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B )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2. 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C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C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5.右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B )A.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B. 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是23°26′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极圈的度数 6.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C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A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B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C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8.岩石圈是指( B )A .地壳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 .地壳和地幔D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S ABND0WC0W读下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40%C. 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10.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D )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强11.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D)1 读图1,完成12~13题。
12.①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13.②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B)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13、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C )读表1“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14~16题14.造成该周北京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D)A.低气压B.高气压C.暖锋 D.冷锋15.该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C )A.滑坡B.洪涝C.寒潮D.台风16.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B )①大风加重污染②低温造成冻害③降雪影响交通④浓雾阻碍出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下列四幅图中,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 )下图为1977年和2000年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变化。
读图回答15~16题。
18.该时段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变化是由于 ( B)A.太阳活动剧烈B.全球气候变暖 C.黄赤交角增大D.日地距离缩短19.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 ( A)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地下水位上升,淡水资源增多C.陆地面积减小,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2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D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据此回答21~22题2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D)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D)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河流位于( C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2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C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25.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
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A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26.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B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陆地形状D.摩擦力27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大作用的洋流是(C )A.墨西哥湾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北太平洋暖流D.北印度洋暖流28.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B )A.水温高B. 有上升流C. 寒、暖流交汇D.淡水河流注入29.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D )A B C D30.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某海域洋流分布的有(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C )A.甲为北半球寒流B.乙为北半球暖流C.丙为南半球寒流D.丁为北半球暖流二、判断题(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3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水星。
()32.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33.地球自转360度所用的时间为一太阳日。
()34.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各地相等。
()35.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
()36.太阳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7.气压带、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8.西北欧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9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40.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用水量大 ( )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6 3738 39 40三、综合题41.读图8“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甲地位于大陆岸,全年盛行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2)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移动而北移,受其影响,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气候。
42、下为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1)图中甲地的天气系统是(高、低)气压,从大气运动看属于(气旋、反气旋),在其控制下空气_______(上升、下沉),多(晴朗、阴雨)天气。
(2)图中乙—丙为(冷、暖)锋,该锋面过境后,其天气状况是___ 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
该地的风向是。
4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 B. C.D. E.(2)A与B组成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福建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是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循环。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在图中画出A、B、C、D四支洋流的流向。
(2)A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对沿海地区的气候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并影响着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3)B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信风)D洋流按冷暖性质属于____________流。
(寒流或暖流)(4)图中E渔场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透射率高,生物光合作用较强。
B.寒暖流交汇C.沿海大陆架风浪小,适于海洋生物的生存。
D.受离岸风产生的上升流的影响(5)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F处的降水将_______。
附加题(20分)45、读图,回答问题.(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质属于______流(填寒、暖),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作用.(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环节,③表示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环节.46、“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位于中亚的威海,原面积大于6.0×104Km2,到2000年只有4000Km2。
据此回答(1)~(3)题。
(1).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土地,流入咸海的水量日趋减少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的现象加剧(2).关于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属于内流河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以湖泊水补给为主(3).有关咸海面积减小后的环境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B.咸海附近地区耕地面积扩大C.对咸海地区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否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将日趋恶化D.降水多,蒸发旺盛47.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判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此海区位于南、北哪一半球?。
(2)用实或虛线箭头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多选)。
A.欧洲西侧中纬海区B.北美西侧中纬海区C.非洲西侧中纬海区D.南美西侧中纬海区48.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 BC D(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点较快,点较慢(填字母)(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白昼越来越长,地球处在向的阶段。
(填字母)(4)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向南、向北)ABCD参考答案二、判断题BABBB BBAAB41、(1)西西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多雨(2)夏太阳直射点副热带高气压带(3)温带季风42、(1)高反气旋下沉(2)冷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3)2附加题48、(1)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2)D B(3)A B(4)向南.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所以该地区的沙尘暴破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