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整合及设计研究综述

供应链整合及设计研究综述

供应链整合及设计研究综述一、供应链整合研究综述1.1供应链整合概念及内容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竞争的激烈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深化,供应链整合能力成为企业达到良好绩效,巩固竞争优势的强有力武器。

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开始于制造业,逐渐发展到各个行业。

1.1.1供应链整合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供应链整合。

Giffietal在1990年提出供应链整合是传统制造战略决策之外的一套精密的战略选择;Clark(1996)等认为制造商面临的如零部件短缺、送货延迟和产品质量问题、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内外部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整合就是一种供应链伙伴之间为了给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合作的管理方法。

Garter从价值链的角度对供应链整合进行了定义,认为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能更加广泛地选择供应商、销售渠道、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

Tanetal(1998)指出供应链整合是整合企业流程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些流程的整合跨越了公司的界限,把供应商和顾客变成价值创造流程。

我国学者马世华等(2005)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供应链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摊贩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在此基础上,谌小红(2007)认为供应链整合就是以核心企业为核心,对行业供应链上相关的过程组织、流程及其管理的优化,以提高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绩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1.1.2供应链整合的内容供应链整合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整合的范围包括所有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因素。

Stevens(1989)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四个阶段:各自独立阶段,功能整合阶段,内部整合及外部整合阶段。

本文着重讨论一下内部和外部整合。

内部整合: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将不同功能单元在企业内部执行的工作联结成一个紧密无缝的流程。

内部整合具体事务:定期的跨部门会议的采用;流程改善中,跨职能团队的采用;新产品研发中,跨职能团队的采用等。

外部整合:公司和它的主要供应链成员(顾客/供应商)形成伙伴关系的程度。

外部整合主要包括客户整合和供应商整合两种类型。

图 1.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整合的三个重要维度:信息整合、协调与资源共享、组织互联。

表1.1供应链整合的三个维度1.1.3供应链整合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是使企业达到良好绩效,巩固竞争优势的强有力武器。

一般来讲,供应链整合管理可以为供应链及其运作带来下列好处:(1)缩短交易时间,节约交易成本;(2)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3)降低采购成本,促进VMI(供应商管理库存)/JMI(联合库存管理)/CPFR(协同式库存管理技术)等先进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实施;(4)减少牛鞭效应和市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促进同步化运作;(5)减少产品循环周期,缩短交货提前期。

1.2供应链整合研究现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稳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契约、信息共享、并行工程、JIT运作等实现协同运作的基本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Vargas,Cardenas&Matarranz(2000)通过对西班牙装配制造企业的整合活动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其只是采用内部整合,整合水平也比较低,但是确实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Frohlich and Westbrook(2001)认为供应链整合包括协调和整合供应商、制造商和顾客之间配送的前向物流和包括从顾客到制造商到供应商的信息技术和数据流动的后向协调,并提出五种不同战略:内向战略、边缘战略、面向供应商战略、面向顾客战略和外向战略。

同时指出,相对于与供应商和顾客进行较窄或不完全整合的企业而言,广泛整合使企业有很大的绩效改善。

Ram Narasimhan & Soo Wook Kim(2002)通过比较供应链整合和多样化对绩效的主要影响和交互影响,说明供应链整合战略改变了产品多样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供应链整合和多样化战略的协调使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学者潘文安(2006)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对合作绩效的间接影响高于直接影响,外部整合能力是企业利用伙伴关系提高合作绩效、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陈建华和马士华(2006)提出要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要建立无缝供应链(无缝供应链:整个供应链系统要像一个独立实体一样协同运作,尽量减少或缩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非增值环节的时间占用,在响应需求方面取得一致性的行为,增加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提出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供应链整合基本实体协作层次,并探讨了基于信息功能整合、业务过程整合以及战略资源整合的反映供应链整合水平的关系类型矩阵,提出了供应链整合协作管理的策略矩阵,并构建了以信任机制为基础、以整合重组机制为手段、以信息反馈机制为前提、以委托代理机制为保证的供应链整合管理团队实现机制。

供应链整合管理策略矩阵赖晓在《供应链整合模式评述---基于嵌入关系视角》中从嵌入关系视角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的整合模式关系,主要从嵌入结构的形式、嵌入的联结方式以及嵌入的程度分析了交易模式、适应模式、协调模式、集成模式四种供应链整合模式。

陈俊君(2009)在《基于蛛网模型的生产商与零售商的供应链整合研究》中根据生产商与零售商两者的零和博弈,以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为基准,结合运用蛛网模型理论解释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平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并建立基于蛛网模型的供应链整合的研究,表明在不同供给与需求关系下的蛛网模型的供应链整合方式是不同的。

在供应链整合环境下,我国学者赵小颖,王耀球及崔晓迪提出了一种创新商业模式“集规采购”。

集规采购是针对那些无法独立形成规模采购能力的行业及行业中各企业单元,在原材料需求方面接受集中、集合、规模采购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它的特点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单一集中,使各多点集中经各单点集合向规模化汇集。

是一种供应链与产业链深度紧密结合的商业运作模式,体现了多产品、多行业、多领域共在一条具有全球整合能力的供应链上的运作能力。

1.3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现状随着供应链整合的发展,国内一些著名品牌粮食企业受国内外同行影响,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溯源的诉求,开始进行了供应链整合方面的实践探索。

以美国嘉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粮商,在粮食供应链整合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食品、金融和工业产品及服务,另外最近几年,其又发展了一项新业务—农产品供应链服务。

嘉吉公司在谷物与油籽供应链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它有基于全球整合基础上的谷物与油籽的原料提供、加工、贸易与分销方面的历史和经验,并由13个单位通过供应链整合来完成;在供应链运作方面,它还拥有风险管理、产品身份溯源等特色业务。

另外,嘉吉公司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基于雄厚的基础设施,包括海运运输和物流事业。

相对于嘉吉公司,我国国内的大品牌粮油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还不普遍,洪岚,安玉发(2009)通过对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的调研发现,我国大多数粮油加工企业不太重视批发市场渠道建设,除了销售产品外,从信息到物流,知名品牌企业没有对批发市场商户提供任何支持。

同时,他们还提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界对粮食供应链认知不多,还处于学术与企业实践的初期探索阶段;二是物流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三是大型粮食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缺少了解,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困难的原因探析》赵临风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策略探讨》中提出了两种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基本模式: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

同时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实施策略:一是理顺供应链管理机制,发挥政府在整合中的推动作用;二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供应链整合;三是促进供应链组织创新,探索供应链整合模式;四是树立品牌,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深化内、外部整合;五是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协作,提高供应链绩效;六是提高农户素质,建立、培育合作组织;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供应链信息共享。

刘瑞涵在《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探析—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中将基于供应链节点间合作密切程度的差异所形成的供应链整合模式划分为四种:一众多主体参与而相互选择的随机型模式;二基于农户高度自组织的自助型模式;三是基于稳定合作的计划型模式;四是基于交易伙伴密切合作的准时制模式(供应链整合的最高模式)。

同时提出基于第三方的链接和基于信息中心的企业协同整合的三种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一是直接整合模式;二是利用第三方进行整合的模式;三是基于信息中心的企业协同模式二、供应链设计研究综述供应链设计是供应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对供应链的设计要考虑与产品的匹配问题。

对供应链设计的研究是从单阶段到多阶段,从单一产品到较为复杂的多阶段、多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来进行的。

以前的文献基本都是将上游供应商简化为只有单一的供应商来建立模型,同时一般将供应中心配制在供应链的下游环节。

《基于BOM-Supply Hub的供应链设计模型》探讨供应链上游环节结构变化对供应链设计的影响,根据物料清单特点,及它与供应商多层属性的相关关系,从物料清单各链节间嵌入供应中心的变化,建立起没有供应中心、单级供应中心和两级供应中心的供应链设计。

通过研究发现,同一周期下,基于供应中心的供应链设计比没有供应中心供应链设计的总费用低而且库存少,且更能抑制牛鞭效应,特别是基于两极供应中心的供应链设计对抑制库存放大的效果更明显。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设计与重构策略》(09)中刘源,魏光兴提出电子商务新环境下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过程。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设计原则:柔性原则(供应链各环节对顾客需求(快速反应)、优化原则(强强联合)、简洁原则(JIT采购和准时生产)、协调原则(系统中各成员及子系统及环境的总体协调)、创新原则、战略原则(从战略的角度减少不确定性);电子商务下供应链设计过程:一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二分析供应链现状,三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四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五构建供应链框架,六评价供应链可行性,七设计和创建供应链,八检验实施供应链。

最新两年的,国外的一些实践,两块:学术研究,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求进行整合,两个方面:论文,进一步完善()文献综述,理论方法,有理论支撑,能用共性的东西来分析,(个性话的东西)对外服务:供应链设计和整合概念要规范,理论和实践一些东西要体现到研究中。

了解最新动向英文文献(可以分工),学术论文和对外服务整一本专著(粮食供应链分析服务),上课的内容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怎么体现供应链服务,从一体两翼来考虑郎咸平世界是平的等串起来形成一种理论一种模版形成我们自己的一个积累一个数据库今年暑假要形成一本专著(研一的论文要向专著去靠),对外服务:供应链匹配模型;现状的分析评价标准(牛鞭效应的弱化来考虑优化)牛鞭效应的分析判断;SCOR模型(思路及应用);供应链评价;ABCD供应链(理论方面分析,标杆的学习)国内外最佳实践的对新动态;用SCOR进行服务考虑的实践的学习借鉴超越,针对个性化的东西更有个性化,找标杆按其进行改造嘉吉供应链整合,与公司外部企业的合作(农民,零售商)合作模式,借鉴经验,他的做法好的地方,借鉴要做的变革粮食最大特点风险大,市场波动,嘉吉的风险控制的进一步考虑,中储粮(农民利益,粮食安全,市场稳定)我们涉及到的东西(供应链匹配牛鞭效应,SCOR等)在嘉吉的体现团长:论文和对外服务小平:视频供应链融资(怡亚通)及风险胡荣玲:SCOR的了解熟悉消化吸收和应用案例、结合团队来应用赵燕林:嘉吉文献综述(最新,国外文献研究),启发和借鉴中储粮的三个维护基础上的盈利,对其进行供应链设计和整合,将涉及到的环节进行整合,收储环节,强化加工配送,导引市场涉及到环节的问题及解决(拓展)(例如育种、技术、收购环节的一并考虑)中储粮的加工问题(通过加工使供应链整合,动态储备)农户结算卡系统的应用,供应链设计要从大方面考虑,联泰的借鉴,目前存在矛盾的解决,重要环节的专题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