰、内脏下垂等问题),要多喝豆浆、原味蔬菜汤、不含酒精成分的米珍露等月子米酒水、生化汤等。

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

7、充分休息,不能太累:夜里因为要起身喂奶好几次,晚上睡不好觉。

睡眠不足当然会使奶水量减少。

哺乳妈妈要注意抓紧时间休息,白天可以让丈夫或者家人帮忙照看一下宝宝,自己抓紧时间睡个午觉。

还要学会如何在晚间喂奶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睡眠。

每天争取能有10小时的睡眠,睡时要采取侧卧位,利于子宫复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