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甲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 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下面两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国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C.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D.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4.图2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5-6题。

5.图中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A. 人口总数持续减少B. 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C. 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D. 人口总数持续增加6.造成该地区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的是A. 生态环境恶化B. 产业结构调整C. 高素质人才外流D. 本地大量人口迁出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

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

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

据此回答7-8题7.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①环境优美②工资水平高③就业机会多④自然资源丰富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8.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 人地矛盾加剧B. 就业压力加重C. 人口老龄化严重D. 城市化水平降低在人口老龄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当农村地区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时,即称为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

“未富先老”是指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象。

下表为全国及M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读表9-10题。

9.关于表格内容的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存在较为普遍B. 我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较低C. M省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D. M省村镇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地区10.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EB:环境负担P:人口A:消费程度T:创造财富的技术)11.右图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 耕地面积在减少B. 总人口数在增加C. 人均耕地在减少D. 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1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 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 推广良种,提高单产D. 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4.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 该地服役军人多C. 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D. 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16.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

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每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

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18.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图1)”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2)”,回答19-20题。

19.读图1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B.P时期劳动力不足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20.读图2数据可知( )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D.该国可能是印度2016年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完成第21-22题。

2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22.该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A.劳动力的规模B.人口老龄化速度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

年龄分为未满14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

读图,完成第23-24题。

23.图中甲表示的是A.未满14岁的人口比重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24.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右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A.40万 B.2000万C.200万D.2340万26.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B.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C.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D.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27.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B.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C.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D.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上右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28-29题。

28.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29.“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数量持续增加C.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读某城镇略图,回答30~31题。

公路铁路等高线铁矿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量贩店30.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31.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 .距离城市较远 B .位于河流下游 C .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 .靠近铁路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

据此回答32题。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读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34.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5.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D、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图中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分)(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判断①②③④⑤五处哪一处为高级住宅区,并说明理由。

(4分)(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37、读2012年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D的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A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型,D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 E国人口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国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4) C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