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食物的辅酶Q10含量表

常见食物的辅酶Q10含量表

常见食物的辅酶Q10含量表辅酶Q10补充剂量从事与辅酶 Q10研究的一些专家认为: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和从事于激烈运动的人会缺乏辅酶Q10,并可从补充中获益,表明辅酶 Q10作为唯一体内合成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在抗衰老、抗疲劳维持机体的青春及活力方面的卓越作用。

对健康维持推荐的每日剂量为30mg:在治疗各种疾病中需要相当高的量,而对补充已发现了益处。

辅酶 Q10应与含有脂肪的膳食一起服用,甚至较佳地与豆油或植物油结合,这可增加它的完全实质性的吸收。

人体可迅速吸收辅酶 Q10的补充。

已报告每日剂量高达400mg。

研究者表示:“类维生素辅酶Q10可能是新世纪细胞、生化治疗的‘引路人’,它是对现行医疗方法的补充和延伸”。

如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人体内辅酶Q10含量的高低作为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1)保护心脏:辅酶Q10有助于为心肌提供充足氧气,预防突发性心脏病,尤其在心肌缺氧过程中辅酶Q10发挥关键作用。

(2)促进能量转化,提升精力:辅酶Q10帮助把食物转化为细胞生存必需的能量(如ATP),使细胞保持最佳状态,使人感觉精力更充沛;(3)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辅酶Q10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可阻止自由基的形成,有助于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及延缓衰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辅酶Q-10在预防冠心病,缓解牙周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及缓解心绞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同时还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对于晚期转移性癌症有一定疗效。

适用人群:-运动员、脑力工作者、免疫力不佳者适当补充辅酶Q10将大有裨益;-心脏病、牙周炎、肠胃溃疡、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患者补充辅酶Q10有助于改善病情;-牙龈出血较严重者除了补充维生素C,也应该多摄入辅酶Q10。

关于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566号)各省、、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规范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申报与审评工作,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现就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申请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除须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有关规定提交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一)原料辅酶Q10的详细生产工艺;(二)原料辅酶Q10的质量检测报告及质量标准;(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原料辅酶Q10的质量检测报告。

二、辅酶Q10与食品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配伍时,应当提供充足的配伍依据、文献依据、研究资料、试验数据以及辅酶Q10与其他原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关资料。

除食品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外,辅酶Q10不得与其他原料配伍。

三、原料辅酶Q10的质量应符合《》中辅酶Q10的相关要求。

四、含辅酶Q10的产品,其辅酶Q10的每日推荐食用量不得超过50mg。

五、含辅酶Q10的产品,允许申报的保健功能暂限定为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

六、含辅酶Q10的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有关规定。

“不适宜人群”项应包括“少年儿童、孕妇乳母、过敏体质人群”,“注意事项”应标明“服用治疗药物的人群食用本品时应向医生咨询”。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九年九月二日富含叶酸食物概述绿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豆荚、等新鲜水果、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葡萄、、梨、胡桃等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豆类、坚果类食品、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核桃油里也含有叶酸补叶酸首选猕猴桃值得一提的是,猕猴桃对育龄女性来说是很好的营养食物。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孕妇缺乏叶酸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

而猕猴桃中含有大量叶酸,有“天然叶酸大户”之美誉。

孕前或怀孕初期,如常吃猕猴桃,有助于防治胎儿各类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

猕猴桃中还含有三种天然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胎儿眼睛的发育;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人体对糖的吸收,让胎儿获得营养。

此外,猕猴桃所含的酚类、糖类以及矿物质对人体修护细胞膜、活化免疫细胞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孕妇应经常食用猕猴桃,因叶酸和维生素遇高温易分解破坏,故猕猴桃生吃最好。

富含叶酸食物补充有讲究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长时间烹调可被破坏,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

故对绿色的蔬菜不宜烹煮的过烂。

叶酸生物利用度较低,在45%左右;而合成的叶酸在数月或数年内可保持稳定,容易吸收且人体利用度高,约高出天然制品的1倍左右。

如并发缺乏铁性贫血,可同时补铁。

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份也会损失很大。

因此,孕妈妈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

为保持食品的营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买回来的新鲜蔬菜不宜久放。

制作时应先洗后切,现时炒制,一次吃完。

炒菜时应急火快炒,3~5分钟即可。

煮菜时应水开后再放菜,可以防止维生素的丢失。

做馅时挤出的菜水含有丰富营养,不宜丢弃,可做汤。

2、淘米时间不宜过长,不宜用力搓洗,不宜用热水淘米;米饭以闷饭、蒸饭为宜,不宜做捞饭,否则会使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3、熬粥时不宜加碱。

4、做肉菜时,最好把肉切成碎末、细丝或小薄片,急火快炒。

大块肉、鱼应先放入冷水中用小火炖煮烧透。

5、最好不要经常吃油炸食品。

不良反应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

偶可见过敏反应,叶酸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一些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肿胀,头晕,呼吸困难。

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应该马上求医。

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

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精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g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抗生素类药物可影响微生物法测定血清或红细胞中叶酸的浓度,出现浓度偏低的现象。

正使用苯妥英(抗癫痫药),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阿司匹林时,应该增加叶酸的摄取量;大量摄取叶酸会使服食二苯乙内酰脲的癫痫症患者产生痉挛现象。

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加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中止叶酸的治疗作用。

叶酸之敌水、磺胺药剂、阳光、雌激素、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

紫外线可使叶酸溶液失去活性,碱性溶液容易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相关建议如果您是常喝酒的人,多摄取叶酸为好;有许多人在短期间内每天摄取1~5mg的叶酸,结果皮肤上的斑点消失了;如果您感觉到似乎要生病,或者是已经生病了,必须要摄取抗紧张感的营养补品,切记要先查看其中是否含有充分的叶酸。

叶酸不足时,抗体会减少,抵抗力将减弱。

慎用合成叶酸提醒:慎用合成叶酸英国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提醒人们慎用合成叶酸,因为未被吸收的合成叶酸如果进入血液,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英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研究发现绿叶蔬菜等含有的天然叶酸在人的肠道中被吸收,而合成叶酸是在肝脏内被吸收的。

肝脏吸收合成叶酸的量有限,未被吸收的过量合成叶酸会进入血液,有可能引起、关节炎等疾病。

叶酸属于维生素B类,天然存在于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脏内,也可以人工合成。

孕妇体内叶酸缺乏容易导致婴儿神经管畸形。

今年5月,英国食品标准局要求在面包或面粉中“强制性”添加合成叶酸,以降低婴儿神经管发育缺陷的几率。

英国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沙恩·阿斯特利说,在面粉里添加合成叶酸可能会减少婴儿神经管发育缺陷病例,但仅用英国“强制性”添加叶酸推荐量的一半剂量就会使肝脏饱和。

阿斯特利说,合成叶酸还会增加接受试管受孕的妇女怀的可能性,这对孕妇和胎儿都会有危险。

没被吸收的合成叶酸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需要20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补充方式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通常不需另外补充叶酸。

叶酸主要功能是生血,对胎儿神经和智力发育可能有作用,但不是重要的。

如果您的饮食很全面,富含动植物蛋白及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如钙,铁,锌等)就没有必要补充叶酸。

口服叶酸片,每日5mg亦无不可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 倍。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

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如在我国发生率约为3.8‰的,包括无脑儿,脊柱裂等。

另外还可起早期的自然流产。

到了孕中期,孕晚期,除了胎儿生长发育外,母体的血容量,乳房,胎盘的发育使得叶酸的需要量大增。

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而且这样的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叶酸的膳食中的来源主要是各种蔬菜,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的天然叶酸的吸收率较低,加上烹调过程中损失,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初步估计大约有1/3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叶酸补充剂的方法得到纠正和改善。

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开始,每日补充400微克的叶酸是比较适宜的量,过量的叶酸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

每日最大补充量不能超过1000微克即1毫克。

注意事项妇女怀孕前一个月到怀孕后三个月期间,每天服用O.4毫克的叶酸增补剂可以预防胎儿大部分神经管的畸形的发生。

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从怀孕前一个月开始服用叶酸。

强调怀孕前就要开始服用的目的是为使妇女体内的叶酸维持在一顶定的水平,以保证胚胎早期有一个较好的叶酸营养状态。

据研究,妇女在服用叶酸后要经过4周的时间,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以纠正。

这样在怀孕早期胎儿神经管形成的敏感期中,足够的叶酸才能满足神经系统发育的需要,而且要在怀孕后的前三个月敏感期中坚持服用才能起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2.我国神经管畸形低发区的妇女也要增补叶酸。

我国神经管畸形的发病情况是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因而有人认为低发区的妇女怀孕时可以不服叶酸,这种认识的存在很可能成为出生神经管畸形儿的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