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书报告-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读书报告-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关键词:糖尿病;妊娠期;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分为两种: 一种是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种是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称妊娠期糖尿病( GDM) , 孕妇中80%以上为GDM。

GDM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危害巨大, 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会出现一系列母婴合并症, 如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早产等。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得到较好的管理, 母儿的预后会得到明显改善, 严重合并症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

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 至今母婴病死率仍较高, 是常见的产科高危因素之一, 必须引起重视[1][2]。

GDM的护理:1.妊娠期护理1.1心理护理身体健康的准妈妈如果怀孕后发现患上了糖尿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识,大多数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担心预后及对胎儿的影响;也有少数GDM患者表现为盲目乐观,认识不到GDM的危害性,而延误病情。

因此一经确诊即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GDM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提高对此病的重视,又要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与家属共同合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澄清错误观念,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

总之,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评估患者躯体上的不适,更要善于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理解患者的内心冲突,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判断,准确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对策,使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1][4][5]。

1.2产前检查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密切监护孕妇血糖水平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情况。

每次除产科常规检查内容外,应重视尿糖、尿酮体的测定,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护士需耐心地向孕妇及家属解释每次检查的情况,以减轻孕妇及家属的焦虑程度[3]。

1.3控制饮食控制饮食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孕妇和胎儿有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和酮症等中毒症状。

孕妇饮食限制不宜过严,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调整总热能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代谢复杂, 血糖、尿糖浓度虽然高, 但机体对热能的利用率较低, 机体仍需要更多的热能, 以弥补尿糖的损失和供给胎儿的需要。

我们采用按孕前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如孕妇为低体重, 总热量为每日167kJ/ kg; 如孕妇为正常体重, 总热量为每日126kJ/ kg; 如孕妇为高体重, 总热量为每日100kJ/ kg。

对于肥胖患者, 不应过分限制饮食, 但总热能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多, 以保持正常体重增长; 对于体重较轻或体质虚弱者, 应提供足够的热能。

总之, 根据血糖、尿糖值随时调整GDM患者膳食, 使之既能控制母体糖尿病, 又能为发育中的胎儿提供营养需要。

②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患糖尿病时, 蛋白质分解增加, 氮丢失增多, 因此, 蛋白质供给量应较正常孕妇多, 每日以100~110g为宜, 蛋白质供热应占总热能的15%~20%。

③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摄入总量、摄入时间、每次摄入量以及组成。

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不宜过高或过低,以每日摄入200~ 300g为宜, 碳水化合物所供热能应占总热能的60%[3]。

在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确定的情况下, 少量多餐, 最好选用多糖如米、面、玉米面等。

④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 经常食用高膳食纤维, 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少吃食物纤维者, 蔬菜、水果、海藻和豆类富含膳食纤维。

因此, 糖尿病孕妇应多吃蔬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尤其是维生素B1、B2 和尼克酸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1]。

饥饿感是糖尿患者经常遇到的一种反应.它因糖尿病而引起,也将因糖尿病情的好转及患者的适应调节而减轻或消失.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应付饥饿感的发生:其一,减少细粮的摄入,多增加一些纤维食物;其二,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如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韭菜;其三,心理疗法。

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基础上的饥饿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适应,是可以缓解的。

此外,患者应相信,减少饮食,并不一定会产生饥饿,不要事先有饥饿准备,对糖尿患者重要的是营养平衡,过量的饮食会给有关脏器组织及胎儿带来负担。

建议患者随身携带饼干等。

若出现虚汗,心慌等低血糖反应立即进食少许缓解症状[3][4][5]。

1.4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不仅有益于母子健康, 而且可控制糖尿病, 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 减轻体重, 增强体质。

因此, 除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习惯性流产而需保胎者及有妊高征者, 孕妇应到室外参加适当运动。

运动宜在饭后1h左右进行,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20~30分钟较合适。

运动项目应选择较舒缓不剧烈的, 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太极拳等[1]。

1.5药物治疗孕妇一般不用口服降糖药,不主张常规使用胰岛素,但如果血糖水平经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仍达不到满意效果,则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既可有效控制血糖, 又不通过胎盘, 对母子来说都是安全的。

通过教育、指导使孕妇及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应用胰岛素的重要性, 掌握剂量、注射部位, 每日有序更换,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

讲解注射后有无头晕、无力、饥饿、脉快等低血糖反应, 若出现这种情况, 应即进食含糖食物,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1][4][5]。

1.6加强孕妇的自我监护, 预防胎死宫内妊娠28周以后, 教会孕妇及家属自我监测胎动次数, 若< 3次/ h或累积数< 10次/ 12h, 提示胎儿缺氧; 还可教家属或孕妇听胎心音, 一旦胎动减少或胎心音发生变化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及时处理。

对于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GDM患者需提前3~4周住院, 制定分娩方案。

1.7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选择①分娩时间: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孕34周入院, 非药物治疗者可待自然分娩。

需药物治疗者应根据孕周、胎儿大小及成熟度、胎盘功能和孕妇血糖控制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考虑终止妊娠时间。

若孕妇糖尿病控制良好, 无妊娠并发症, 胎儿监测无异常, 则分娩应延至胎儿成熟, 一般在38周左右。

②分娩方式的选择:一般认为, 除非有剖宫产指征, 如骨盆狭窄、巨大胎儿、胎位异常及胎儿宫内窘迫等, 否则应从阴道分娩。

妊娠期糖尿病并非剖宫产的适应症, 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剖宫产率确实比较高[7]。

1.8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及危害性, 如: 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易发生妊高症、子痫、胎盘早剥、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等, 胎儿及新生儿易引起畸形、死胎及巨大儿的发生等。

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适当锻炼身体,防止体重超重和肥胖。

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能力, 指导做好血糖的监测,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控制的良好标准,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忌用口服降糖药;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 应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要点, 能够判断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和处理方法。

另外,由于糖尿患者的抵抗力低于正常人,平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含糖的尿液容易刺激患者皮肤,平时应注意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卫生。

注意保持手指皮肤的清洁卫生,有利于每天的血糖监测. 采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还要注意针眼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6][7]。

2.分娩期护理安慰、鼓励产妇, 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 有利血糖的控制和分娩时体力的保存。

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知识, 教会产妇宫缩时深呼吸, 宫缩间歇期全身放松, 消除或减轻紧张心理, 稳定产妇情绪,使其顺利分娩[5]。

3.产后护理分娩后产妇抗胰岛素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所以检查血糖、尿糖和尿酮体,据此减少胰岛素用量。

由于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利用就会不足, 加上分娩时能量大量消耗, 易导致子宫肌肉收缩乏力, 出现产后出血增加。

为了促进子宫收缩, 护士每15min按摩子宫一次, 共6~8次以后递减,达到子宫收缩好, 控制出血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 易导致感染, 分娩后需加强皮肤、口腔及伤口等护理。

勤观察有无乳汁淤积,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硬节,分泌物等感染征象[8]。

4.新生儿护理4.1新生儿娩出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分娩的新生儿都属于高危新生儿,均按早产儿护理。

娩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吸氧,保暖, 防止体温过低增加新生儿能量消耗, 病室空气严格消毒,保持空气新鲜, 保护皮肤,以防皮肤感染[7][9]。

4.2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孕妇高血糖直接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病, 新生儿娩出后,中断了高血糖环境, 导致新生儿低血糖,低血糖使新生儿脑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后果严重, 所以预防新生儿低血糖非常重要。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测血糖, 以后多次监测血糖,以便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新生儿出生后,预防低血糖, 滴吸10%葡萄糖10~30ml,以后2~3h1次, 3~4次后喂奶,提倡母乳喂养, 早期喂奶[7][9]。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危害与疾病病性程度,孕妇血糖升高出现的时间以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心理与饮食护理是GDM护理的关键,在做好心理、饮食护理的同时,适当的运动疗法、合理的药物使用、认真的自我监护也是控制好血糖水平,促进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另外,医院应该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监测力度,对育龄妇女,特别是有好发因素的人群进行健康知识的指导和普及。

妇女在未孕或早孕时应及时的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查处有不宜妊娠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受孕或在怀孕早期终止妊娠。

其次应加强对孕妇在孕早期的产前检查,住院期间根据血糖、尿糖等的检测数据。

同时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积极、正确的护理来降低GDM患者的发病率[10]。

参考文献[1]侯水珍,乔凤花,杨秀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3):26-27.[2] 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9.[3] 山丹,杨慧霞,韩小妹,等.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血糖监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1):673-675.[4] 胡红娟,沈红宇,梁文波.住院妊娠期糖尿病1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7(26):6341-6341.[5]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110.[6] 卢昆林,曹清,叶琳.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6):60.[7] 尤子善.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7,28(2):122.[8] 张新阳,吴连方.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17(5):254-255.[9] 吴绮嫦,谭丽君.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5):255-275.[10] 郑丽辉34例妊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