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2012年5月2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B.差额最小化C.效用最大化D.差额最大化【答案】A(基础知识P2)【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7、()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B.国民净收入C.总供给D.国内生产总值【答案】C(基础知识P18)【解析】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86、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的完善和推广。
A.收入保障制度B.绩效考核制度C.薪酬管理制度D.社会保险制度E.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答案】AE(基础知识P6)【解析】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保障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的完善和推广。
87、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主要包括()。
A.劳动力供给量B.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E.工会权利义务【答案】BDE(基础知识P24)【解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2012年11月26、()模型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A.收支循环B.支出循环C.供需循环D.收入循环【答案】D(基础知识P2)【解析】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它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描述一个最简单的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
27、就业量所生产产品的总供给价格称为()。
A.最低收益B.最低预期收益C.最低成本D.最低预期成本【答案】B(教材P19)【解析】这个最低预期收益,就是该就业量所生产产品的总供给价格。
86、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阻碍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A.信息障碍B.体制障碍C.市场缺陷D.人为障碍E.经济滞后【答案】ABC(基础知识P4)【解析】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
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①信息障碍。
②体制障碍。
③市场缺陷。
87、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事业正常性失业B.是低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C.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D.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答案】ACDE(基础知识P20)【解析】摩擦性失业,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2013年5月26、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
A.要素性收入分配B.功能性收入分配C.结构性收入分配D.成本性收入分配【答案】B(基础知识P15)【解析】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27、()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答案】B(基础知识P25)【解析】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86、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包括()。
A.女性教育水平提高B.劳动法日益完善C.制度劳动时间缩短D.人口出生率下降E.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答案】ACDE(基础知识P6)【解析】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女性教育水平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87、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包括()。
A.社会救济B.公共管理服务C.社会雇员薪金报酬D.公共工程项目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答案】BDE(基础知识P23)【解析】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
2013年11月26、衡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答案】B(基础知识P26)【解析】衡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27、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劳动力资源B.劳动者的劳动力C.使用劳动者的企业D.劳动者的所有者个体【答案】B(基础知识P11)【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86、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A.降低利率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C.增减政府税收D.发展社会保险事业E.调节法定准备金率【答案】BC(基础知识P24)【解析】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
AE属于货币政策,D属于收入政策。
87、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调整贴现率B.调整税率C.公开市场业务D.调整政府转移支付E.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答案】ACE(基础知识P25)【解析】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2014年5月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量(B)劳动力供给率(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需求率【答案】:C,基础P8【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答案】:A,基础P20【解析】: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86、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E)日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答案】:ABC,基础P16【解析】:根据计算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有:1)小时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2)日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3)周工资制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87、政府支出包括()。
(A)财政税收(B)政府购买(C)政府赠与(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答案】:BD,基础P23【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2015年5月26、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B效率最大化C效用最大化D差额最大化【答案】C(基础知识P2)【解析】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7、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社会劳动力资源B劳动者的劳动力C劳动力的所有者D使用劳动者的企业【答案】B(基础知识P11)【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86、基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劳动参与假说包括()。
A乐观性劳动力假说B相对性劳动力假说C悲观性劳动力假说D绝对性劳动性假说E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答案】CE(基础知识P7)【解析】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和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是研究者们提出的基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劳动参与假说。
87、有效解决技术性失业的办法有()。
A强化职业培训B引进先进技术C普遍的实施职业技能开发D鼓励技术创新E推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答案】ACE(基础知识P20)【解析】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第二章劳动法2012年5月2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的性质。
A.劳动法律事实B.劳动法律制度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关系【答案】B(基础知识P29)【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29、()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宪法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答案】C(基础知识P33)【解析】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数量多,覆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3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集体合同关系【答案】B(基础知识P40)【解析】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其他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与运行是以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目的。
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
88、劳动法津渊源包括()。
A.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B.劳动法律C.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D.国际劳工标准E.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答案】ABCE(基础知识P33)【解析】劳动法津渊源类别包括7项。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劳动法律(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2012年11月28、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可以直接适用。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B.劳动法律规范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D.劳动纪律制度【答案】C(基础知识P29)【解析】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极有可能出现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此时,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补充劳动法律制度的不足等。
29、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法律规范,是()。
A.最低劳动标准B.一般劳动标准C.最高劳动标准D.特殊劳动标准【答案】A(基础知识P37)【解析】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30、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是基于()而建立的。
A.劳动合同B.事实劳动关系C.集体合同D.形式劳动关系【答案】A(基础知识P39)【解析】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的,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88、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其中三方指的是()。
A.行业协会B.政府C.企业员工D.工会E.企业家协会【答案】BDE(基础知识P31)【解析】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的意见。
2013年5月28、保护劳动者劳动权时,应该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的劳动者。
A.特殊地位B.优势地位C.司法解释D.弱势地位【答案】D(基础知识P30)【解析】所谓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