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育婴师(五级)培训全套课件

初级育婴师(五级)培训全套课件


19:45-20:30
20:30-次日6:30 晚间睡眠
粗大动作
0-3岁粗大动作(抬头、翻身、 爬、坐、走、跑、跳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大脑成熟的一项重 要指标。 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协调性,使人脑各有 关部位的神经联系更加丰富、精确
有利于平衡感的建立,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能促进宝宝的独立性的形成。
婴幼儿每日作息时间分配表
睡眠(小时)
年 龄 白 (月)天
夜 间
合计
游 间 戏 次 隔 (小 数 (小 时) 时) 6 3-4
4
饮食
2-3
4-6
5
4
9-10 14-15
1-2
2-3
9-10 13-14 5-6
婴幼儿每日作息时间分配表
睡眠(小时) 年 龄 白 夜 (月) 天 间
饮食 游 间 戏 次 隔 (小 数 (小 时) 时)
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
1、全省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局部 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2、从身体的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头部——躯干——下肢(抬头、翻身、 坐、爬、站、行走、跑、跳) 3、从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
粗大动作训练的原则
1 、循序渐进:必须遵循抬头 -- 翻身 -坐--爬--站--走的顺序,不可随意更改
印度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首先,“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 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 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 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 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 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 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 思维,人和野兽的区别也混灭了。
内容
运动、游戏 排便、换尿布、洗手 午睡
15:15-15:30
15:30-16:00
起床、排便、换尿布
点心、饮水
1-1.5岁婴幼儿的生活作息表
时间 16:00-18:00
内容
游戏(以安静游戏为主)
18:00-18:45
18:45-19:45
晚餐
亲子游戏、简单家务劳 动(如整理) 排便、洗澡、抚触、换 尿布
粗大动作训练的原则
2 、适宜性:婴幼儿精力有限,个体存 在差异,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以婴 幼儿不感觉疲劳为宜。
粗大动作训练的原则
3 、趣味性:除了达到训练动作发展的 目的,还需要培养婴幼儿对运动的乐趣, 体验与成人合作游戏的快乐,要尽量营 造快乐的游戏氛围。
粗大动作的发展特点
年 (月) 龄
特点
②.满足婴幼儿多种活动的需要
③.便于育婴师进行全天工作安排
编制生活作息的原则
①.必须以婴幼儿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
②.根据月龄调整
③.动静结合
④.灵活变通的经验
⑤.季节性及实际环境进行调整
婴幼儿的生活作息 一天作息程序编制
合理分配时间
常规活动(进食、睡眠、盥洗、大小便 等) 游戏活动(动作的游戏,语言游戏,发 展智能的游戏,社会行为方面的游戏等)
合计
7-12
3
9-10 11-12 5
4
4
3-4
4-6
13-36 1-2 9-10 10-11 4
1-1.5岁婴幼儿的生活作息表
时间
内容 起床、排便、换尿布、 洗脸 早餐、餐后清洁 运动、游戏
6:30-7:30
7:30-8:15 8:15-9:45
9:45-10:00
饮水、排便、换尿布
1-1.5岁婴幼儿的生活作息表
内容
0-6
原始反 仰卧、侧卧、俯卧、翻 射支配时 身、蠕行、抱坐、扶坐 期,移动 等 运动为主
粗大动作的发展特点
年 (月) 龄
特点
内容
7-12
步行前 独坐、爬行、扶站、姿 期,移 势转换、花样爬(障碍 动运动 爬)、扶走等 为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也是最高学府, 父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相 伴最长久的老师, 请诸位谨记:诸事皆可实验,唯 教子不可重来

一、婴幼儿的生活作息

二、五大领域之粗大动作
三、五大领域之精细动作
四、五大领域之语言发展
五、五大领域之感知与认知
六、五大领域之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
编制生活作息的依据
①.形成良好的生理规律。
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上的重要性。人 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 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克,9个月的婴儿脑重560克,2.5 岁到3岁的儿童脑重增至 900~1011 克,7岁儿童约为 1280 克,而成年人 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这说明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脑获得了迅速 发展。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 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狼孩”由于在动物中长大,错过了 这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她们的智力水平远远比不上同年岁的正常 儿童。
时间
10:00-10:30
内容
点心、水果简单家 务劳动(如整理)
10:30-11:30
11:30-11:45 11:45-12:15
小睡
起床、排便、换尿 布 午餐
12:15-12:30
洗手、整理
1-1.5岁婴幼儿的生活作息表
时间
12:30-14:00 14:00-14:15 14:15-15:15
育婴师 (初级)
印度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 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 据推测,她们可能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 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 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 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 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 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 语言,也不发出人类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 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 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 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 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大小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