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不良心态扫描在高三紧张的环境下,许多同学会出现一些不良心态。
焦虑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过度敏感,对攻克学习难关、顺利通过考试的过分担心,对前途的不确定、对现实的不满等,轻则情绪紧张、思维亢奋,重则产生抑制作用,带来思维、行为紊乱,如食欲不振、失眠、血压升高等。
嫉妒面对周围同学的努力,面对过去不曾有过的强大压力,高三学生特别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对别人的有时表现出一种不悦、怨恨、恼怒、自惭,甚至带着破坏性的负性心态,它与羡慕、自卑等惨杂在一起,混和出一种难言的心酸味。
自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不足,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特别是在一两次考试失利后,容易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怀疑。
浮躁由于学习进度快,学习压力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浮躁、冲动的情绪,表现为三分钟热度,经常抱怨,终日觉得心情沉重,找不到目标。
抑郁进入高三后,大家都绷紧了弦,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许多人看到同学的勤奋与进步,就暗自惶恐不安,于是自己就不自觉地建起一堵厚厚的墙,长期躲在墙后观察别人,不许别人跨越,渐渐自我封闭。
麻木当持续被动地接受无穷无尽的知识输入和试题轰炸后,思维和情绪就会松怠下来,对学习、高考都变得麻木,失去目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
请参考上述不同的心态及其表现,仔细想想,试着描述自己现在的心态。
其实高三生活就是人生的一段旅途,沿途中有许多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美景。
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新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高三的风景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咋哄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天。
学习心态调适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许多学生夸张地认为“十年寒窗苦,一朝定乾坤”,所以进入高三的学生心态处于一种高考应激状态,表现出紧张、焦虑、易怒等不良心理状态。
而高考既是打知识战,也是打心理战,越临近高考,心态的作用就越突出。
一、从容规划,摒弃浮躁1、制定目标如果你总是随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那么,现在你需要给自己剩余的生活一个规划。
相信这份清晰的规划能及时调整你的步伐,让你从容地前进。
2、冷静一分钟当你在一道难题上奋斗了一小时却毫无头绪时,当你背了一晚上古文仍然漏这漏那时,当你上了一天的课精疲力竭时,那么,请你闭上眼睛,深呼吸,试想一下窗外暖暖的阳光、清脆的鸟啼、爸爸的笑容、妈妈烧的饭菜......冷静一分钟,胜过无尽的抱怨。
二、坦然面对,不再恐惧1、预测最坏的结局焦虑和恐惧的对象往往是考试后果,由于它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焦虑有时缘于对考试结果的过分悲观。
这时,不如做一个预测,假如高考失利了,你的生活会如何?这个结局你能否承受?如果最糟的结局你都可以承担,那还有什么好畏惧的?2、放松训练当你发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时候,可采用放松训练排除焦虑。
首先采用意念放松,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深呼吸,以达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神宁的境地。
其次是肌肉放松,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骨骼肌群,细心体会肌肉的松紧,缓解紧张和焦虑。
三、信心支持,走出自卑1、客观地评价真正接纳自己是树立自信的第一步,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怎么会有信心去实现梦想?所以,不要苛刻地要求自己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要主动挖掘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透视他人的优缺点,客观地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
2、积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
首先可采用言语暗示,可以经常鼓励自己:“我觉得难,别人也觉得难,我不畏难!”“我有实力我怕谁?”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你就成为控制自己心态的主人。
其次可采用行为按时暗示,例如步态的调整,挺起胸膛,让步态轻松稳健。
同时也可采用眼神暗示。
你的眼神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当你不敢正视对方的时候,别人会觉得你胆小、羞怯,所以,亮起你的眼睛,正视对方,自信在你眼中!四、积极进取,摆脱麻木松懈会使人麻木,进而瓦解你的意志,拖住你前进的脚步。
要是你再坚持一刻,度过难关,也许你就尝到了奋斗的乐趣,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
成功在于坚持。
所以请给自己拧上发条,改变倦怠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妨给自己一个闹钟,让它来提醒你,时间在继续,生命在继续,你也必须奔跑。
压力应对美国科学家莫德尔斯曾经用两只小老鼠做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试验:他把一灰一白两只小老鼠放在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
那只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灰老鼠,走路或者觅食总是小心翼翼。
在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仿真自然环境里面,灰老鼠一连生活了十几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它甚至开始为自己积蓄过冬的粮食,也开始习惯这一种没有人类恐吓和音乐等噪音影响的仿真空间。
而被抽取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兴奋之中。
它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小灰鼠,只是惧怕仿真空间的自然保护区里忽然而至的大风,因为风儿常常把东西刮得东倒西歪。
莫德尔斯教授的统计数字表明,胆大包天的小白鼠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把500平方米的全部空间大摇大摆地逛了一遍;而胆小怕事的灰老鼠用了近四天的时间,才把整个仿真空间熟悉。
小白鼠最后爬上了仿真空间里的最高峰——高达13米的假山,而灰老鼠最高只是爬上盛有食物的仅高2米的吊篮。
请不要为小白鼠的勇气鼓掌喝彩。
最终,小白鼠在仿真空间的第三天,兴致勃勃地登上高达13米的假山,在试着通过一块小石头时不幸摔下来,死了。
其实,如果小白鼠谨慎一些,这块石头可以安全通过。
而灰老鼠因为有压力基因,处处谨慎小心,在试验进行十几天后,它活蹦乱跳地出来了。
或许提起压力,你总带着一种“谈虎色变”的语气和神态。
其实,压力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并无好坏之分,有了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地认识压力。
其实,面临高考的学生和备战大赛的运动员一样,有一定的紧张度是有好处的,它能提高个体的应试能力。
当然,不可控制的、过高的精神压力将影响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识别和有效处理压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压力是生存所需要的,人也和老鼠一样,也要再压力总才能求生存与发展。
当你能在压力中游刃有余时,相信你会说:压力就是动力。
心态决定一切高考心理调节十大技巧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因此考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一部分考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到气氛庄严的考场,他们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
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
怎样调整考前心态,可以参考以下十种技巧:一、强化自信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
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活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
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
希尔顿是世界酒店大王,现在他的酒店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时仅有200美金。
是什么使他获得成功呢?希尔顿回答说: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自信”。
可见,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
拿破仑说:“在我的学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一字眼。
”正是这种自信激发了他无比的智慧与潜能,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
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
很多成绩优秀在同学在高考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二、优化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
街邻叫她哭婆婆。
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
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
”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
变换角度看问题,情绪自然调整过来了。
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幽默。
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
通过这些,调节了心理,优化了情绪。
三、自我减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
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
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
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四、自我质辩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
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
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
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
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
五、积极暗示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
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
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
“我行,我一定行”。
“我潜力大”。
“我进步大”。
“我喜欢挑战”。
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题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
从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聪明过人”之处。
面对一颗自己确实吃不到的葡萄,与其在架下上窜下跳白费力,还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长补短,同样可以成功。
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六、潜心每一步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