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沉降计算表

桩基沉降计算表


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3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4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桩 产生的附加应力
19.65766
m等于5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m等于6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0端
产生的附加应力
0下
j=1
m等于7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m等于8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1.765586 括号外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0 n=
0 分项一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4.16 A=
0.765586 分项二
桩长Lj=
8.02 B=
2.765586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372 F=
1.765586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8.518574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中间参数
Ip=
0.35 m=
1.778894 括号外
3.45 n=
0.433417 分项一
14.16 A=
0.891362 分项二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6.248785
分项五 -0.63324 分项六 1.50763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中间参数
Ip=
0.35 m=
产生的附加应力
0部 0有
m等于9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下 部
m等于9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有 0两
m等于10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种
m等于11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土
m等于12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质
m等于13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30000000
压缩模量
7880
j=6
8000
7880
7880
桩基沉降计算(承台底地基土不分担荷载,且不考虑侧
基本参数
中间参数
Ip=
1.05086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0.35 m=
1.453865 括号外 0.061213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3.45 n=
0.433417 分项一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1.66 A=
0.635541 分项二
桩长Lj=
7.96 B=
2.50264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468 F=
1.527599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6.338294
1460 F=
0.997344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0.548189
分项五
分项六
0.054429 0.061213 -0.68107 0.001215 -0.11734 0.587681 -0.7403 1.838981
基本参数
中间参数
Ip=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0.35 m=
分项五
分项六
0.273573 0.061213 0.543225 -0.0089 2.905834 0.435117 -0.47634 1.070226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中间参数
Ip=
0.35 m=
0.963636 括号外
Ip=
0.35 m=
1.177057 括号外
2.87 n=
0.23857 分项一
14.16 A=
0.297094 分项二
12.03 B=
2.19009 分项三
1391 F=
1.200991 分项四
0.650129 0.061213 2.025592 -0.00506 7.194341 0.531458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4.16 A=
0.948448 分项二
桩长Lj=
8.02 B=
2.821684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435 F=
1.852222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3.822529
分项五
分项六
0.171336 0.061213 0.269199 -0.01022 1.75402 0.362379 -0.36309 0.786708
基本参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所求桩直径D(m)
0.8
桩身截面面积
0.502656
所求桩桩长L(m)
8.02
影响范围内基桩数m
4
所求桩准永久组合荷载Q(KN)
1372
桩身压缩系数 e
1
计算土层数n
1
第一层土土层选择
泥岩
第一层土厚度(m)
3.64
第二层土土层选择
泥岩
第二层土厚度
2.5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
1.170248 括号外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4.49 n=
0.371074 分项一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4.16 A=
0.408265 分项二
桩长Lj=
12.1 B=
2.201743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501 F=
1.227671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2.122733
基本参数
中间参数
Ip=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0.35 m=
1.453865 括号外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4.49 n=
0.55985 分项一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1.66 A=
0.720712 分项二
桩长Lj=
8.02 B=
2.51692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435 F=
7.96 B=
2.812491 分项三
1468 F=
1.830933 分项四
5.19382
分项五
分项六
0.224175 0.061213 0.329941 -0.0105 2.519333 0.374697 -0.37399 0.822716
基本参数
中间参数
Ip=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0.35 m=
分项五
分项六
0.207055 0.061213 0.750543 -0.00479 1.305132 0.511334 -0.61045
1.43074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中间参数
1.17608 括号外
2.87 n=
0.238372 分项一
14.16 A=
0.296353 分项二
12.04 B=
2.189097 分项三
1460 F=
1.199994 分项四
6.53285
分项五
分项六
0.648639 0.061213 2.029556 -0.00504 7.164732 0.531744 -0.63376 1.509134
桩身压缩量Se(m)
0.00073
m等于1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2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3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桩 m等于4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33.37222
m等于5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端
m等于6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桩长Lj=
12.03 B=
1.983642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391 F=
0.998173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0.538278
分项五
分项六
0.056003 0.061213 -0.66293 0.001182 -0.10838 0.58743 -0.73984 1.837424
分项五
分项六
0.399357 0.061213 0.511839 -0.01086 5.118389 0.400653 -0.40144 0.905444
基本参数
中间参数
Ip=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0.35 m=
1.765586 括号外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4.49 n=
0.55985 分项一
0
0
TRUE为验证通过,最终沉降量为有效值
FALSE为未通过验证,最终沉降量计算结果有误
端 下 部

备注
手动输入
j=4
二 输出结果
中间值
层 分隔色带
分隔色带
土 验算通过

j=5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土层情况 泥岩 灰岩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