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地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桑干河是永定河重要源头,山西境内流域面积占永定河总流域面积40%,近10年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1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2017年6月17日,山西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接着汇入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这是黄河水首次跨流域生态补水。
下图示意桑干河水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桑干河的水文特征有()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河流含沙量小C.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D.河流无结冰期2.实施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可以()A.扩大永定河流域面积B.减少桑干河水土流失C.打通黄河新入海通道D.保障北京水资源安全3.桑干河中上游流城属于农牧交错地带,山西省在桑干河流域实施永定河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有()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退耕还草②应用高效节水设施,压减农业灌溉用水③实施人口异地搬迁,减少生活生产用水④开采流域的地下水,减少河流水源用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A2.D3.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跨流域调水。
1.读图及材料可知桑干河在山西境内流域面积占永定河总流域面积40%,所以桑干河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的补给方式为大气降水,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大,所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A正确,C错误;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河流含沙量大,B错误;桑干河位于华北地区,因此河流有结冰期,D错误。
故选A。
2.山西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没有扩大永定河流域面积,没有增加植被覆盖率,无法减少桑干河水土流失,AB错误;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接着汇入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对于黄河入海的通道没有变化,C错误;实施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可以补给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保障北京水资源安全,D正确。
故选D。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退耕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①正确;应用高效节水设施,压减农业灌溉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增加河流下游水量,②正确;实施人口异地搬迁,不切实际,③错误;开采流域的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不利于永定河生态修复,④错误。
故选A2.下图是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立体农业模式中,果园或人工草地适宜布局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区的速生用材林是()A.红松B.胡杨C.毛竹D.白杨【答案】1.B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立体农业。
1.千烟洲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模式就是建立了立体农业生产体系,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用材林、经济林和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形成“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布局,果园或人工草地适宜布局的位置是②,选B。
2.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于该气候的植被类型只能是毛竹;红松、胡杨和白杨都是温带树种。
选C。
3.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状况(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B.2000年C.203年D.2040年2.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年份大约是A.1970年B.1980年C.2000年D.2025年3.202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总数减少C.少儿人口比重上升D.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答案】1.C2.B3.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1.劳动人口增长率为正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增加,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
图中显示2010年及以前年份劳动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即劳动人口一直在增加,203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之后便为负值,说明过了203年劳动人口开始减少,所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203年。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2.劳动人口增长率越大,意味着劳动人口数量增长越快,反之,增长越慢。
据图所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最大出现在1980年,所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年份大约是1980年。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错误。
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造成A. 202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
但是劳动人口减少不会造成老龄人口增加,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故A错误。
B. 202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这不会造成人口总数减少,故B错误。
C. 202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不会造成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故C错误。
D. 202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这样会直接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劳动人口增长率为正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增加,为负值,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劳动人口增长率越大,意味着劳动人口数量增长越快,反之,增长越慢4.读田纳西河流域水坝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水坝的数量和密度,可以反映该地的()A.降水多少B.气温高低C.地形特征D.含沙量大小2.图中水坝及形成的水库主要功能有()①发电② 航运③防洪④防沙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C2.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中水坝数量多密度大,呈现梯级开发,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所以本题C正确。
2.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及形成的水库主要功能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A选项正确。
5.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化进程位于b阶段的国家是A.英国B.日本C.中国D.德国2.在c阶段A.城市化水平增速快B.出现郊区城市化C.大城市人口数量可能减少D.市中心人口密度最大【答案】1.C2.C【解析】1.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可知a为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b阶段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c阶段是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
B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英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位于后期阶段,只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
故本题选择C。
2.c阶段是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水平增速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和市中心人口密度最大都是城市化加速阶段b的特征,排除ABD,故本题选择C。
【点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6.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
华为集团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典范。
目前华为集团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36个培训中心,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成本下降B.市场竞争激烈C.生产效率提高D.土地价格上涨2.2017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份额突破10%,实现该成效的根本原因是A.资金投入加B.政府政策支持C.研发水平提高D.国外技术渗透【答案】1.B2.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周期缩短,B正确。
2.由材料“华为集团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典范”可知,实现成效的根本原因是研发水平提高,C正确。
7.下列有关城市内的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的B.城市的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处C.城市的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的D.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布局。
【详解】商业中心的布局有两种原则:市场最优原则或交通最优原则。
以市场最优的商业中心往往布局在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以交通最优的商业中往往布局在城市外围环线道路与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8.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铁路穿越该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行政因素D.历史因素2.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A.B.C.D.【答案】1.D2.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地租分布。
1.铁路穿越市区,可能给市区的交通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考虑,铁路分布不穿市区。
可能受历史因素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分布于城市边缘的铁路线穿越市中心。
故选D。
2.根据城市地租自市中心向外递减,靠近商业区和交通线则地价较高的分布规律判断,从a-b,先经过次级商业区则地租先升高后降低;经过河流和商业区,地租先升高后降低,且变化的幅度较大;继续经过次级商业区,地租先升后降低,所以ab线的地租曲线有3次波动,且变化的规律几乎一样。
故选B。
【点睛】地租曲线的判读: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方面。
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
9.读几种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酸雨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③环境问题的危害是()A.洪涝灾害多发B.腐蚀建筑物C.皮肤癌多发D.沿海低地被淹【答案】1.B2.D【解析】【分析】1.酸雨是酸性气体与大气中水分结合,以降水形式降落地表形成。
图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酸性气体,表示酸雨的是② ,B对。
氟氯烃是破坏臭氧的气体,①是臭氧层破坏,A错。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③是全球变暖,C错。
植被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是生态破坏,D错。
所以选B。
2.③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是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D对。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有些地区可能干旱灾害严重,不一定是洪涝灾害多发,A错。
腐蚀建筑物属于酸雨危害,B错。
皮肤癌多发是臭氧破坏造成,C错。
所以选D。
10.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
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
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
读图,完成下题。
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B.坡度越缓,θ1越大C.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D.坡度越陡,θ2+θ3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坡地径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