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车机室施工方案

翻车机室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设计内容: (3)第三章、工程做法 (3)第四章.施工缝的设置及技术要求 (4)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 (6)第六章、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10)一、施工测量 (10)二、土方工程 (12)三、基坑内排水施工 (14)四、土方回填 (14)五、土方边坡安全围护方案 (14)六、钢筋工程 (15)七、模板工程 (19)八、砼工程 (20)九、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安装工程 (25)第七章、脚手架及垂直运输工程 (27)第八章、总进度计划表(见附表) (40)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 (40)第十章、工程应急措施 (42)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43)第十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8)第十三章、方案附图 (49)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SX2#、SX3#胶带通廊施工作业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属西宁特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次料场及铁路线改造工程,拟建场地位于西宁特钢厂区原一轧车间及加工车间,系统工程由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HX2、HX3胶带机通廊等部分组成,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307.848m,结构砼地坑部分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8),其它部分结构采用C30混凝土。

1、翻车机室工程地下结构为整板基础,箱式地下结构,上部结构是钢结构屋面,地下由基础底板、侧壁、-12.05m和-3.05m及±0.000三层结构组成,基底标高为-17.000m局部-21.000m。

2、火车清车仓地下结构为整板基础箱式地下结构剪力墙至±0.000,基底标高为-11.000m,设备基础部分底标高为-2.1m3、迁车台地下结构为整板基础基底标高为-2.1m局部为-2.65m,由基础底板及剪力墙及设备基础组成。

4 、SX1#、SX2#转运站及HX2、HX3胶带机通廊部分,基底标高分别为-17.7m楼梯部分-19.6m,集水坑部位底标高为-21.2m。

由基础底板、剪力墙及-14.5m、-10.0m,封闭式混凝土结构通廊、混凝土板式楼梯组成。

根据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我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详细分析,将深基坑基础列为第一施工区域,本工程中的标高复杂,施工难度大,精确度要求高,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区域。

第二章、设计内容:一、设计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SX2#、SX3胶带通廊等结构、建筑施工内容。

二、设计依据1、根据参考青海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西宁特钢80万吨/年大棒材生产线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本套图应与建筑、钢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图纸密切配合施工。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三章、工程做法一、材料:1、混凝土:根据地勘报告描述,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要求材料选择如下:(1)、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SX2#、SX3胶带通廊中的地坑部分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8),垫层采用100㎜厚C20混凝土,二次浇灌采用C40细石混凝土。

(2)、除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SX2#、SX3胶带通廊中的地坑部分,其它基础及基础梁等均采用C30混凝土,垫层采用100㎜厚C20砼,二次浇灌采用C35细石砼(3)、基础表面防护基础位于-9.00m以上部分,沥青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涂层厚度不小于300um。

基础位于-9.00m以下部分,沥青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涂层厚度不小于500um。

基础梁的防护: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厚度不小于300um。

2、钢筋:a.HPB300用(φ)表示,HRB335用()表示。

b.钢筋锚固、搭接长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3、侧壁及墙内两侧钢筋之间施工时应在横向和竖向设置φ10@600的拉筋(施工图中未绘出),拉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横向@600,竖向@500.4、底板内上下两层钢筋之间在施工时应设置不小于Φ22的钢筋(或L50×5角钢)支架,其间距为1000mm,支架显呈梅花形布置。

5、钢筋在转角处的搭接长度除图中示出者外,均应满足图纸的构造要求。

第四章.施工缝的设置及技术要求1、针对翻车机室、火车清车仓及迁车台、SX1#、SX2#转运站及SX2#、SX3胶带通廊中的底板与墙壁形成的施工缝及基坑中留设形成的施工缝,墙板施工缝采取高于底板500㎜处设置。

采用δ3镀锌钢板作为止水钢板,沿基坑四周通长布置。

止水钢板采用500㎜宽,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一般在10-20cm。

2、由于基坑基础战线较长,必需分段施工。

对其分段面上,要加设镀锌板钢板止水带。

其接头重叠部位约300~500mm。

在安置止水带时,应用钢筋将其固定在墙、板中间,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偏移,而达不到预期止水效果,甚至出现渗水现象。

3、基坑基础放线必须按照放线定位图其它每段基坑基础依据基准线进行放线。

4、整个施工过程(深基坑降水是本工程的重点)自始至终必须做好防水工作不得让基坑和基础浸水泡水。

5、每个基坑混凝土必须分叁次连续浇灌(底板一次,侧壁一次,侧壁及顶板一次),每层板面必须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用镀锌钢板止水带。

要求按施工验收规范振捣密实。

6、混凝土浇灌后做好养护工作。

7、基坑基础两端及中间设置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采用M20粗制沉头柳钉,高出基础二次浇灌层面10mm,埋入基础80mm露出部位涂红色调和漆两道。

8、基坑基础施工应符合《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在工程进场之前办理现场中交手续,具备施工条件,即组织施工机具、人员、材料进场。

为及时地与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联系,必须在进场前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进场后各分项工程能顺利展开。

一、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及施工进度计划,有组织地提前做好各种机械、器具及有关周转材料的进场。

该工程所有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以满足优质、高效的施工生产需要。

主要施工物质机具及方案用料计划(见附表一)二、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会同设计院、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了解、掌握施工程序,并进行单位工程技术交底。

做好现场交接准备,建立测量控制网,认真做好轴线及标高控制,绘制建筑物的测量定位图,报建设单位项目办核定认可。

收到图纸后,及时对工程所需的配合比下达见证送样、取样委托,确定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

三、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施工及工程所需的材料,注明规格、数量及进场时间;材料员按施工进场时间要求将所需材料进场,并按国家规范及业主的规定抽样送检,做好各类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严把质量关。

四、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5天,管理人员全部就位,分别准备自己的工作。

施工生产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且在公司准备充足的各类技术专业较强的施工操作人员。

劳动力计划(见附表二)五、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节约施工用地。

○2、确保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减少临时设施投资。

○3、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4、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和现场勘察,我们进行了周密仔细、反复地考虑,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平面布置。

基坑、基础施工采用开口施工,将根据设计合理分层分段进行施工。

六、施工用水、用电1、临时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由现场甲方提供的生产用水。

2、临时用电本工程由业主提供施工电源,所有到一、二级配电箱的电缆均采用铝芯电力电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

为了维修方便,施工现场采用架空配电线路,现场架空线与施工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0m,线与地面距离不小于6m,跨越建筑物或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

七、项目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达到预期质量目标,按期完成项目经理部的节点要求,并针对该工程的施工特点,项目部经讨论决定成立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施工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基础施工的组织机构;下设施工员、专职质检员、物资供应、资料员、专职安全员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工期、安全的保证体系。

我公司拟在本工程设立一个项目经理部,下辖四部一室两站,工程技术部、经营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办公室、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

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八、项目管理机构公司组织机构及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见下图)九、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为加快施工进度,脚手架工程及钢筋固定架安装与模板安装适当采取交叉作业进行,施工进度见进度计划表。

主要施工物质机具及方案用料计划表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二第六章、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将建筑物的平面尺寸、标高、位置,测施到建筑物的实建场地上或建构物相对应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各种放线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轴线尺寸,应用总长度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2)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与开挖基坑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其不受基坑开挖的影响,轴线标志应标出各线代号,其定位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3)测量仪器应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加密测量标桩的埋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为了便于使用和保护,重要标桩在现场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因工程需要挖除标桩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如被破坏后,恢复或转移的测量精度不低于原测精度。

对于埋设的标桩还应定期观测其位移情况。

做法如下图所示。

(5)工序施测作业2、测量技术要求及测设精度要求(1)、测量作业前,对测量仪器的各项限差进行必要的检验、校正。

测量作业方法界定:平面位置测量作业,用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轴线交会法。

距离测量用两端确定后的内分法。

标高测量用仪高法,并保证一次后视确定仪器高,不再转置测站确定仪器高,尽量保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垂直传递高程,使用挂尺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